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千年珍罕阿育王像!从万佛寺到龙兴寺,四川南北朝隋唐佛造像集结出版

学术   2024-09-29 05:00   日本  


「蜀韵佛光」

四川出土南北朝隋唐佛教造像

深圳博物馆 编

📚 文物出版社


1995年,一尊珍罕的阿育王像在四川成都西安路一处窖藏坑出土。


这是目前全国发现的唯一一尊南朝阿育王全身像——南梁太清五年(公元551年)阿育王像。


这件阿育王像不大,却异常珍贵。其脚后石板上刻着铭文,制作年代、文物名称等信息一目了然。头部有高肉髻,面部有突出的颧骨和粗壮的八字胡;佛衣上有带折角的“海军领”,从左臂下方至两腿中间有一组平行的装饰纹样,袈裟长度只到小腿处。这些都是阿育王像区别于其他佛像的显著特征。 


第一次,人们窥见了这个时期阿育王像的全貌。


南梁太清五年(551年)阿育王像 成都博物馆藏


阿育王(公元前273—前232年)是印度历史上有名的国王,同时又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使印度佛教一度更加盛行。


公元六世纪初,中国佛教发展迎来高峰时期。梁武帝在天监以后开始积极推行与佛教有关的政策,将阿育王信仰作为治国理念,效仿阿育王,亲身弘扬佛法。跨越800年的时空,阿育王信仰在南梁再度流行。


阿育王像,也称阿育王瑞像,是阿育王或其第四女所造释迦牟尼像的简称。迄今考古出土的石刻阿育王像多发现于四川成都地区,这尊唯一较为完整且有确切铭文记载的“阿育王全身像”,即出土于成都万佛寺


2013年,“蜀韵佛光——四川出土南北朝隋唐佛教造像展”在深圳博物馆展出,轰动一时。展览共呈现成都万佛寺遗址、邛崃龙兴寺遗址出土佛像以及相关石刻造像60件,展现了南北朝时期四川地区佛教艺术的历史成就。


最近,由深圳博物馆编、文物出版社出版的《蜀韵佛光:四川出土南北朝隋唐佛教造像》终于面世。


△ 展览现场的阿育王头像 ©深圳博物馆官网


△ 《蜀韵佛光》图书实拍

蜀韵佛光:四川出土南北朝隋唐佛教造像主要聚焦蜀地南朝造像艺术,收录成都万佛寺遗址、邛崃龙兴寺遗址出土佛像以及相关石刻造像90余件,其中成都万佛寺出土造像63件、邛崃龙兴寺出土造像13件以及其他地区出土造像17件,并增加2013年前四川其他地区出土的部分南朝造像作为附录资料,更全面地展示四川南朝造像的诸多面貌,所据资料也多在此资料发表之前。

四川博物院为此次图录提供大量造像的清晰照片,包括馆藏万佛寺出土的部分重要石刻造像,资料极为珍贵,为图录增添了更多精彩内容。


《蜀韵佛光:四川出土南北朝隋唐佛教造像》

深圳博物馆 编

文物出版社

定价 350元


售价 350元


扫描下图二维码





目  录


第一单元|成都万佛寺出土造像
第二单元|邛崃龙兴寺出土造像
第三单元|其他地区出土造像

附录四川其他地区出土南朝造像

研究论文
东晋、南北朝时期的益州佛教艺术 / 任卓 师若予(四川博物院)

四川成都万佛寺遗址佛教造像 / 何先红(四川博物院)

主要参考文献
文物索引
后记

温馨提示

* 图书商品没有质量问题恕不退换,一旦下单付款,一律不接受退款
* 随意跑单退款的读者请慎重



01

成都万佛寺出土造像


成都万佛寺出土石刻造像是我国南方地区年代较早、内容丰富且在佛教艺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一批造像。


万佛寺遗址位于成都西门外万佛桥附近。自古以来,这里即是佛教的隆盛道场。据载,万佛寺始建于东汉延熹年间,南朝梁时名安浦寺,唐名净众寺,唐武宗灭佛时被毁,至唐宣宗年间再次复兴。宋名净因寺,明时又名净因寺、竹林寺、万佛寺、万福寺。明朝末年寺庙毁于兵火,此后湮没无闻,直至清光绪八年(1882年)乡人掘土才重见天日。


晚清四川按察使司按察使、著名金石考古学者王懿荣《天壤阁杂记》中载万佛寺首次出士佛像情况:


“乡人掘土,出残石佛像,大者如屋,小者卷石,皆无首或有首无身,无一完者……凡百余……乃拣得有字残像三:一元嘉,极大;一开皇;一无纪元。”

