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证治之”——为什么把病名抛在一边,专注于“证”更能疗愈你?

健康   2024-07-24 08:31   安徽  

不得不说,黄帝内针确是一种极具效果的疗法。然而,许多初学者和患者在学习内针时或者求助内针的时候往往会陷入一种固定思维,即先入为主地根据病名进行治疗和询问。然后出现时而有效时而无效的情况。误以为扎针应针对特定的病名或病症,实则不然。


举例,总有患者来问:“宋老师,我得了腮腺炎应该怎么扎?”或者“宋老师,我感冒了应该怎么扎?”这样的提问其实是存在误区的。

例如:患者自诉患有肩周炎该作何处理?

有内针学员于是自己脑海里便想当然以为肩周炎是何表现,便直接按照“肩周炎”开始治疗。结果往往一扎一个效果不佳,几次无效后开始大失信心甚至以为是内针存在问题。


原因为何?这多是自以为是的问题。


其实,有无在治疗前仔细询问到底哪里不适?

有无按照“六三二一法则”一一落实?

患者实际不适表现如何?

等等因素并无考虑清楚,此现象不再一一枚举。


这种做法忽视了核心原则——随证治之。在此,我想强调一个关键的理念:在扎针时,我们应当抛却病名先例,避免先入为主,真正做到随证治之。我们要灵活,要有洞察力,要能够看到每个患者的独特性。


中医从来不单单依靠病名来进行治疗,而是关注“证”。所谓“证”,是指疾病在个体身上表现出的具体症状和体征,它们是疾病的实际反映。而“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这一中医经典原则,更是体现了中医诊疗的精髓。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出自《伤寒论》。这本书中医学的意思是:通过观察病人的脉象和症状,了解疾病的发展方向,根据不同的证候进行相应的治疗。张仲景认为,治疗疾病必须根据病情的实际变化,灵活调整治疗方案,不能拘泥于固定的方药。这一思想在中医诊疗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被后世医家广泛推崇。

病名是对疾病的概括性称呼,例如腮腺炎、感冒、糖尿病等。现在多是西医对病的解释。它便于传达和沟通,但只是一个标签,无法涵盖每个患者的具体病情。


病症则是病情在患者身上的具体表现,例如发热、咳嗽、头痛等。症状可以反映出疾病的某些方面,但往往是碎片化的信息,无法全面揭示疾病的本质。


而证则是中医特有的概念,是对疾病在某一阶段的整体病理反映,包括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症状和体征。例如,同样是感冒,有人表现为风寒感冒,有人表现为风热感冒,这是因为他们的证型不同。《黄帝内针》这本书“识证”部分说的很清楚证是患者对身体问题的综合表达,是病证、病因、病治的三合一。


在内针治疗中,我们需观症和引导。所谓观症,是观察患者的具体症状,而引导则是通过针刺来激发患者身体感受力与自愈能力。这样的方法相对简便,但更需要扎实的中医理论和灵活的临床经验。内针治疗强调随证治之,而非固守病名。

所以有个有趣的现象,初学者在学习内针时,往往因为对疾病和药物知之甚少,反而能更好地遵循内针的基本原则。他们空白纯粹,只关注症状如何表现,而不会被病名所束缚。因此,在实际治疗中,他们反而能够更加灵活和有效地应对不同患者的病情。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内针治疗中的核心在于“随证治之”,即根据具体的症状和证候来确定治疗方案,而不是机械地根据病名进行治疗。这样,不仅能够更好地发挥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辩证施治的优势,也能提高治疗的效果。

总之,我们扎针过程中,一定忘记病名病例,避免先入为主,不仅是对中医理论的尊重,更是对患者健康负责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全面、深入地理解和解决健康问题,从而实现身心的和谐与健康。


看到中医的智慧,也就领悟到了生活中的道理。只有做到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才能真正发挥中医的魅力,为患者带来健康和福祉。


内针宋杨
宋杨个人简介:出身于中医世家,安徽中医药大学毕业,执业中医师、中药师、安徽省基层名中医,界首市十佳名中医。针灸师承《黄帝内针》掌门人杨真海先生。致力于中医、中药、针灸的临床研究和治疗,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著作一部(合著),获发明专利三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