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性国资突破60万亿,马斯克稳居全球首富 | 财经日日评

财富   2024-11-08 08:21   浙江  

点击上图▲立即了解

10月出口同比增长12.7%



11月7日,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以美元计价,中国10月出口同比增长12.7%至3090.6亿美元,跃升至27个月高位,前值增2.4%;进口同比减少2.3%至2133.4亿美元,前值增0.5%;贸易顺差957.3亿美元,前值817.1亿美元,创历史第三高。按人民币计价,中国10月出口同比增长11.2%至21899.2亿元人民币,进口同比减少3.7%至15108.2亿元人民币。

前10个月,中国出口机电产品12.36万亿元,增长8.5%,占中国出口总值的59.4%。其中,集成电路9311.7亿元,增长21.4%;手机7539.7亿元,下降0.9%;汽车6985.4亿元,增长20%。出口劳密产品3.48万亿元,增长3.2%,占16.7%。(海关总署官网)

|点评 韩国10月出口增速放缓,反观中国10月出口快速修复,与9月大幅回落的表现截然相反,令人有些出乎意料。10月中国沿海港口的台风影响消散,美国码头工人罢工活动逐渐结束,前期积压的货物得以正常运输。同时,随着美国大选的进行,部分贸易商担心未来关税加征风险,选择提前加速出口备货,对美出口增速明显提升。不过,10月汽车出口增速有所回落,成为出口中的拖累项,欧盟对中国新能源车加征关税的负面影响正在逐步显现。

10月中国进口增速小幅回落,表明内需仍有待提振。出口大增,进口疲软,贸易逆差继续走扩,对外汇储备形成一定支撑。整体上看,全球贸易活动放缓,欧美等国家的关税上升等风险,对中国外贸情况形成了新的挑战。


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首次突破60万亿元



11月7日消息,根据提交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的《国务院关于2023年度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等披露的数据,截至2023年末,全国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总额64.2万亿元,同比增长约7%;负债总额12.8万亿元,同比增长约3%;净资产51.4万亿元,同比增长约8%。

《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全国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中,行政单位资产23.3万亿元,事业单位资产40.9万亿元。中央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总额6.9万亿元,地方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总额57.3万亿元。《报告》要求,将资产盘活作为一项长期政策,持续降低闲置资产存量,挖掘并提高资产使用效益,巩固深化盘活成果,降低政府运行成本。(第一财经)

|点评 所谓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是国有资产的一种存在形式,指的是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所拥有的资产。这些资产主要是为了维持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运作而存在,而不像国有企业那样具有经营性和营利性。但是,在经济持续面临下行压力,部分地区财政开支紧张的背景下,这一部分国有资产如何管理盘活,也就成为一个突出问题。

盘活这部分国有资产,说白了就是如何降本增效,把运行成本降下来,把使用效益提高上去。例如有些部门单位拥有土地、房产、公务用车和各种闲置设备,通过资源合理利益,完全可以减少相关管理成本,提高使用效益。这笔账是该好好算算。


民营房企融资依然难言乐观



11月6日消息,据中指研究院统计数据,今年10月房地产企业债券融资总额为289.7亿元,同比增长3.2%,在上年低基数影响下连续两月为正,但环比仍下降32.4%。信用债仍是房企境内融资的主要渠道,10月同比、环比均有较大幅度增长。10月,房地产行业信用债融资217亿元,同比增长44.9%,环比增长27.7%,占比74.9%;ABS融资72.7亿元,同比下降24.9%,环比下降71.9%,占比25.1%。

不同平台间统计数据略有差异,但从融资主体来看,10月地产债的发行主体仍以央国企为主,当月民营企业发行地产债规模为0。东方金诚数据显示,在国企地产债发行量增加带动下,10月房企整体净融资额由负转正至26.7亿元,较上月的-13.7亿元明显好转。但从结构来看,民营企业的净融资缺口依然有20.4亿元。(第一财经)

|点评 国内房企还债的高峰期基本已过,房企们对于前期债务能展期的展期,能重组的重组,不乏一些房企就此倒下。即便如此,房企现金流整体偏紧的情况仍在持续,大量待建项目需要资金投入,房地产市场需求端偏弱,建成以后回款也是个问题,房企的冬天还在继续。在融资端,房企们的信用评级在国际评级机构中普遍被打到“垃圾级”附近,融资渠道较为有限。