△ 图书内页


此后该遗址时有佛像出土,多流失海外。据著名学者冯汉骥先生《成都万佛寺石刻造像》一文介绍,1937年,当地民众又在万佛桥挖出佛像12尊,佛头26个,时由华西大学博物馆(四川大学博物馆前身)所得,后移交四川省博物馆收藏。1945至1946年间,前四川理学院在万佛桥修校舍,据传挖出佛像甚众,可惜大多被砸毁做了地基。新中国成立后,1953至1954年间,万佛寺旧址修建房屋时又发现石刻造像百余件。据统计,迄今为止,万佛寺遗址先后四次出土各类佛教造像以及各类文物200余件,其中主要精品现典藏于四川博物院,包括佛像、菩萨像、造像碑、造像龛、伎乐像及各种建筑构件。据传,早期出土部分佛像近代以来流失海外,另有部分存于四川大学博物馆。


万佛寺石刻造像以当时流行释迦牟尼佛、无量寿佛、阿育王像、观音、天王、力士、伎乐、供养人等诸多类别,又以释迦牟尼佛像最为常见,其类型则包括高浮雕造像龛、造像碑以及圆雕造像等诸多形式,时代从南朝刘宋时期一直到唐代中晚期,其中南朝梁时期(502~557年)的造像最为丰富,且有多件确切纪年造像,这是研究早期南朝佛教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堪与山东青州龙兴寺遗址出土北朝佛教造像媲美。唐代单体圆雕佛教造像应该多有佛、菩萨、弟子及天王、金刚力士等组合关係,只是如今无法复原。


万佛寺石刻造像在全国石刻造像中占有重要地位,它题材丰富,布局复杂而完整,雕刻细腻而精美,融合了巴蜀汉魏雕刻传统和印度佛教艺术流派,创造出成都地区独家特色的南朝造像艺术。万佛寺出土佛教造像中许多精品曾数次参加大型展览,享誉海内外。


△ 图书内页



02


邛崃龙兴寺遗址出土佛像


邛崃位于成都平原西南部约七十五公里,地处南方丝绸之路的要冲,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秦汉晋唐时期工商业发达,文化繁荣。


1947年,邛崃西河涨水,由此冲出了数尊唐代石刻佛像,时华西博物馆(今四川大学博物馆前身)成恩元先生等多次前往收集,先后在西河边发掘和收集到碑碣、经幢、佛菩萨像等残件170余件,并偶然在残断经碑中发现“龙兴寺”之名。邛崃唐时为邛州,是西南军事重镇。公元707年,唐中宗即位,将全国各州中兴寺更名为龙兴寺。此批邛崃龙兴寺遗物现藏于四川大学博物馆。2005~2006年,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大学博物馆、邛崃文管所等多方组成联合考古队,经过长达半年的发掘,发现了面积约10万平方米的唐代龙兴寺遗址,这是目前为止中国南方地区最大的唐宋时期寺庙遗址


龙兴寺遗址出土了数以百计的唐代佛、菩萨、天王等石刻造像、经幢、经版,以及陶瓷生活用器、铜镜、钱币等文物上千件。考古专家根据史料记载分析,唐会昌之后邛州曾经历过三次大的战火,其中公元874年南诏入侵时“邛、雅二州刺史,望风奔遁,蛮烧劫一空”,唐代龙兴寺大致毁于此次战火。此外,此次考古还发现五代宋时在唐代龙兴寺遗址上重建的砖塔及罗汉殿遗存。龙兴寺佛像大多体态丰满,面相温和,一改北朝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敦煌莫高窟中粗犷飘逸的风格,代之以唐人雍容华贵、丰润健美的气质,既庄严肃穆又令人亲近,更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情趣。邛崃龙兴寺的发现为研究唐宋时期佛教在南方地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 图书内页



03


其他地区出土造像


南北朝隋唐时期,四川地区佛教造像盛行,除至今分布于今四川广元、夹江、资中、巴中、绵阳以及重庆大足等多地的石窟遗址造像外,成都万佛寺和邛崃龙兴寺则是此时期最重要的寺院遗址出土造像。


此外,新中国成立以来,成都地区以1990年商业街和1995年西安路出土的两批南朝佛教造像最为著名,另有成都市区及周边采集的部分造像;汶川县出土南北朝造像、彭州龙兴寺出土南北朝隋唐造像也颇为知名。


最近颇值得关注的是,2014年12月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下同仁路原成都水表厂意外发掘出100余件精美佛造像,大多为体量较小的南朝造像,这是继成都万佛寺之后首次出土如此大规模的南朝造像,为研究南朝佛教造像艺术提供了极为珍贵且丰富的实物资料。


△ 图书内页


*鉴于资料发表时间等诸多因素,本书未收录2014年后成都下同仁路出土石佛造像,所据资料也多在此资料发表之前。



👇🏻

《蜀韵佛光:四川出土南北朝隋唐佛教造像》

深圳博物馆 编

文物出版社

定价 350元


售价 350元



佛教建筑
佛教建筑相关的资料收集、学术研究、设计与施工、经典案例,以及与佛教建筑有关的艺术与创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