深圳宝安:绩效思维谋事业 把钱花到刀刃上

政务   2024-11-06 14:49   北京  

































































































































点击“中国财政”即可关注!
深圳宝安:绩效思维谋事业 把钱花到刀刃上
深圳市宝安区财政局

深圳市宝安区财政局紧紧围绕“加快建设世界级先进制造城、国际化湾区滨海城、高品质民生幸福城”目标,积极探索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实施路径,强化绩效管理事业谋划功能,提升财政资金分配和使用效益,把钱花到刀刃上。

扎紧关口

构建“全覆盖、抓重点、常态化”事前绩效评估机制

(一)立足全局,年度预算编制讲绩效。明确要求有新增预算项目的单位开展新增项目事前绩效评估工作,评估结果作为预算申请的必备条件,把好预算编制的“源头关”。各预算单位在编制年度预算时结合下一年度工作开展需要及计划,进行新增项目(政策)收集,对新增项目(政策)从立项必要性、投入经济性、绩效目标合理性、实施方案可行性和筹资合规性开展五个维度的评估,形成事前评估结果。例如,2024年,宝安区扩大事前评估范围,将周期已完结的延续性项目预算纳入事前评估范围,事前绩效评估项目共45个,含新增项目31个,延续性项目14个,涉及资金8.1亿元。

(二)突出重点,财政精打细算促发展。以预算单位事前绩效评估工作为基础,选取覆盖面广、涉及重大民生事项及社会关注度较高的重点项目进一步开展事前绩效评估,压实预算单位事前绩效评估责任。同时,财政事前绩效评估立足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统筹财政资源管理,从资金分配端对项目立项、资金需求、预算效果进行全面评审,合理分配财政资源,做到“大钱大方、小钱小气”,把钱花到刀刃上。例如,根据2024年预算项目事前评估结果裁撤6个项目,压减38个项目资金,节约率24.43%,共节约资金1.98亿元。

(三)常态评估,全年按需评估见实效。宝安区经济社会发展快、年中新增预算需求多,2023年度年中申请新增预算项目240项、年中申请追加预算资金33.7亿元。根据年中新增项目紧迫性强、立项周期短的特点,构建常态化事前绩效评估机制。一方面,预算单位通过事前绩效评估,做深项目方案、做细预算测算、承诺预期目标;另一方面,财政部门与第三方专业机构签署全年动态评估服务合同,对财政部门指定项目进行事前绩效评估,保障评估的及时性、机动性、专业性。例如,2024年宝安区水务局新增“新圳河碧道工程管养费用”预算项目,申请资金1068.21万元,区财政局适时组织第三方开展事前绩效评估,核减438万元,核减率41%,保障立项及时性和财政资金安排合理性。

夯实基础
搭筑“全量化、标准化、数据化”绩效目标管理体系  

(一)目标导向,部门预算实现目标前置。绩效目标填报范围覆盖预算单位项目支出和部门整体支出,包括一般性项目支出、专项资金、全区性经费、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等,实现了绩效目标管理全覆盖。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和项目支出绩效目标互为支撑的绩效目标管理体系。从相关性、完整性、适当性、可行性等方面,全面审核预算单位绩效目标,提升绩效目标可实现程度和约束力。例如,2024年宝安区预算编报项目中1万余个项目、55个区本级预算单位及其下属单位均已编制项目支出绩效目标或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实现100%全覆盖。此外,对700余个项目绩效目标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进行审核,审核通过149个,退回修订557个。同时,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培训模式转变,选取9家单位开展“财政上门讲绩效”活动,现场抽查2024年绩效目标管理情况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二)提质扩围,资金使用追求成本效益。聚焦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紧扣绩效目标执行和资金规范使用要求,全面梳理涉及面广、资金量大、实施期限长、适合标准化管理的项目,选取“课题规划咨询”、“维修维护”、“物业管理”、“宣传经费”等项目,对项目“全成本”进行搜集整理和分类分析,明确项目内容、范围、标准及产品和服务的投入要素、投入量、预期效果,科学制定目标导向的成本定额标准,合理控制财政资金规模,确保目标契约下的资金合理、合规使用。例如,2023年宝安区各单位建设支出标准64条,其中,物业管理费支出标准18条、宣传费支出标准33条、维修维护费支出标准10条、规划咨询费支出标准3条,发挥支出标准在预算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

(三)梳理提炼,绩效数据支撑智慧财政。2023年全面启动绩效指标标准化建设工作,印发《宝安区财政预算绩效指标库(试行)》,形成区级第一批预算绩效指标库。指标库共涉及全区履职职能27项、项目394个、绩效指标6000余条,为加快构建区级分行业、分领域、分层次的核心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奠定了基础。建成后的绩效指标库应用于2024年绩效目标编制、预算审核、预算执行和绩效评价等工作,对于全面提升行业主管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水平,推动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抓实跟踪

锻造“全方位、多维度、高频次”绩效运行监控模式

(一)全面部署,监控范围广覆盖。将部门整体支出及所有纳入绩效目标管理的预算项目支出纳入绩效监控范围,指导预算单位对照年初编制的绩效目标,跟踪绩效目标阶段性完成情况和预算执行进度等,对1—7月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检查各预算项目绩效指标的完成情况、资金支付情况与时序进度是否发生偏离,对8—12月执行情况进行评估预判。当预算执行情况与年初计划、原定绩效目标发生偏离时,要求预算单位主动分析原因并及时予以纠正和整改,确保各项目标如期完成。例如,对监控项目开展多轮审核,第一轮全面审核监控工作完成情况,将未完成的项目反馈资金科室督办单位完成,督办项目65个;第二轮针对项目监控填报情况开展专项抽查,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预算单位,抽查项目49个;第三轮针对自主整改情况进行抽查,抽查项目131个,对其中50%的项目发起整改,2024年累计抽查项目245个(次)。最后根据各轮绩效监控抽查结果发布绩效监控分析及整改情况通报。