地产白名单、经营性物业贷款等政策融资成为房企增量资金来源的重要渠道,虽然几大部门多次表示对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一视同仁,但银行在发放贷款时考虑到还款风险,还是会优先考虑央企和国企。民营房企能否在下一轮还债高峰前稳定现金流,压力颇大。


三季度新能源车销量首次超过燃油车



11月6日消息,今年第三季度,中国新能源汽车占零售销量的比重首次破半,达52.8%。其中插混车型增速明显。三季度,插电混合动力汽车(PHEV)(包括增程式电动汽车)占新能源汽车交付量的44%,销量激增91%。相对来说,纯电动汽车(BEV)则增长 21%。

国内新能源市场依旧是比亚迪占据主导地位,前三个季度国内市场份额接近35%。惠誉预测,鉴于比亚迪的批发交付量连续两个季度领跑市场,2024年比亚迪将超越上汽集团成为中国最大规模汽车制造商。在中国市场,三季度德系、日系和美系品牌汽车的零售销量同比分别下降16%、22%和27%,而中国本土品牌零售销量则上升20%,市场份额扩至63%。(界面新闻)

|点评 新能源车销量占比超过燃油车的新闻并不令人意外,智能化的新能源车已经得到国内很多车主的青睐。目前,新能源车品牌众多,各种车型都有不少选择。里程焦虑随着新能源车电池技术的进步基本被消除,10分钟快充技术正在普及,全国充电桩数量增多。过往新能源车对比燃油车的短板逐渐被磨平,智能化、行驶成本更低、更容易上牌等优势凸显。

新能源车折价率较高,电池老化后更换电池成本高昂,保险费更贵等问题依旧存在。这些问题,车主在购车时往往不太会考虑,对新能源车销量的影响相对有限。现在新能源车销售局面在国内一片大好,国内车企想要获得更广阔的市场,还是要将目光放眼全球。


加拿大政府关闭字节跳动子公司业务



11月7日消息,加拿大政府发布公告称,经过多步骤的国家安全审查程序,加拿大政府已下令终止字节跳动加拿大子公司TikTok Technology Canada在加拿大的业务。公告称,这一决定是根据《加拿大投资法》作出的,该法允许对“可能损害加拿大国家安全”的外国投资进行审查。公告称,加拿大政府并未阻止加拿大民众访问TikTok应用程序或在该平台创作内容,使用社交媒体应用程序或平台是个人的选择。

对此,TikTok加拿大发言人丹妮尔·摩根回应称,关闭TikTok加拿大办公室将毁掉数百个当地高薪工作岗位,不符合任何人的最佳利益,公司将在法庭上挑战这一命令。(财联社)

|点评 去年加拿大政府就已经开始对TikTok进行国家安全审查,现在只是关闭了当地的子公司,没有禁用APP,还算是相对温和的做法。通过短视频的方式分享生活、传播信息已经成为全球很多年轻人的日常习惯。

TikTok能够获得加拿大人民的喜爱,与其自身对于创作者的吸引与贴合用户使用习惯有关,是市场竞争下的选择。用国家安全的帽子扣在社交媒体APP上,难免有失公允。不过,作为一款全球流行的应用,TikTok在进入一个新市场时,也需要遵循当地法律法规,同时尊重用户的习惯与选择,这样才不会引起反感和对立。


马斯克身家大涨稳居全球首富宝座



11月7日消息,在特朗普锁定2024年美国总统选举胜局后,美国知名企业家、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的资产大幅增加,稳居全球首富宝座。有报道指出,马斯克的净资产增加了约200亿美元,其中约有130亿美元的涨幅来自于特斯拉股价的大幅上涨。当地时间11月6日,特斯拉收涨14.75%,创2023年7月以来新高,该公司市值上涨约1200亿美元。

据悉,马斯克拥有超过4.11亿股特斯拉股票,约占该公司已发行普通股的13%,使其成为最大个人股东。此外,马斯克还持有社交媒体平台X和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大量股份。根据福布斯实时亿万富翁排行榜,马斯克最近的净资产约为2852亿美元。(中新网)

|点评 马斯克可以说是特朗普胜选的一大赢家。这位超级富豪此前一改企业家的低调作风,不仅公开支持特朗普,而且不遗余力地为其四处助选,出钱出人出力。这种丝毫不顾忌一旦特朗普败选可能给自己和企业带来重大负面影响的做法,可谓“背水一战”。

