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版“中国+1”战略深化中泰纽带

文摘   财经   2024-05-14 17:00   中国香港  

经济学人智库对于中泰两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持乐观态度。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正推动泰国汽车产业发展,助力其成为东南亚规模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和出口基地之一。


推动中泰关系发展的其他传统因素同时也在加强。泰国对中国的农产品出口正快速增长;同时,在泰国的中资企业正通过泰国对外出口光伏产品。泰国的旅游业可能将在2025年恢复至新冠疫情之前的水平。


然而基于两国的政治因素,我们预计中国只会给泰国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提供适度支持。泰国政策连续性差、条款苛刻以及缺乏商业效益的预期均为掣肘双边合作的主要障碍。


影响双边关系的潜在风险正逐渐浮出水面。泰国对中国投资者的吸引力可能会减弱,主要由于政局动荡、政府缺乏效率、人才短缺、竞争对手的崛起以及区域外的地缘政治紧张态势。

本文节选自经济学人智库Viewpoint



中国作为泰国的最大贸易伙伴及外来投资国,其对泰国市场的重视将与日俱增 。电动汽车行业是这一趋势的主要推动力。

  电动汽车:一盘席卷整个亚洲的棋局

泰国是全球第十大汽车制造国,同时也是东盟(ASEAN)中最大的汽车制造国,且预计在中期内仍将保持其领先地位。作为东南亚汽车生产和出口基地,泰国希望在全球向电动汽车转型的浪潮中保持其优势。但泰国的领头羊地位并非安全无虞,其他东盟国家(如印尼)亦在试图挑战泰国的地位。此外,泰国的汽车市场主要被日本品牌所占领,而日本车企在电动汽车研发方面进程缓慢。


泰国电动汽车的产业发展受多重因素推动。俄乌战争以及随之而来的能源市场动荡,促使泰国更加迫切希望降低对进口燃油的依赖。此外,空气质量问题已经引发包括首都曼谷在内的各大城市的广泛关注。对此,现任总理赛塔·他威信已承诺要着力解决这一问题。


凭借强大的供应链与成本优势,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正推动泰国汽车行业的转型升级,并寄望将其打造成东南亚地区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之一。为刺激电动汽车的生产与销售,自 2022 年起,泰国政府已出台多项产业政策和激励举措,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当属 EV3.0(2022-2023 年)和 EV3.5(2024-2027 年)计划,藉此刺激电动汽车购买需求并推动本土化生产。面对国内产能过剩与价格竞争压力,中国电动汽车企业迅速布局泰国市场,并已在此地稳扎根基。根据日本汽车制造商丰田公司与泰国汽车观察机构 Autolife Thailand 的数据,泰国的电动汽车销量(以中国品牌为主)从 2022 年的 9,723 辆飙升至 2023 年的 76,314 辆,占所有汽车(包括乘用车和商用车)总销量的 10%。纵观全局,中国车企在泰国汽车市场的整体份额已从 2022 年的 5% 上升至 2023 年的 11%,而日系车企的份额则由 86%下滑至 78%。



为降低政治和市场风险,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及其上游供应商正携手泰国本土企业在当地设立生产设施。目前,已有逾 10 家中国电动汽车产业链企业已经或者正筹备在泰国建厂。这些企业的选址主要集中在罗勇府和东部经济走廊地带,大多数会利用日本车企在过去数十年间建立的成熟供应链及零售网络。具有华裔背景的Phornprapha家族此前通过成立暹罗汽车集团实现了日产汽车的泰国本土生产,现在他们为比亚迪(中国和全球产量最大的电动汽车制造商)设立了专属分销渠道。与此同时,泰国国有企业、油气巨头 PTT 亦携手中国电池制造商国轩高科及台资芯片制造商富士康,三方联手组建合资企业,并通过与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合众汽车签订的许可协议打造一条生产哪吒汽车的供应链。


在2024-2028年的预测期内,中国车企有望通过其在泰国成立的合资公司向国外出口汽车。短期内,虽然中国产电动汽车在泰国本土汽车市场上有望保持一定的竞争力,但随着竞争的白热化以及政府补贴的缩减,这种爆炸式的增长将难以维系,并逐步回归正常水平。因此,中国车企在泰国建立的产能将被重新部署至出口业务。现阶段,相较于中国出口的电动汽车,泰国产汽车不会受到东盟和西方国家的贸易限制。


  增长动能能否保持?

泰国内外部的风险正日渐凸显。因政局动荡、政策连续性差以及人才短缺等问题,泰国对于中国投资者的吸引力可能会有所减弱。为重塑国家形象,泰国政府已表示有意解散在 2023 年大选中取得最多议席的反对党——前进党。此举很可能引发大规模抗议活动,并成为政坛与媒体关注的焦点。总体而言,不同政党与派系之间的利益博弈,加之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不力,导致了决策与政策执行的阻滞。这种状况造成了政策的不确定性以及频繁的往复调整(例如对高速铁路项目的影响)。此外,中国高科技企业还将持续面临在泰国缺乏技术熟练工人的难题。


东南亚和西方国家的保护主义情绪有升温之虞,因此中国企业在泰国生产的产品或将遭遇严格审查,尤其是被认为具有战略意义的产品,例如电动汽车和太阳能电池板。因担心泰国供应链只能用于当地市场,相较于出口潜力规模有限,中国在泰国的合资企业可能会放慢其商业步伐。


中国企业在泰国市场的竞争优势也并非绝对。与日本汽车制造商相比,中国车企在质量认知、与泰国本土汽车融合程度以及消费者对知名品牌的长期信任方面处于劣势。即使在中国国内市场,由于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后的后悔情绪也在上涨。此外,考虑到泰国的生产成本依然高于中国,一旦泰国收紧对本土化比例的要求,中国车企能否继续维持在泰国的价格优势犹未可知。


获取更多信息,欢迎点击“阅读原文”了解经济学人智库解决方案。

关于我们

经济学人智库是世界领先的经济预测和分析机构。77年来,我们帮助企业、政府和国际组织了解世界变化,在不断发展的全球格局中把握机遇并应对风险。经济学人智库可为您提供包括国别研究、金融风险和行业简报等服务,旗下中国研究部可在国别研究的基础上,提供细化到31个省和292个地级市的预测。


了解详情请联系:

askeconomistchina@economist.com


经济学人智库TheEIU
经济学人智库是全球领先的商业信息提供商,成立于1946年。70多年来,我们凭借国家分析、宏观经济研究、定制咨询服务和预测等为决策者提供所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