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很多同学刚进入初一,对新的环境、新的课程、新的老师和小伙伴们都充满了好奇,在适应的过程中,如何能够做好学习规划,赢得一个漂亮的开头彩呢?
这份新初一学习规划与方法,希望能为各位学生及家长们提供帮助。
变化1:科目增多,难度加大
建议:着手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预习、听课、课后复习等,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学会合理分配时间,有助于更好地适应初中的学习。
变化2:更加注重对知识的理解
建议:适当转变学习方法,遇到自己不清楚,弄不明白的问题,多思考、多总结,慢慢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此外,思维方式的转变以及学习方法的形成不是短时间就可以完成的,需要孩子不断地自我摸索和总结。必要时可以求助一些学长和学姐,多听听他们的建议。
变化3:由“要我学”到“我要学”
进入初中以后,随着学习科目和学习内容的增多,老师对学生的要求也在发生变化,老师不再盯着学生学习、写作业,更多的则要求学生自己掌握时间,学会自学,原本可能通过短时间就能实现的学习任务和目标,到了初中之后则要求学生有一个“长安排”的计划才能实现。
建议:家长要学会放手,让孩子自己安排学习和生活,制订学习计划、学习任务,并自我检验学习效果,慢慢养成主动学习,提前规划的好习惯。
变化4:学习成绩波动可能会比较大。
建议:初中是个全新的开始,优秀都是以前的事。只有踏实投入新的学习,新的生活,才有可能取得更好的成绩。进入初中后要摆正心态,树立正确的成绩观,不要因为一次成绩如意而得意,更不要因为一次成绩落后而萎靡不振,用心学好每一天才是最重要的。
01抓好预习环节
预习不是简单提前看看书而已,预习是为了让同学们在听课的时候有目的性。
所以要坚持每天预习第二天的学习内容,找出自己认为是重点、难点的地方,遇到疑难问题,力求自己独立思考、解决,对于无法弄懂的地方,画上记号提醒自己上课时注意听讲。
预习时的思考是最重要的环节,如果预习不思考,等于没有预习。预习时要把精力投入到对知识的理解与思考上。切忌走马观看似的预习,这样达不到应有效果。
02保证听课质量
听课是学生接受教师指导、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因此怎么听就很关键:要听每节课的学习要求、知识引入及知识形成过程、听懂重点、难点剖析(尤其是预习中的疑点)、听好课后小结等。
重点是要听例题解法的思路,抓住重点、难点,以获取最佳的学习效果。
光听课却不思考是没法消化知识的,“听”是“思”的基础,“思”是“听”的深化,会思考才会学习,因此课堂上一边听老师讲一边去思考,善于大胆提出疑问,多问几个为什么,由听和观察去联想、猜想、归纳。
03做好课堂笔记
不要看老师在黑板上写什么就去抄什么,这只是“记”,并不能代替“听”和“思”。
正确的记笔记方法是:
(1)服从听讲,掌握记录时机;
(2)简练明白,提纲挈领;
(3)记要点,记难点,记疑问,记解题思路和方法;
(4)记小结,记课后思考题。
04先复习再写作业
很多同学下课或放学第一件事就是写作业,忽视了必要的巩固、记忆、复习,于是变成了为交作业而写作业,致使作业的效果大打折扣。
正确的写作业方式应是:学生每天先阅读教材,结合笔记记录的重点、难点,回顾课堂讲授的知识、方法,同时记忆公式、定理,然后独立完成作业,解题后再反思。
复习还应注重阶段性总结,明确主要知识、重要方法、重难点,做到“每天有复习,每周有小结,每章有总结",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复习体系。
01了解学校的各项制度
及早了解学校的相关制度,尽可能的为孩子的初中学习创造良好条件。
尤其是中学具有非常好的高中部,家长是为了让孩子将来能进入高中部,才进入该校的初中部的,家长更要及早的了解学校有关直升高中部的规定。
02与班主任+任课老师做好沟通
这一点是很多家长能够做到的。小学生家长一般只会与班主任老师打交道,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但到了初中,除了班主任外,与各个主要科目的任课老师交流更重要,他们更了解孩子在该科目上的情况。
中考是一个综合性选拔考试,能够及时与老师沟通,避免孩子过度偏科,这是很重要的。
另外,与老师交流的内容除了学习成绩外,还应该注重孩子心态的变化。
初中是一个敏感时期,孩子们有很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好的东西会影响他,坏的东西也会影响他。洞察孩子的心态变化,及时与老师沟通解决问题,帮助孩子保持稳定的学习心态。
03适时改变对孩子的教育方式
孩子进入初中,学习方法要变,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也要改变,一味的呵护或训斥都不是好的方式。
孩子在初中以后,父母教育子女需要讲出道理,举出事例。小学时父母可能会采用直接的棍棒或糖衣教育,但到了初中,孩子对间接教育更容易接受。
04了解中考形势,帮助设立目标
中考形势每年都有变化,每个高中当年的高考成绩也不同。孩子在初一不可能考虑到这些事,但家长却要了解这些,帮助孩子及早确立目标,为孩子指引一个努力的方向,增加孩子学习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