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mogram与蔡司VisuLyze:精准手术效果背后的秘密

文摘   健康   2024-12-14 08:22   北京  

在屈光手术中,精准矫正是医生和患者共同追求的目标。然而,每位患者的眼部条件独一无二,每位医生的操作习惯、验光师的经验和手术设备的特性也都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可能会导致术后视觉效果的微小偏差。为了尽可能减少这些个体化差异,医生开发了Nomogram(调整图),蔡司公司则进一步通过VisuLyze软件进行优化,从而提升了屈光手术的精准性。

Nomogram 是一种基于过往手术数据和经验,通过科学统计方法生成的工具。它帮助医生优化手术设计,减少欠矫或过矫的风险,提升术后视觉质量。例如,当患者角膜较薄或散光轴位特殊时,Nomogram能够建议调整激光参数,使手术更贴合患者需求。通过这一工具,医生可以有效减少验光设备、医生习惯和患者个体差异的影响。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应感谢之前接受手术的患者,特别是那些术后效果不尽如人意的患者。正是他们的术后数据促成了Nomogram的优化,从而为后续患者带来了更加精准的手术设计和更理想的视觉效果。

在此基础上,蔡司公司推出了VisuLyze软件,又叫做全飞秒4.0。这是一款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工具,专注于通过回顾性分析进一步优化Nomogram。VisuLyze能够收集患者术前、术后和随访数据,并通过分析这些数据,为未来手术提供更加精准的个性化设计。通过这一过程,它不仅能够优化验光设备之间的差异,还能校正验光师的操作习惯、手术设备特性以及医生的个体差异。

VisuLyze 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是一种动态优化机制。医生可以将患者术前的数据输入系统,结合以往患者的手术数据,生成个性化的矫正参数。术后,患者的复查数据也会被输入系统,进一步改进Nomogram。这种“回归再回归”的方式,确保每一次手术设计都基于最新数据,且更加精准。特别是当术后出现散光轴位的微小偏差时,VisuLyze能够通过统计分析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Nomogram和VisuLyze 的工作完全发生在手术室外。它们不是手术设备、而是“手术前—手术后”的辅助软件与手术室内的硬件设备和手术操作无直接关系。例如,Nomogram主要基于医生的经验,通过手术数据总结优化,而VisuLyze则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对Nomogram进行了进一步的科学化和系统化改进。

以全飞秒激光手术为例,蔡司从3.0版本升级到4.0版本,VisuLyze软件的引入是其中的重要改进。4.0版本不仅引入了更强大的人工智能算法,还特别注重术后数据的回顾性分析,通过这些数据进一步优化个性化手术设计。这种优化机制的核心在于,通过收集患者三个月随访结果,分析术前和术后矫正效果的差异,从而更科学地调整激光参数。例如,如果某患者术后散光轴位出现轻微偏差,VisuLyze会根据多次随访结果提出更精确的调整建议。

通过VisuLyze,医生可以生成屈光九图、散光极坐标图等可视化工具,直观展示手术的有效性、安全性、可预测性和稳定性。屈光九图可以显示球镜矫正和散光矫正的分布情况,帮助医生快速发现问题并优化手术设计。这种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使得屈光手术从“经验艺术”迈向了“科学艺术”。

Nomogram和VisuLyze 的结合,让屈光手术进入了更加精准的时代。Nomogram 是第一层优化,通过医生经验总结调整手术参数,而VisuLyze 是第二层优化,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将个性化设计推向新高度。这种优化机制既帮助医生解决手术中的差异问题,也为患者提供了更清晰、稳定的术后视觉效果。

Nomogram和VisuLyze 的核心任务是基于以往手术患者的效果数据,优化后续患者手术效果的方案设计。它们通过不断的数据分析和反馈调整,不仅让医生的工作更高效,也让患者享受到更高水平的视觉矫正服务。无论是3.0版本还是升级后的4.0版本,VisuLyze都在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为屈光手术提供更加科学、精准的支持。这种动态优化的过程,不仅是现代屈光手术的未来,也是在手术室之外确保精准矫正的软件工具、关键力量。

陈晓勇主任
屈光手术专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