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苏轼的“美食”通常都不是什么八珍玉食。
据《山家清供》记载,有一天晚上,苏轼与弟弟苏辙一起喝酒,配酒菜只一道“玉糁羹”:把萝卜捣碎煮烂,也不再加别的作料,只用白米研粉调成羹来吃。大诗人吃得尽兴,放下筷子赞叹道“若非天竺酥酡,人间决无此味。”
一碗萝卜羹让苏轼直呼“天上物”,所谓“人间有味是清欢,粗茶淡饭好延年。”
▼
一部诞生于南宋时期的关于饮食文化的著作
集饮食、养生、诗文与园林建筑于一书
好玩、有趣
▲
点击上图即刻下单
《山家清供》
小楷插图珍藏本
原价 ¥ 128 元
现售 ¥ 78 元
吃饭也要风雅
宋代人的生活美学
其实苏轼“不重珍贵,重滋味”的饮食观念,与他所处的宋朝有很大的关系,那是一个极致追求生活品位的朝代。
焚香时,要选用上等的香炭,隔火片以陶或瓷为佳,因为陶瓷可以使香气更加温润纯正,焚出来的香灰一定要洁净松软、疏松透气,这样的香才算出色。
在《清明上河图》中酒楼、食店、饭馆、茶肆比比皆是,光是能辨认出是饮食店铺的就有四十几家。
而在南宋在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也记录大量的饮食酒店。经济的高度繁荣使得宋朝人对“吃”烙上了不同于其他时代的刻章:不仅要求食物的味道,还要探究其中雅致的内涵。
他将自己的生活美学写成一本小书《山家清供》。
▼
一部诞生于南宋时期的关于饮食文化的著作
集饮食、养生、诗文与园林建筑于一书
好玩、有趣
▲
点击上图即刻下单
《山家清供》
小楷插图珍藏本
原价 ¥ 128 元
现售 ¥ 78 元
食无定味 适口者珍
医食同源的独家食谱
先用白梅、檀香末浸泡,取浸出的汁水和面,做成馄饨皮子。每叠皮子,用五分大小的梅花形铁凿,凿成花的形状。放锅中煮熟后,盛到鸡汁清汤中,一碗梅花汤饼就做成了。
用开水褪去鸡毛,洗干净,加麻油、盐,用水煮,放葱和花椒。等烧熟,剖切成丁,原汤另上。或者加酒,就可得到“白酒初热,黄鸡正肥”的乐趣。
只记录隐士待客的菜肴,它将宋朝的清雅体现到极致。
全书分为上下两卷,详尽记录104道菜肴,涉及菜、羹、汤、饭、饼、面、粥、糕团、点心等,《山家清供》记录的不是琼浆玉液,也不是山珍海味,它只是将所有的普通食材发挥最极致的味道,再赋予他们文雅的内涵。
“酥琼叶”,一块烤馒头片,借用杨万里的诗“削成琼叶片,嚼作雪花声”,突然使得馒头片也脆的雅致。
等我老了,就把书卖了,向山房主人借一间茅草屋住,早晨听到公鸡打鸣的声音,于是散乱着头发,拖着鞋子,来到主人的柴房,一边闲谈,等一碗豆粥熟。
在《山家清供》里,每一种菜都与诗与风雅趣事结合。书中涉及的诗词典故不下70种,光是引用宋词就有47首,这些诗歌大多是有意境的诗歌,与食谱的内容相契合,这些诗歌中要么有菜名,要么与菜的制法方式有关,食谱读起来也像是品诗一样,菜也因此沾染上了些许诗意。
将热汤中的肉片反复拨动,肉片色泽宛如云霞。赋诗:“浪涌晴江雪,风翻晚照霞”。此诗句与兔肉火锅一起流传了几百年。至今在河南一些地方的饭馆里,还有这道“拨霞供”。
苏东坡做杭州太守时,就常常做碧筒酒吃。
古人讲究“医食同源”,《山家清供》非常看重食物的食疗功能,对于食物的养生价值也颇为重视。书中不但多次引述《本草》等药书的论述,在对食材的具体描述中也很重视其食疗作用。
“宿蒸饼,薄切,涂以蜜或以油,就火上炙。铺纸地上散火气,甚松脆,且止痰化食。”(酥琼叶)
▼
一部诞生于南宋时期的关于饮食文化的著作
集饮食、养生、诗文与园林建筑于一书
好玩、有趣
▲
点击上图即刻下单
《山家清供》
小楷插图珍藏本
原价 ¥ 128 元
现售 ¥ 78 元
小楷插图典藏本《山家清供》
书法+名画 体味宋代清雅生活
又选取1936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夷门广牍》影印本中的《山家清供》作为底本(该版本系影印明万历三十五年(1597)抄本,不仅年代较早,而且质量较高。)
同时参考1917年上海涵芬楼《说郛》丛书刻本中的《山家清供》,重新整理定本,出版了一本小楷插图典藏本《山家清供》,并对全文进行注释和白话翻译。
这版小楷插图典藏本《山家清供》,还将林洪的《山家清事》也全部附录并配有译文。
不同于专门记述饮食的《山家清供》,《山家清事》记录各类清雅的玩赏之物,比如“山房三益”“种竹法”“梅花纸帐”之类,这也是在市面上首次出版的《山家清事》全注全译本。
小楷插图典藏本《山家清供》不仅有“小楷原文+详细注释译文”,还配有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等“南宋四家”的名画作插图,极具收藏价值。
封皮为丝布面,雅致考究,内页选用护眼的纯质纸,书脊锁线装订,便于180度平铺阅读。
▼
一部诞生于南宋时期的关于饮食文化的著作
集饮食、养生、诗文与园林建筑于一书
好玩、有趣
▲
点击上图即刻下单
《山家清供》
小楷插图珍藏本
原价 ¥ 128 元
现售 ¥ 78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