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7日是世界早产儿日
今年的主题为
“有爱,有未来
早产宝宝更需要肌肤接触”
强调肌肤接触对所有婴儿都有好处
尤其是早产/低出生体重及患病新生儿
肌肤接触应在婴儿出生后立即开始
有助于提高婴儿对抚摸和情感的感知
并在促进母乳喂养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早产儿是指胎龄<37周出生的新生儿,是新生儿死亡发生的重点人群,也是易发生远期健康问题的高危人群。
近年来,早产发生率有上升趋势,我国每年大概100多万例,早产儿是这个世界上的“早到天使”,需要全社会更多的关心和呵护。
早期发展促进是遵循儿童神经行为发育规律,给予个体化的指导,将发展促进融入到日常养护中,进行高质量的亲子互动。
以发育支持性护理为主,护理时间集中、动作轻柔,及时安抚情绪并满足早产儿需求。
环境管理:适宜的环境温度,减少噪音刺激(推荐:白天45分贝、晚上35分贝),并减少光线刺激。
体位管理:根据早产儿状况、需求给予不同的体位。鼓励适度抗重力体位控制,如:竖头、俯卧位肘支撑下抬头。
视觉和听觉刺激:以面对面交流的方式,用鲜艳的物品或发声玩具进行视觉和听觉的刺激。
觉醒状态、喂奶前1小时(空腹)。准备:床面平坦、舒适、不要太软(融入日常护理:换衣、换尿布),训练量、持续时间视宝宝状态而定。
初生时宝宝视觉通路尚未形成,训练聚焦,促进视觉模式的形成,促进认知、社会性发展。状态:安静觉醒,打哈欠、哭吵等疲劳状态时停止。工具:颜色鲜艳的玩具或黑白图卡或人脸。方法:距宝宝眼睛20cm处,视线从中线开始,慢慢向两侧移动各达90°。
状态:觉醒。工具:轻柔舒缓的音乐、带柔和响声的玩具。方法:距宝宝耳旁20cm处,轻摇或家长的呼唤引宝宝反应,如:转眼或转头、皱眉、活动停止。
双手抓握不同形状和质地的物品,诱导上肢在不同方向够取物,练习翻身、支撑坐位,常与其说话、逗笑。
往宝宝手中放软、硬等不同质地的物品,让其感受。目的:触觉刺激、训练抓握能力、留握能力(数秒)。
体位: 仰卧位、倚坐位、肘支撑位。吊起玩具引导伸手、触摸手背、主动伸手抓。双手练习:玩具从大到稍小、从触碰开始。
用玩具在一侧逗引,方法一:一手握宝宝手、一手在肩部向对侧轻推;方法二:拉一侧下肢或轻推肩背。目的:诱导其主动翻身,仰卧—侧卧—俯卧。
长沙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中心高危儿专科门诊:专为早产宝宝的定期随访、生长发育监测评估与干预提供系统的保健服务。
注意保暖
预防感染
皮肤护理
帮助宝宝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
观察宝宝呼吸情况
精心喂养
抚触
定期检查
门诊地点:1号楼二楼儿童保健中心1号诊室
门诊时间:周一至周五全天
专家介绍
匡晓妮,儿科教研室主任,主任医师
擅长早产儿管理、高危儿管理、儿童发育障碍性疾病的诊治、儿童早期发展的指导。参与国家卫健委《早产儿保健工作规范》制定,参编《高危儿保健指导手册》等书籍。
马祺,儿童保健中心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擅长高危儿保健、高危儿脑损伤的早期干预,儿童生长发育、喂养和营养指导,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构音障碍的诊治。
缪丹,副主任医师
擅长高危儿脑损伤的早期干预,儿童早期综合发展指导,发育迟滞、脑性瘫痪的诊断及康复治疗。
供稿 | 儿童保健中心 缪丹
一审 | 闫淑媛 马祺
图文编辑 | 张赛
二审 | 欧阳耿
三审 | 刘鹏宇
编发 | 党委办公室
本微信公众号仅作公益宣传
无任何商业用途
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