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郡新会,因盛产蒲葵而别称葵乡。新会,是广东地区最早成立党组织的县之一。1924年11月,中共新会支部正式建立,揭开了新会革命斗争的崭新一页,成为了新会近代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百年星火,生生不息。从最初1个党支部6名党员的“星星之火”,到如今2504个基层党组织46751名党员的“星火燎原”,新会党组织是领导新会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坚强核心力量,见证了百年历史沧桑巨变,书写了葵乡发展壮丽篇章。
第一篇章 革命星火 点燃葵乡
一叶红船扬帆起航,革命星火点燃葵乡。1921年夏,党的一大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闭幕,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居于南海一隅,早已接触海外先进思想的新会,“红色火种”迅速被点燃。彼时,新会先进青年陈日光等在会城设书社、办刊物,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发展工人运动,号召无产者联合起来,向军阀、帝国主义、资本主义斗争。工人运动的兴起,为新会党组织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新会党组织的建立成为了历史必然。
1924年春,中共广州地委派刘尔崧、阮啸仙前来新会发展党员,筹建党组织。新会青年团员陈日光、李冠南、李绍勤等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党组织在五邑地区发展的第一批中共党员。1924年11月,中共新会支部正式宣告成立,隶属中共广东区委,支部书记由陈日光担任,共有党员6名,机关设在会城。中共新会支部是广东地区第一批成立的县区党组织之一。中共新会支部的建立,是新会人民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件,是新会近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为新会的革命事业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新会人民团结一致,积极投身革命实践,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英勇斗争。
“至于我个人,现在生世,虽然有如海上浮萍,随处飘零。但我精神非常爽快,良心非常安慰,意志非常满足,身体非常舒利……因为我个人人生观已确定,自决心为‘世界真理’‘人类幸福’而奋斗。”这是新会区档案馆里一封书信的内容,是新会第一批中共党员、五邑农民运动先驱、时任中山县委书记李冠南在1930年11月寄给他妹妹的家书。信中,李冠南表白了自己作为共产党员的革命人生观,浩然正气跃然于纸上。
祖籍沙堆镇马趸村的李冠南,在1902年出生于一个旅加拿大爱国华侨家庭。年少返乡的李冠南,面对山河破碎、内忧外患、民不聊生的中国,他用功学习、心忧天下、立志报国,开始探索救国救民之路。1924年,李冠南到广州参加第一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后回到新会,引导农民起来参加革命斗争,领导农民运动,指挥农民武装。在他的号召和领导下,新会广大农民群众纷纷响应,广泛成立区、乡农协会,会员发展迅速,新会农民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加快了新会农民群众的觉醒。
正如新会农民运动的开展,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中共新会支部成立之初便肩负着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重任,有序指导和推动新会工农运动、学生运动和和妇女运动开展,通过罢工、示威游行、武装斗争等多种形式,与反动势力进行殊死搏斗,极大地激发了新会人民的革命热情,为新会的革命事业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新会党组织也不断发展壮大。至1927年初,新会党员发展到70多人,建立了2个支部22个小组。为加强对新会党组织的领导,根据中共广东区委决定,1927年1月成立中共新会县委,书记叶季壮,机关设在江门。
中共新会组织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历经大革命、土地革命、全民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各时期的浴血奋战,于1949年10月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新会全境,胜利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任务。从此,新会历史进入了一个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新时代。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新会人民踏上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征途。
第二篇章 国家建设 葵乡助力
新中国成立后,新会县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组织和动员广大干部群众投身于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之中,实施国家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迎来了新中国成立后新会的第一个发展黄金期。