(二)拓展场景,“三个进度”提准度。关注“项目实施进度”,检查项目是否按照计划实施、能否按期保质完成。关注“绩效目标完成进度”,检查绩效目标是否发生偏离,绩效目标完成情况是否与预期相符、是否与项目实施进度相匹配。关注“预算资金执行进度”,检查预算资金拨付、实际支出、预计结转结余等。例如,2024年将绩效监控结果应用于本年度预算管理,对发现运行建议为“项目终止执行”的37个项目进行预算指标冻结回收,节约资金约539万元。

(三)多措并举,“三项监控”强支撑。各单位抓日常监控,对照绩效目标,全程追踪预算执行过程及资金使用管理情况。财政抓重点监控,将绩效结果与目标存在重大偏差的项目纳入重点监控范围并及时发函督促,对未按时整改的项目暂停预算拨款。抓平台智慧监控,通过“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自动采集数据,实时监控预算执行进度和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动态共享绩效监控信息。例如,2024年通过“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自动采集数据,实时监控绩效运行情况,监控信息1万余条,对陆续发现问题的项目,均已反馈单位完善工作或落实整改。

深化评价

筑牢“优决策、优管理、优预算”事后评价堡垒

(一)谋产业,促进财政专项资金政策更加有为高效。

围绕预算绩效管理投入—产出—效果的逻辑循环,从产业发展布局、政策体系、专项资金使用情况、产业政策的问题及建议等方面全盘摸清全区产业发展格局、产业政策底数和产业资金盘子,综合分析产业政策实施效果和资金使用效益,形成《宝安区产业政策研究报告》。打破以往按专项资金政策开展绩效评价的选题方式,通过绩效视角从单一年度、单部门向跨年度、跨部门延伸,拉长整个评价的时间轴,积极探索同一个领域资金的一揽子综合评价,从横纵两个维度增强政策的可比性。例如,2023年宝安区选取了科技与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奖励与扶持股份合作公司发展专项资金等专项资金政策,对2020—2023年度产业资金进行整体研究评价,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优化建议,涉及财政资金77.16亿元。

(二)强基金,推动引导基金“管理模式”落地生效。

政府引导基金是推动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宝安区自2021年开始,连续三年对引导基金开展绩效评价工作,涉及财政预算资金45亿元。针对评价发现的问题,对原产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进行重新修订,研究制定适用引导基金的绩效评价办法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起产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评价办法等“1+6”制度体系,为引导基金的运作管理、出资管理、退出管理、资金管理、监督管理、考核、绩效评价等方面提供制度遵循,搭建起引导基金管理的“管家模式”。经过3年的体系调整,引导基金财政出资规模从2020年的30亿元提升至2023年底的45亿元,资金规模更大,投资子基金数量、股权直投项目从10个、6个提升至2023年底的17个、10个,实缴出资额从2020年的15.04亿元提升至2023年底的32.15亿元,运营效力更高。

(三)深评价,对全区性重点项目进行把脉问诊。一是建立项目全生命周期跟踪问效机制。组织全区预算单位梳理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社会关注度高、实施期长的项目,形成《宝安区2023—2024年财政应重点关注项目清单》,包含需关注的重点项目55项,资金规模达到60亿元。财政部门对实施期超过一年的重大政策和项目实行全周期跟踪问效,建立动态评价调整机制,通过强化绩效目标审核、重点事前绩效评估、财政绩效评价等方式,对政策到期、绩效低下的政策和项目进行清理退出。例如,选取生态环境类项目开展全生命周期绩效管理试点,根据评估结果建议压减生态环境项目预算1791.07万元,节约财政资金达35.78%,进一步督促预算单位不断提升项目精细化管理水平和绩效管理水平。二是批量财政绩效评价深入剖析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近三年,分别批量开展重点项目或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平均每年批量完成8个财政评价项目,涉及地方政府专项债、政府购买服务、转移支付等多种资金支出类型,涉及财政支出约50亿元。财政评价立足多维视角和多元数据,依托大数据分析技术,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法、比较法、因素分析法、公众评判法、标杆管理法等,坚持结果导向和问题导向,深入剖析资金效益,挖掘资金使用过程中的绩效问题,提高绩效评估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三是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将绩效评价结果报送同级人大、同步向社会主动公开,通过人大和公众监督,推动绩效评价结果有效应用,对评价发现的问题进行系统整改。同时,构建回头看机制,对财政评价重点项目和发现的主要问题的整改效果进行跟踪问效,避免绩效评价“一阵风”和评价整改不落地的情况。例如,2024年积极落实财政重点评价发现问题整改“回头看”,梳理近三年重评项目28个,涉及问题159项,要求28家预算单位对照自查自纠。抽取9家预算单位开展现场复查工作,通报进度较为缓慢的单位共13家,梳理共性问题案例4个,将问题整改落实情况作为年度政府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抄送资金管理科室并与下一年度预算安排挂钩。

责任编辑:陈璐萌
班编辑:赵梓轩
排版制作:赵梓轩



声明:“中国财政”微信公号所刊载文章、图片及音乐等,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若因客观原因存在使用不当的情况,敬请致电010-88227042,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中国财政
财政部主管的中央级财经媒体,全国百强社科期刊。我们坚持与时代发展同步,与财政改革同行,致力做好财政改革发展的见证者、记录者和推动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