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针案例:如何快速找到偏头痛症状的扎针思路?

健康   2024-09-10 08:28   江苏  

最近几天,诊室里的患者一如既往地多,刚刚送走一个肩颈疼痛的病人,接着又进来了一位年轻的女士。她走得匆忙,脸上明显写满了痛苦和焦虑,左手紧紧按着太阳穴,眉头紧皱。

她坐下后急切地说道:“医生,我的头痛实在是受不了了,左边的太阳穴这里总是胀痛得厉害,有时眼睛也干涩流泪,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月。去过好几家医院,做了各种检查,但就是查不出问题。”

我看着她的神色,听着她的描述,心中已有了几分判断。(头痛,尤其是偏头痛,通常与经络气血不畅有关。她的问题集中在左侧太阳穴,显然是少阳经的问题。但头为诸阳之会,仅仅考虑阳经是不够的。)

“把手放在桌上,放松一些。”我轻声说道,同时在她右手的外关穴上轻轻按压,观察她的反应。

她稍微皱了皱眉,语气里带着点不舒服:“有些酸胀和麻木。”

(这反应倒是符合我的预期。外关穴是手少阳三焦经的重要穴位,气血在这里不畅。黄帝内针讲求阴阳调和,三阳三阴的转化,这病症,单单从阳经下手未必彻底。)我心里想着:(阳经为阳,问题在于气血不通。但阳经失调的根源,或许在阴。)

我决定从手少阳三焦经入手,取她右手的中渚穴,稳健地将针刺入。针尖刚刚入皮肤,我便感觉到一股轻微的振动,这是气血在初步反应。她的眉头稍微舒展了一些。

“感觉怎么样?”我柔声问道。

她闭上眼睛,似乎在仔细感受,过了一会儿,说道:“好像头没那么重了,有点暖意从手臂传到头顶。”

(不错,气血开始流通,但这只是阳的一侧。中医讲究的,是阴阳的平衡,如日月交替,互为其根。)

随后在外关穴施针,进一步引导气血的流动。(少阳经为阳气的流动之处,可以疏通表阳,但光是疏阳经,却忽略了阳虚背后的阴亏,效果能持久吗?)我思忖着:(如果不考虑阴阳的转换,治病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我又在她的后溪穴(手太阳小肠经)施针,进一步加强阳经的气血运行。她的表情放松了许多,我继续问:“现在感觉如何?”

“好多了,头痛减轻了不少。”她睁开眼睛,带着些许意外的神情。

(阳气虽然被引动,但治病求本,如果不从阴阳倒换的角度考虑,效果恐怕难以持久。)

我决定进一步从阴经入手。在她右手的神门穴(手少阴心经)施针(阴阳倒换的奥妙就在这里:引阳须引阴,阴阳相互制约、相互转化,气血才会和顺。)针下的感觉立刻变化了,气血的流动更为顺畅,仿佛两股力量在互相融合。

几分钟后,我看到她的脸色渐渐红润,呼吸也平稳下来。我继续引导她:“再闭上眼睛,深呼吸,感受手臂和头部之间的变化。”

她照做了,几秒后,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笑容:“医生,我的头完全不痛了,这种感觉真奇妙!”

(果然,阴阳转化达到了调和气血的目的。三阳经与三阴经的转化,阴阳倒换的原则充分体现了中医的博大精深。)

留针结束后,我拔出针具,让她活动手指和手腕。她活动了一下,露出欣喜的神情:“真的好多了,谢谢医生!”

我点了点头,叮嘱道:“保持良好的休息,少用眼睛,下周再来复诊。”

几天后,她再次来到诊室,脸上挂着轻松的笑容:“医生,这几天感觉很好,再也没有头痛了!”

(这正是中医的奥妙之处。阴阳相济,经络通畅,才能达到根本的调理。这不仅是治愈症状,更是恢复身体的整体平衡。)

又进行了几次治疗,头痛未再发作,整个人也更加精神焕发。


病症简述:

  1. 六经辨证:

针对患者的左侧头痛,集中于足少阳胆经和手少阳三焦经的循行区域,选取手三焦经及相关经络的穴位进行治疗。

手少阳三焦经:右手的阳外关穴、中渚穴。

手太阳小肠经:补充选择后溪穴。

手少阴心经:阴阳倒换时,选择神门穴进行针刺。

  1. 三才辨证:

病症位于头部,三焦为上焦,故选择手部用针。

  1. 阴阳辩证

因患者头痛外左侧,左病右治,故选择右手用针。

  1. 阿是取用:

按压右手的外关、中渚、后溪、神门附近,找到压痛点进行针刺。

补充:

《黄帝内经》云:“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本案通过三阳经和三阴经的交替施针,展示了阴阳倒换的精妙,迅速达到了气血调和的效果。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麻烦您点个关注点个赞吆!


内针宋杨
宋杨个人简介:出身于中医世家,安徽中医药大学毕业,执业中医师、中药师、安徽省基层名中医,界首市十佳名中医。针灸师承《黄帝内针》掌门人杨真海先生。致力于中医、中药、针灸的临床研究和治疗,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著作一部(合著),获发明专利三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