“稻田变粮仓,河流变鱼塘,荒山变果园,农村变花园。”1954年6月20日,在新会县人民代表大会第一届第一次会议上,时任县委第二书记、县长党向民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发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四变”号召。
▲1959年庆祝国庆游行的“四变”队伍。(图源:新会区档案馆)
当时,新会县确定把发展经济的战略重点放在农业,实施“四变”无疑是精准之策。1954年下半年起,新会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实现“四变”这个宏伟目标,带领全县人民开始了改造新会山河大地伟大实践。
在稻田变谷仓方面,抓紧“四改、两多、两消灭”,将全县53万亩挣稿田和5万亩单造田全部改为翻耕和双造田,良种覆盖面达90%,共新建和修建大小水利工程9800宗。在河流变鱼塘方面,通过将不需要通航的河涌堵塞起来变成鱼塘,以及在部分需要通航的河流,安装活动闸门和渔网养鱼,1957年,已有16000亩河流改变为鱼塘,当年产鱼49.3吨。在荒山变果林方面,对原为5万亩面积荒山的圭峰山进行全面开发,种植果树、葵树,筑起玉湖,打造农、林、渔、牧全面发展区,1958年底,全县共造林育林种果68万亩,全县基本实现荒山增绿。在农村变花园方面,大力开展爱国卫生、美化植树和修路三项运动,会城建设了一个占地800亩的大公园,呈现出一派新气象。
“四变”建设期间,党向民身兼指挥员、先锋官、宣传员、战斗员等多重角色,他亲自抓选育良种,亲自搞水稻丰产试验田,亲自组织和参与圭峰山的开发建设,亲自带领林业干部到江会路搞美化植树示范路段,亲自总结推广了建立专业队和种子田选育良种、农地“立体生产”等经验,有效地促进了生产发展。
▲1963年6月5日,党向民(左四)等县领导到睦洲检查工作。(图源:新会区档案馆)
时任中共新会县委办公室汇报组、调研组工作人员叶发琼:“各级干部时任县委第二书记、县长党向民的带动下,坚持抓好农业生产。1950年,新会的水稻亩产平均330斤,1956年达到660斤。从农民平均收入来看,1950年是52元,1956年就达到93元,差不多增长了一倍。工业、教育、文化、城镇建设等方面也有很大的改变。”
经过全县上下的努力,1958年,新会工农业发展和城乡建设突飞猛进,“四变”初步实现。据统计,与1953年相比,1958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分别增长106%和31%;水稻平均亩产增长56.76%;上调给国家的粮食增加97.1%;农民人均纯收入有接近1倍的增长。1958年3月12日,新会农械厂试制成功全省第一台手扶拖拉机,同年10月又试制成功谷物干燥机,并在省农机展览会上展出。当时,新会成为全国绿化先进县、全省主要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被誉为“珠江口岸的一面红旗”,全国各地慕名来新会取经和参观考察的人络绎不绝。
“四变”口号提出后,经过短短几年的实践,不仅促进了全县工农业和城乡建设以及绿化工作等全面进步,而且使新会的广大干部群众,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受到了锻炼、积累了经验,为新会后来的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眼睛向下、面向生产、面向群众、就地取材、就地加工……1957年底,中共新会县第一届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1958年废物利用规划,并动员全县人民,人人动手,清理和利用废物。1958年,全县废旧物资回收总值341万元,比1957年增长5.8倍。可见,彼时的新会已建成了新型的社会主义商业。
由于新会成绩显著,1958年5月,党向民受邀参加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并以《县的商业工作要成为农业生产的后勤部》为题作了汇报发言,毛泽东主席听了后指示“广东新会县商业工作搞得好!可到那开一次现场会”。一个月后,全国财贸工作现场会议在新会召开。1958年6月19日,《人民日报》报道了新会农民周汉华培育出水稻优良品种的消息,引起周恩来总理的关注。1958年7月1日至7日,周总理亲临新会,深入调查研究和视察指导工作,到农村、工厂、学校、卫生院等多地了解情况,亲笔写下了“废物利用”等七幅题词,并命名“新会劳动大学”,号召全国向新会学习,还在新会人民会堂向2000多名干部群众作了一场3个多小时的报告。
▲周总理在周汉华试验田察看杂交水稻生长情况。
第三篇章 斗争精神 润泽葵乡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新会党组织带领群众在探索中前进、在曲折中发展,孕育出葵乡独特的斗争精神,形成在党的领导下战胜艰难险阻的“制胜法宝”。山洪变电流,荒滩变良田。在党的领导下,新会人战天斗地,以斗争精神唱响古兜围垦战歌,彰显新会在建设实践中历练出来的斗争精神底色。
古兜山坐落于新会西南面,水力资源极为丰富。为了缓解电力严重不足,推动工农业生产发展,1969年末,新会县决定开发古兜山水力资源,建设水电站。当时,古兜山几乎是一片原始森林,处处危峰陡峭,荒无人烟。面对复杂形势,新会人不迷航、不退缩,敢于斗争,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以大会战的姿态,拉开了“要让河水上山坡、要让山溪变成河”的历史序幕。
困难前所未有,险阻超乎想象。共产党员总是冲在第一线,专啃“硬骨头”,带领一批批工程建设者克服条件艰苦、工程难度大等困难,用斗争精神面对艰苦卓绝的工程,在道路不通、机械缺乏的情况下,搬石砖、扛水泥、住石洞、穿麻衣,战天斗地、办电炼人。时任古兜水电工程指挥部技术负责人黄关护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时任古兜水电工程指挥部技术负责人黄关护:“当时我们测量队拿了几十斤重的测量仪器,在古兜山上住了一个多月,把古兜山上10个水库和20个电站全部测量好。工程动工后,最高峰有近4万人集结古兜山,全在山上搭起茅棚开展工作,当时的场面真的很震撼!”