马斯克之所以这么做,却也不是无厘头。在过去几年,马斯克与美国民主党关系非常糟糕,旗下企业也处处受掣肘。这意味着,即便他不公开支持特朗普,只要民主党继续当选,他的日子也不好过。他这一次,似乎是“赌”对了。不过,以他的性格和特朗普的作派,两个人的“蜜月期”能够维持多久,却是一个未知数。


证监会:提高外资参与A股投资便利性



11月7日,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明在2024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国际投资者大会上的致辞中表示,中国证监会将落实好中央部署,系统谋划、统筹推进、精准施策、靶向发力,落实好资本市场改革开放举措,提升A股投资价值,为投资者创造长期回报。同时,坚定不移推进市场、机构、产品全方位制度型开放,便利跨境投融资,提高外资参与A股投资的便利性。

此前一天,央行召开外资金融机构座谈会,听取外资金融机构意见建议,研究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金融业高水平对外开放有关工作。央行行长潘功胜深入阐释了当前中国货币政策立场及货币政策框架调整有关考虑,介绍金融业高水平开放及一揽子金融增量政策相关工作进展,听取意见建议,并就各机构关心的问题交流回应。(综合财联社)

|点评 央行和证监会轮番为A股再次发声,引导长期资本进入股市,特别是欢迎外资参与A股投资的意味十分明显。自从国庆前后多部门相继推出一系列稳增长政策后,A股市场重新恢复活跃,成交量持续放大。提升A股投资价值,光凭证监会等部门口头鼓励远远不够,稳中向好的宏观经济、公开透明的市场环境、对于长期回报的明确预期等因素缺一不可。

此前,中央汇金等“国家队”通过投资指数ETF的方式入场,成为维护A股市场的重要增量资金来源。ETF包含着一篮子股票,相比之下运行得较为平稳,符合中长期资金的投资偏好。同时,各类ETF的佣金正在接连下调,降低了交易成本。其实,只要A股能够保持“慢牛”的节奏,包括外资在内的各路资金自然会纷至沓来。


周四两市低开高走沪指涨2.57%



11月7日,市场全天低开高走,创业板指领涨。盘面上,大金融股午后再度爆发,大消费股集体走强,白酒、食品饮料、旅游、零售等多个方向大涨。地产股表现活跃,基建环保股震荡走强。下跌方面,军工股陷入调整,贵金属、军工、人形机器人、飞行汽车等板块跌幅居前。整体上个股涨多跌少,全市场超4500只个股上涨,近200股涨停。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2.51万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578亿。

截至收盘,沪指报3470.66点,涨2.57%,成交额为1.05万亿元;深成指报11235.92点,涨2.44%,成交额为1.46万亿元;创指报2350.76点,涨3.75%,成交额为6781亿元。(新浪财经)

|点评 周四市场主线行情发生转变,大消费板块集体走强。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将于周五结束,市场预期新一批稳增长政策即将落地,成为市场全天走强的催化剂。从板块上看,特朗普当选后,市场对外需回落产生担忧,转而将目光放到内需方面,白酒、饮料等前期“冷板凳”板块上场,强势领涨。午后,大金融板块集体走强,证券板块领涨,机构入场的信号明显,将市场看多气氛推到高潮。

自媒体荐股遭到限制后,活跃资金引领市场气氛的状况大幅改善。机构资金经过一段时间的调仓换股后,逐渐从幕后走向台前,市场运行模式大概率将再次发生转变。



文中股市、期货内容仅供参考
不构成投资建议


栏目主编 | 魏英杰 主编 | 何梦飞

聚焦营销、品牌及商业模式,道术结合,突出中国市场的获胜及败局特征。11月15日—11月17日,“吴晓波季度讲堂”冬季课《中国式商业模式及成败检讨》即将在云南开启,欢迎一起与吴老师同行。

点击下图▼立即了解



吴晓波频道
这是财经作家吴晓波带领“巴九灵”们运营的知识平台,这里汇聚了400多万认可商业之美、崇尚自我奋斗、乐意奉献共享、拒绝屌丝文化的新中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