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网型储能系统,作为应对新能源大规模并网所带来的“低惯量”与“弱阻尼”挑战的得力助手,正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我国,多地政府已纷纷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甚至强制新能源项目配置构网型储能系统,以提升电网的整体稳定性和适应性。然而,从当前普遍采用的“跟网”运行模式向更为先进的“构网”模式转变,并非一条坦途。如何解决构网型储能变流器中的稳定问题,让构网型储能系统可以稳定运行,北方工业大学储能技术研究院院长李建林教授作为北京市科协“千人进千企”的产业特派员,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给出了自己的创新方案。
李建林的合作项目,无一不闪耀着创新的火花。这些项目大多建立在储能学科平台的基础之上,旨在通过平台建设,促进储能学科的发展,培养高精尖人才。在他看来,“有了平台的支撑,项目能有更快速高效的进展。”因此他积极联合企业建设储能实践平台、产教融合基地等,共建了包括国家用户侧储能创新研发中心、储能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在内的20余个国家及省部级平台。这些平台的建立,为项目的快速高效进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在创新方面,他的项目充分结合了北方工业大学在电气工程、材料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多方面的优势,整合了材料、大数据、电气控制等优质资源,筹建了全国储能电站大数据中心。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得到了培养,通过将理论教学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形成了点-面联动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让学生在解决项目的过程中实现了个人能力的全方位提升,更为储能领域输送了大量具备实战经验的优秀人才。
在李建林眼中,科技创新与项目落地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科技创新是项目落地的核心动力,它通过提供新的技术、方法和理念,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可能性和方向。项目落地则是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需要通过具体的项目实施来将科技创新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或服务能力。”为了确保科技创新能够顺利转化为实际的项目落地,需要在科技创新的研发、技术的实际应用、资金的投入、市场的接受度以及政策支持等多个关键环节进行有效的协调和整合。
对于高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李建林有着深刻的认识。他认为,高校作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与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企业强强联合,是提升创新体系效能、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这种合作模式不仅有助于培养储能领域的“高精尖缺”人才,缓解储能行业专业人才供给不足的现状,更能加速科技进步和产业转型升级。
与企业的合作不仅为研究团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借助校企合作所带来的优势资源,不仅能锻炼团队的创业能力,还能把握住机遇从而拓宽研究深度,通过与企业联合建设储能实践平台、产教融合基地等,培养了一支充满活力、竞争力的储能核心团队。另一方面,校企合作也激发了团队的创造力,推动了研究项目的深入与拓展,他带领团队从实践出发,积极推动建立健全新型储能技术标准体系,为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助力。
然而,校企合作并非一帆风顺。在与企业的合作过程中,团队也遇到了不少挑战。其中,最典型的问题便是沟通和交流。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团队无法及时了解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导致合作进展受阻。为了克服这一困难,团队坚持将科研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多次带领学生前往项目所在地进行实地调研,将实践能力培养与课程设计、科研训练等课程组成点-面联动,促进知识技能向实际能力转化。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能够针对储能电站的实际问题,依托项目需求选择自己的课题研究内容,从而在实践中逐步提高知识储备和实践能力。
基于当前的校企合作实践,李建林对未来校企合作的发展趋势有着清晰的认识。传统的校企合作模式,如企业引入、设备共享、技术推广等,虽然仍然重要,但储能技术涉及材料、机械、电化学等多学科知识,系统综合性极强,因此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各个学科之间的深度融合和资源共享。李建林这样畅想储能领域的校企合作:“合作将不仅仅局限于提供实习机会或技术支持,而是将深入到科研、技术开发等多个领域,并且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合作模式也将成为新的趋势。”
未来,北京市科协“千人进千企”也将在解决企业技术难题、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培育新质生产力、搭建交流平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持续发挥作用,在深化产学研合作、促进技术交流与转化方面探索新的路径,解决面对中小企业自身能力的限制、资金来源的单一性、合作目标的差异、传统教育观念的制约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等诸多挑战。
来源:北京市科协创新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