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1月20日
我国自行研制的
第一艘试验飞船“神舟一号”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成功发射升空
遨游太空21小时后
飞船顺利返回
“神舟一号”成功发射升空实况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飞行
标志着我国在载人航天飞行技术上
有了重大突破
更是中国航天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也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后续任务
奠定了重要基础
如今,25年过去了
从无人到载人
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
从空间出舱到交会对接
中国载人航天
用一次又一次的突破
在浩瀚太空谱写着壮美篇章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神舟一号”
2000年1月1日天安门升旗仪式上,一面鲜红的五星红旗缓缓升起,这面五星红旗来自成功遨游太空的“神舟一号”舱内,中国人正是用这面国旗迎来了21世纪的第一缕曙光。2000年1月1日,天安门升旗仪式上来自“神舟一号”舱内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图片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公众号
1992年9月21日,中央决定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上马,工程代号“921”。作为我国空间科学实验的重大战略工程之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最终确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戚发轫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原院长
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
第一步叫载人飞船阶段,第二步叫空间实验室阶段,第三步是建立自己的空间站。人上去回来并不是目的,人上去不仅要回来,而且回来之前能够在舱外活动,能够修理组装空间站。
按照三步走战略,在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我国航天领域规模最庞大、技术最复杂的一项超级工程——载人航天工程正式拉开序幕。时间紧、任务重,留给中国航天人的时间十分紧迫,面对“争取1998年、确保1999年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的军令状,中国航天人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戚发轫说:“按照我们的程序,地面试验做完了以后,暴露的问题解决了再重新设计一个,才能叫上天的正样。(1998年)11月份了,明年发射就要来不及,我们想能不能把地面做试验的这个飞船改装成一个明年的试验飞船‘神舟一号’,但这有一点大胆。”飞船不仅要经受零下100多度的严寒,还要在返回时耐受大气摩擦产生的2000多度高温炙烤,飞船外壳不能有丝毫的缝隙。下落的过程中,最关键的就是要在预定高度分秒不差地展开巨伞拉住重达3吨的返回舱。面积达1200平方米的巨伞,只能由纺织厂特殊加工,不能有一丝一毫的破损是最基本的要求,一个缝纫女工一年只能做出一副。当时飞船中大部分的重要部件都没有备份,质量必须确保万无一失,就连极小概率的失误都不允许出现。这背后是全国110多家科研院所、3000多个协作单位,数十万科研人员近十年的全部心血。1999年11月20日北京时间6时30分,“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载着“神舟一号”试验飞船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在发射点火十分钟后,船箭分离,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飞船入轨后,地面的各测控中心和分布在太平洋、印度洋上的测量船对飞船进行了跟踪测控,还对飞船内的生命保障系统、姿态控制系统等进行了测试。1999年11月21日北京时间3时,在绕地球飞行了14圈之后,“神舟一号”返回舱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功着陆,着陆点离预定地点相距不到10公里。飞船在太空中共飞行了21个小时。“神舟一号”飞船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功着陆 图片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公众号
此次飞行试验成功验证了飞船关键技术和系统设计的正确性,考核了飞船系统的舱段分离技术、调姿制动技术、升力控制技术、防热技术和回收着陆技术等五大关键技术的可靠性,是中国航天史上又一次“零”的突破。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安全性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纪重点工程,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1992年起步,从无人飞行到载人航天,从飞天梦圆到舱外活动,从单船飞行到组合体稳定运行,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神舟二号”“神舟三号”“神舟四号”“神舟五号”发射升空时间轴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从“神舟一号”发射成功,中国开始了圆梦九天的壮丽起飞。在随后的几年中,神舟二号、三号、四号无人实验飞船全部获得成功。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天地往返、出舱活动、交会对接、航天员驻留,这一系列激动人心的太空活动标志着中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整的载人航天体系,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基础技术的国家。“神舟一号”
是梦开始的地方
回望过去
中国人的足迹
不断迈向宇宙的更深处
展望未来
中国探索太空的脚步
必将迈得更稳、迈向更远
5.“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公众号.20年前,神舟一号成功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