立下愚公移山志,敢教日月换新天。1969—1978年,古兜水电大会战先后有22万人次参与,共建成水库11座、电站17座,安装发电机组27台,实现了千尺高山、6级发电,大大缓解了当时工农业生产用电紧缺状况。1976年3月,全国小水电工作现场会议特意选址在广东召开,还组织250名与会代表到新会参观古兜水电工程建设。会后,全国也掀起了大办小水电的新高潮,吸引了17个国家共34名代表前来新会考察。
向海而兴的银湖湾滨海新区处处焕发着生机活力,是江门对接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战略的主战场。它前身,是曾被当地人称之为“鬼咒角”的荒滩围垦。1969年6月,新会县决定在此实施围垦工程,将沧海变良田,向荒滩要粮食。
潮浸滩涂,蛇行鼠走,重任在兹,谁与担当?新会县委从各镇抽调干部群众到围垦,“一挑一担”地向海要地,用最简陋的工具完成最难以想象的任务,依靠锄头、扁担、铁锤、滑泥板等传统工具,通过“人海战术”把海滩上的堤坝垒起来。
江门市银湖湾滨海新区老党员容扫他:“海堤是整个围垦工程的重要部分。实施围垦,刚开工的时候,我们站在海边,用手把泥一堆一堆地挖上来,一边挖泥,一边在外面抛石头,把浪挡住。工作一个多月才把那条堤坝筑好,筑好之后再慢慢加固……”
1969—1999年的围垦工程,在党的领导下,新会人以血肉之躯,坚持30年把沧海改造成6.4万亩良田,把当初的“鬼咒角”变成了“聚宝盆”。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古兜开山办电、崖南围海造田,是靠新会几十万干部群众一个锄头一铲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持不懈创造出来的,也形成了象征着“拼搏、创新、团结、奉献”的精神品质,是一代代新会人坚持斗争精神的生动诠释,更成为了新会开拓前进的精神财富和有力武器。
战歌嘹亮,征途如虹。古兜开山办电、崖南围海造田当中激荡的斗争精神,时至今日依然影响和感召着葵乡人民奋发进取。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从心底里愿意为葵乡发展付出心血,以善于破局的姿态和大胆创新的行动践行责任担当,是一代代新会人的坚持与传承。
第四篇章 改革实践 葵乡腾飞
今年9月,总投资约29亿元的广东省重点产业项目——恒申新材高性能聚酰胺差异化纤维智能制造项目在粤澳(江门)产业合作示范区破土动工。这是近三年江门市引进投资较大、规模较大的制造业项目之一,将为江门市新一轮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始创于1984年的广东恒申美达新材料股份公司,其前身正是新会县锦纶厂,成为了新会自改革开放以来工业腾飞发展的有力印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在党的领导下,新会工业发展经历了化蛹为蝶的华丽蜕变。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新会由农业为主转为“工业立市”,企业发展的活力被彻底激活。
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新会调整工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区乡工业,大力发展纺织工业和适销对路产品,把手工业的葵制品生产从县城转到农村,将耗能大、污染大的氮肥厂、磷肥厂停产,利用这批厂场和外资力量,引进国外的先进设备、技术,大搞“三来一补”。其中,新会县锦纶厂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利用新会氮肥厂建设起来的。
时任新会县锦纶厂锦纶项目筹建组副组长徐锡培:“要筹建这么大型且现代的项目,处于当时来看,我们还存在着很多技术盲点,国内也没有先例,所以我们只能边干边学,遇到问题,大家下班后集中起来开会研究解决。这种会议往往一开就开到第二天的凌晨5时。那段日子,每次离开会议室的时候,就会见到第一缕阳光,大家都称之为‘东方红会议’,可见当时新会县锦纶厂筹建工作的艰辛程度,1987年2月,项目建成投产,当年的销售额就超过了1亿多元,产品的质量达到了替代进口同类产品的水平。”
不到两年时间,新会县锦纶厂完成了全部工程建设,创造了高效建厂的奇迹。投产后,企业生产的产品很快就占领了市场,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1988年,主要产品锦纶6复丝、弹力丝被评为纺织工业部优质产品。1989年,锦纶6复丝获得国家优质产品银奖。国家纺织工业部把企业这种起点高、投产快、效益好的建厂实践,称为“新会锦纶模式”。
新会县锦纶厂的建设发展,折射出当时新会纺织业的辉煌成就。1983年,新会建成当时全国最大的涤纶长丝厂。1986年,县纤维母粒厂投产,填补了国内色母粒生产的空白。1987年,县锦纶厂全面投产,是当时国内首家引进锦纶6生产设备的厂家。至此,新会形成了涤纶、锦纶、丙纶的“三纶”鼎峙之势,也成为了当时全国有名的“纺织城”。
