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推进农村金融工作的建议
北京工商大学 马子钰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农村金融责无旁贷。当前农村金融工作面临着农户农企贷款难、负担重等问题,农村金融的发展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强国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亟待加快研究解决,以切实发挥财政金融协同政策的助推效应,为“三农”工作提供坚实的金融基础。
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工作发展迅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初步形成了银行贷款、财政贴息、融资担保、农业保险等相互支撑的有效体系,推动了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一是基本构建了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以服务“三农”为根本方向,以提高金融服务能力和效率为根本目的,建设普惠金融体系,加强对“三农”和边远地区的金融服务,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尽快解决农村金融服务不足问题。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积极培育面向小微企业和“三农”的金融机构,规范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并完善农业保险服务体系。二是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初步构建起授信、承保的安全网络,提升了授信、承保的科学性。三是持续开展了农业信贷直通车活动,努力缓解“贷款难、贷款贵”问题。
尽管当前农村金融工作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一是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仍然存在。农村地区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单一,普惠金融供给不足,难以满足“三农”事业不断增长的新需求,尤其是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产业服务能力不足。由于农业轻资产、变现难的现实,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普遍存在抵押物不足的难题。二是农业保险体系不够健全。多层次的农业风险防范与保障机制尚未建立,较为依赖以财政补贴为主的政策性保险,补充性商业保险供给不足,既难以满足农村生产经营主体经营风险补偿需求,同时也产生了选择性投保的问题。三是金融政策创新不足,金融政策与财政政策协同不够。伴随着农业强国的建设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三农”领域新增贷款需求不断增长,而现有的信贷政策、融资担保政策等创新不足,金融供给不相匹配;同时,金融政策与财政政策协同有待加强,为金融创新提供进一步助力。四是数字金融发展滞后,金融科技支撑手段不足。
一是综合施策,以强化服务为本,切实化解“三农”领域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围绕稳产保供、种业振兴、农业科技、农机装备、特色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构建信贷帮扶机制。完善农村信用评级制度体系,研究推进整村授信。提升金融服务质量,落实减费让利措施,完善贷款贴息政策,推动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有效降低融资成本。继续推行新农信贷直通车活动,最大限度方便快捷满足信贷需求,并降低担保费等融资费用。
二是完善农业保险政策体系,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推行稻谷、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完全成本保险,研究建立再保险机制,进一步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探索生猪、奶牛等养殖收入保险。构建多层次保险体系,以政策性农业保险为基础,适度发展商业型农业保险,满足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多样性风险防范和补偿需要。
三是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推动财政金融政策协调。加大金融扶持“三农”政策创新力度。用好再贷款再贴现、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向“三农”领域倾斜。建立财政对“三农”领域的风险补偿金制度,完善贷款贴息、农业担保等政策,鼓励引导信贷资源投向乡村振兴重点领域。推动涉农公用信息数据平台建设,为金融创新奠定基础。创新“信贷+担保”、“信贷+保险”、“信贷+基金”等模式,探索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等抵质押贷款业务,拓宽资金支持渠道和方式。
四是大力发展金融科技和数字普惠金融,提升金融服务的便捷性和效率。广泛引入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因地制宜开发惠农利民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扩大服务半径,提升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水平。鼓励金融科技企业与农业企业合作,推动数字技术在农业生产全链条中的广泛应用。加强农村从业人员金融科技的培训和宣传,提升农村从业人员的数字素养。
声明:“中国财政”微信公号所刊载文章、图片及音乐等,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若因客观原因存在使用不当的情况,敬请致电010-88227042,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