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糖尿病日丨早防早控,幸福感不缺失

科技   2024-11-14 07:02   北京  
11月14日是第18个联合国糖尿病日
今年的主题是

糖尿病与幸福感


一旦惹上“甜蜜的烦恼”

生活中的美好仿佛缺失一部分
糖尿病是怎么患上的?
不是胖的人才会得吗?
怎么做,才能保障糖尿病患者的良好生活?

……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个特殊的病症

糖尿病,不只是血糖高这么简单

糖尿病是现代“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疾病之一,又被称作“甜蜜的杀手”。它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的。人体患糖尿病时,机体会长期存在高血糖,进而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

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约5.37亿成年人(20-79岁)患有糖尿病;预计到2030年,该数字将上升到6.43亿;到2045年将上升到7.83亿。在此期间,世界人口估计增长20%,而糖尿病患者人数估计增加46%。

糖尿病分为Ⅰ型糖尿病、型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及妊娠糖尿病。

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β细胞破坏,通常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发病年龄轻,大多小于30岁,起病突然,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症状明显,血糖水平高,不少患者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单服口服药无效,需用胰岛素治疗。

Ⅱ型糖尿病是胰岛素抵抗为主伴有胰岛素相对缺乏,或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有胰岛素抵抗;常见于中老年人,近年由于生活方式改变有年轻化趋势;肥胖者发病率高,常可伴有高血压、血脂异常、动脉硬化等疾病。起病隐匿,早期无任何症状,或仅有轻度乏力、口渴,血糖增高不明显者需做糖耐量试验才能确诊。血清胰岛素水平早期正常或增高,晚期低下。

据相关临床数据统计,糖尿病病程为5年、10年、20年者,其神经病变的患病率分别达30%-40%、60%-70%、90%以上,严重威胁着人民的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加拿大著名糖尿病专家班亭教授是第一位把胰岛素用于儿童糖尿病患者的医生,拯救了无数糖尿病患儿的生命。为了缅怀班亭教授,1991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糖尿病联盟把他的生日11月14日定为世界防治糖尿病日。2006年底联合国通过决议,从2007年起,将“世界糖尿病日”正式更名为“联合国糖尿病日”,号召世界各国在这一天广泛开展糖尿病宣传、教育、防治工作,以推动世界糖尿病防治工作的开展。

走出认知误区,关注自身健康

糖尿病可能在患者身体不出现明显症状的情况下悄然发展。常见的症状包括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即“三多一少”。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和治疗,糖尿病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脂肪、蛋白质代谢异常,持续的高血糖可能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健康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损害心脏、血管、眼睛、肾脏、神经和牙齿。

此外,糖尿病患者也有更高的感染风险。在几乎所有高收入国家中,糖尿病是导致心血管疾病、失明、肾衰竭和下肢截肢的主要原因。在我国,糖尿病同样是成人失明和非创伤性截肢的主要原因。

面对糖尿病的危害,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自己可能属于糖尿病的高风险人群,往往耽误了发现和治疗的时间。

并不是只有胖才会得糖尿病。有些糖尿病可能是遗传因素导致,如果先天胰岛β细胞或胰岛素分泌有问题,那么后天就有可能患上糖尿病。也不是只要少吃糖就不会得糖尿病。高油高糖饮食确实是糖尿病诱因之一,但不是唯一因素,其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比如缺乏运动、饮食不当、抽烟酗酒、精神压力大等。

如果“踩中”以下“红线”,需要加强检查、定期体检:有高血压、血脂异常;年龄≥40岁;经常久坐;有糖尿病家族史;超重肥胖;怀孕时出现血糖增高或被诊断为妊娠糖尿病。

不过得了糖尿病也别恐慌,遵循医嘱坚持治疗、合理饮食,还是能控制在安全范围内的。当然,比起事后补救,日常预防更重要。

科学预防、早诊早治

维护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根据疾病的三级预防,糖尿病的预防分为三步:第一步预防是对高危人群进行选择性干预,最大限度地降低危险因子的危害程度,防止发生糖耐量降低,降低糖尿病的发生率;第二步预防是指预防糖耐量降低者发展为真正的糖尿病患者;第三步预防是尽可能对糖尿病的早发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糖尿病人群的生活质量。

糖尿病尚不能治愈。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在疾病早期获得治疗,并控制血糖水平正常且平稳十分重要。糖尿病得不到诊断和治疗的时间越长,带来的健康结果可能就越差。早期诊断和干预是糖尿病患者良好生活的起点。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科学预防糖尿病?

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合理调整饮食结构,控制蛋白质、脂肪、糖分的摄入。参考中国居民膳食宝塔的金字塔原理,食物多样,谷物为主;吃动平衡,健康体重;多吃蔬菜、奶类、大豆;适量吃鱼、禽、蛋、瘦肉;少油少盐,控糖限酒;拒绝暴饮暴食,盲目节食。

要增加活动量。运动能提高内分泌系统功能,增加机体的抗病能力,减轻体重,改善脂肪代谢,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和运转。研究发现,走路可让体内胰岛素得到最大效果利用,每周走路4小时,每天35分钟,可使糖尿病危险降低80%。

关注血糖、预防肥胖。血糖指数为100-125毫克/分升的人,10年内最易发生糖尿病;45岁后、肥胖者、有糖尿病家族史以及高胆固醇和高血压的人,应多关注血糖。肥胖与型糖尿病发病以及心血管病变发生的风险增加显著相关,要预防糖尿病首先就要预防肥胖症状。

避免吸烟草,不接触二手烟烟草使用会增加患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吸烟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过早死亡风险增高有关。吸烟者应戒烟,非吸烟者也要注意不接触二手烟。

避免熬夜,作息规律,保持积极心态。紧张、焦虑、愤怒、恐惧等负面情绪,会引起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加,促使肝脏中的糖原释放进入血液,从而提高血糖,以满足大脑、肌肉等重要器官的应激需要,由此带来的副作用增加了身体糖代谢的负担。同时,不良心情状态通过复杂的神经内分泌过程也会抑制胰岛素的分泌。二者相加,就会导致血糖升高,特别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会导致血糖居高不下。

当单纯生活方式干预不足以控制血糖时,糖尿病患者还需要依靠口服药物或胰岛素注射来控制血糖水平。患者需要严格遵医嘱用药,严格控制血糖及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此外,还应定期监测血糖,做好足部护理,定期进行视网膜及肾脏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并发症。

糖尿病虽然可怕,但并非不可战胜。通过了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控制它。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关注健康,幸福生活。

参考资料:

1.“中国疾控中心”公众号.联合国糖尿病日,践行健康生活方式,学习知识“保护明天”

2.“重庆疾控”公众号.第32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了解风险,了解应对

3.“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国糖尿病日|健康生活,远离“甜蜜”的烦恼

4.人民日报.别不当回事!漫画了解糖尿病是怎么患上的

5.人民网.联合国糖尿病日:拒绝“甜蜜负担” 这些建议请查收


制作:北京市科协融媒体中心

记者:陈丽君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北京科协
——根植首都地区的创新文化价值观察和科学叙事。致力于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方法,服务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