纺织业架起了新会改革开放后工业经济的“四梁八柱”,新会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工业强县。1992年,新会撤县设市,城市重点逐步向南发展,大力建设以化纤纺织、服务、机械、电子、电器、建材和食品工业为主导,外贸、商业和旅游业综合发展的现代化城市。1995年,新会在全国县(市)级经济综合实力排名曾达到第29位。这段时期,新会斩获“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单位”“全国水利建设先进县”“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等殊荣,成为广东第一个绿化达标县、全省第五个财政过亿元的县。
第五篇章 开拓新局 葵乡奋进
维达日用纸、双水型材箱角、中集集装箱、李锦记调味酱料、海螺水泥、华津钢铁、华冠钢铁……2000年前后,乘着发展临港经济的东风,新会多个产业集体发力,大批企业在葵乡崛起,崭露锋芒。2002年,新会撤市设区。此后十余年间,新会实施“工业强区”战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会干部群众发挥优势、开拓新局,借力中车广东、南洋船舶、航通等企业,船舶制造、轨道交通车辆等又引领新一轮发展。自此之后,新会逐渐拥有了中国不锈钢制品生产基地、中国船舶拆解基地、中国食品工业生产基地等10个国家级产业基地,银洲湖纸业基地成为国家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特别是2018年开始建设三大万亩园区,为新会当前实体经济发展、制造业当家打下了坚实基础。
背靠珠三角腹地、扼银洲湖出海口之咽喉的古井镇,多年来大力发展临港经济,曾经凭造船、拆船和建材三个主要产业成为新会镇级经济样板。而就是在这个传统产业盛行的乡镇,一座现代化高端产业园区的崛起,彻底改写了产业格局。
走进位于古井镇的珠西新材料集聚区,可见宽敞笔直的柏油路四通八达,一座座现代化标准厂房拔地而起。珠西新材料集聚区规划面积9421亩,致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一流管理和服务水平的化工园区。目前,已引进落户天赐、芳源、杰成等新能源电池企业以及巴德富、苏博特、东洋油墨等新材料企业,并逐步建成投产运营。如今,古井镇依托珠西新材料集聚区这一“发展引擎”,实现了从“造船业重镇”向“多元产业发展体”的华丽转变。
古井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振量:“随着珠西新材料集聚区的落地和建设、投产,古井镇‘一袋水泥、两条船’的传统产业结构格局被打破,高附加值、高产值的新材料产业企业相继落户并形成集聚效应。基于珠西新材料集聚区释放出的强大的‘磁吸效应’,古井镇成功吸引了多个超10亿元的项目落户,形成了新能源材料、海工装备、金属制品三大主导产业。”
珠西新材料集聚区落户以来,古井镇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保持迅猛的增长势头,增速均位居新会前列,2020年以来连续四年上榜“全国千强镇”,近5年实现全镇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超200%。
一个个工业项目的落地,一个个经济指标的跃升,是新会筑巢引凤,依托产业园区建设激发腾飞动力的结果。从2004年设立双水纸业基地起,新会致力打造高质量产业园区,广东轨道交通产业园、崖门新财富环保产业园、珠西新材料集聚区、新会智造产业园、粤澳(江门)产业合作示范区等应运而生,进一步整合了产业资源,构建起工业发展生态圈,展示出新会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决心和勇气。
如今,新会正加快建设全市布局面积最大的大型产业集聚区,是江门新一轮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立足高标准建设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新会片区),新会加快融入四个一体化发展区建设进程,以北部新会智造产业园、中部深江科技新城、南部银湖湾滨海新区为战略支点,全力打造三大“万亩千亿”产业园区,筑牢千亿GDP强区产业承载大平台。2023年,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新会片区)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265.22亿元。
第六篇章 攀高向强 葵乡跃升
百舸争流,千帆竞发,在高质量发展时代浪潮中,新会奋楫争先。
勇担首善之责,建设首善之区。新会已跃居全国高质量发展百强区第40位,连续12年争先进位,实现了综合竞争力、产业集聚力、区域辐射力、发展影响力的大幅跃升。2022年以来,新会经济总量始终位居全市第一。2023年,新会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1011.25亿元,成为江门市首个千亿GDP强区。这是一件足以载入新会乃至江门经济发展史的大事。1000亿,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代表的是综合实力,反映的是产业能级,印证的是葵乡发展。新会跃上千亿GDP新台阶,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这得益于历届党委政府打下的坚实基础,凝聚了新会广大干部群众的辛勤汗水,这是属于全体新会人民的历史性成就。
