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暑期,一所名为“山河大学”的虚拟高校在互联网“拔地而起”,颇受关注。
据相关报道,“山河大学”源于网友的玩笑——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四个省份的343万考生,每人出1000元,总共是三十多亿,就可以打造出一所四省交界的综合性大学,面向“山河四省”招生。
想法虽天马行空,但在热心网友的“整活儿”下,“山河大学”从虚拟的官网、校训、校徽、院系、招生简章,再到录取通知书等一应俱全。更有网友评论道,“上午看到了想法,中午看到了方案,下午看到了校徽,晚上看到了宿舍,第二天看到了四门。这哪里是什么效率,这是山河四省学子们十几年的梦想,是他们想要努力有个回报啊,是他们给自己造的般若浮生。”
显而易见,这所现实中并不存在的“山河大学”,折射的正是同处人口大省、高考大户的山河四省学子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强烈渴求。
关于“山河大学”的想象虽然是个梗,但也承载着许多人最真实的渴望。
与此同时,“山河大学”的爆火,也受到了教育部的关注。
2023年7月6日上午,国新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在回答有关“山河大学”的问题时,教育部副部长吴岩表示,教育部也关注到了关于“山河大学”的问题,面对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新阶段的新形势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挑战、新问题,教育部将围绕增强国家的竞争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断优化高等教育资源的布局结构,支持中西部地区,特别是人口大省,扩大高等教育资源的规模,优化类型结构和区域结构。
那么“山河大学”,真的要来了吗?
黄河大学要来了
前些年,恢复和重建黄河大学一直是一个较为热点的话题,因为河南省人口众多,但高校资源却并没有匹配到人口密度,不少人提出恢复黄河大学。
而就在前几天,据河南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网上申报系统的项目办理结果公示显示,黄河大学(筹)项目一期工程,由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经济发展局(统计局)审批,已备案。
复建黄河大学,可谓是河南千万民众的多年的期盼。这不仅是因为黄河大学曾在郑州孕育,更是因为它曾是河南高等教育史上的一座璀璨明珠,代表河南高等教育的“高光时刻”。
据了解,黄河大学是中国第一所中外联办综合性高等学府,于1985年5月在河南省郑州市正式成立。学校首任校长由两院院士、两弹功勋科学家秦元勋担任。
据大河报报道,黄河大学在创办期间实施了诸多新潮举措,可以说是走在了时代的前列。例如实行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学分制、全英语教学、招生直接研究生起步等。
但由于种种原因,黄河大学在1991年整体并入郑州大学,从此成为历史。
而在过去几年中,常有关于重建或恢复黄河大学的提议和讨论。在2020年,有网友通过人民网领导留言板提出了在河南省重建“黄河大学”的建议,网友建议,根据目前国家战略,河南省可恢复重建“黄河大学”,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库、智力支撑,为河南省和黄河流域培养高端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河南省教育厅答复称:目前,我省积极谋划黄河流域教育高质量发展,力求利用和整合我省相关资源建设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相关的本科高等学校。我们将充分考虑您的建议,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本科高校由教育部审批。我们将按照法律法规和教育部审批本科高校的政策、要求等,积极创造条件,在符合国家政策的前提下申请设立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高校。
与去年暑期爆火网络的山河大学相同,人们期盼筹建黄河大学,反映了人口大省、高考大户河南在高等教育资源上面临的困境:缺大学,尤其缺好大学。
“拼命”建大学
同为“山河四省”中的一员,河南、山东因优质教育资源稀缺一向广受关注。与去年暑假网友们虚构“山河大学”相似,网友们期盼河南筹建黄河大学,希望山东泰山学院升格为泰山大学,背后都是“好大学”太少的伤痛。
河南正在“拼命”建大学。据统计,从2015年到2024年,河南省共新增45所高校,成为近10年新增高校数量最多的地区。
公开信息显示,近十年河南全省教育经费投入由2012年的1466亿元增长到2775亿元,其中,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由2012年的1106亿元,增长到1927亿元,十年间均增长了近90%。
伴随大量的资金投入,河南“用非常之力,下非常之功”,各级各类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着力打造“双航母”、培育“第二梯队”,以“双一流”建设及创建引领带动高校发展,努力让高等教育在中原大地起高峰。
实际上,不管是“山河大学”还是“黄河大学”,都是教育资源不平等的一种体现,人口众多的省份,优质高校资源却完全不匹配,对于这几省的同学来讲,何尝不是一种不公平呢?可能只有教育资源向中西部倾斜,才能改变这种现状吧。
关于黄河大学,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