从“千年古郡”到“千亿强区”,新会在新时代党建引领赋能下焕发新活力,在百舸争流中勇立潮头。特别是区委十四次党代会以来,全区上下坚决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市委“1+6+3”工作安排,凝聚共识建设“一园三中心”,加快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欣欣向荣的新会,高质量发展热气升腾,捷报频传、喜讯连连: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内优外联,湾区枢纽门户能级持续跃升,加速融入“轨道上的大湾区”;抢抓深中通道、港珠澳大桥通车黄金机遇,热情拥抱“大桥经济”,全面对接深圳,更高质量的产业、资金、人才、市场等要素加速集聚;江门双碳实验室奋力创建省级实验室,现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首家“双碳”领域联合实验室;中创新航等百亿投资项目接连落户,高标准建设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新会片区),全力打造三大“万亩千亿”产业园区;银湖湾滨海新区与珠西枢纽新城南北呼应,“两新城”能级量级不断加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走深走实,推动区镇经济一体化……
在党的领导下,新会一份份优秀的成绩单铺张开来,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精彩答卷,涌动着高质量发展的澎湃热潮。
葵乡大地,历来是一片拥有无穷的创造活力和发展激情的土地。攀高向强,背后是新会在党建引领下坚持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不断筑牢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以新会党组织百年风云为“乐章”,新会站在千亿新起点上奏时代奋进“旋律”,坚定信心、铆足干劲、破浪前行,锚定新目标再出发,为江门扛起首善大梁,努力打造“强区强镇富民兴村”的高质量发展新会标杆。
第七篇章 百年星火 照亮葵乡
百年前,新会是广东地区最早成立党组织的县之一。百年后,新会已跃居全国高质量发展百强区第40位,成为江门市首个千亿GDP强区,也是其“首善之区”“高质量发展标杆”。
百年星火,生生不息。百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新会人民不懈奋斗,葵乡大地的“红色火种”接续传递。新会党组织由最初的1个党支部、6名党员发展到如今的2504个基层党组织、46751名党员,成为领导新会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坚强核心力量。
铭记百年光辉历史,赓续党的精神血脉。新会党组织走过百年风雨征程,有信仰和意志,有目标和方向,有勇气和力量,有我们“从哪里来”的精神密码,有我们“走向何方”的精神路标,有属于新会的精神血脉。
新会区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李红卫:“新会在党建引领下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形成了团结拼搏、敢为人先、求实创新的精神特质。这种精神传承,体现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上,体现在新会人民对党的坚决拥护和深切热爱之中,体现在听党话、跟党走的实际行动之中。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新会人民同心同德,群策群力,振奋精神,艰苦创业,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一个又一个胜利。”
启程时的风雨飘摇,征程中的艰难困苦,化为千亿GDP强区的繁华辉煌。在党的领导下,新会的每一步前进,都值得被回顾,值得被纪念。旧的脚印没有消失,新的脚印更加鲜明。新会党组织的百年征程犹如源头活水,润泽着葵乡,终将在奋力奔跑和接续奋斗中结出更多高质量发展硕果。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在新的赶考路上,新会将始终高擎党旗,赓续党的精神血脉,守正创新、真抓实干,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调动一切有利因素,撸起袖子加油干、迈开步子大胆闯,全力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各项工作在全市乃至全省、全国走在前列、争当示范,为打造“强区强镇富民兴村”的高质量发展标杆、勇当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侨都的排头兵,助力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运营丨新会区融媒体中心新媒部
记者丨林燕芬、黄家强
编辑丨黄纪茵、黄惠卿
责任编辑丨陈长灿、林翠敏
来源丨新会电视台《新会新闻》
公众号如需转载“相约新会”原创内容,请后台联系授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