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称职的“孩子王”

文摘   2024-10-01 23:30   河北  


从来没想过,这辈子我还有机会和一群刚满六岁的娃娃们结缘,在我即将退休的这最后几年,当一次“孩子王”。


五十岁第一次教一年级,我认定是因为我和这帮孩子有缘。尽管延迟退休的政策前些日子实锤了,等我把这届孩子送到毕业,可能会延迟十八个月才能退休,我依然把这届孩子当作我职业生涯的“收官之作”,下定决心要对孩子负责,这是一位老教师对自己职业的尊重和敬畏。我要尽可能为它画一个完美的句号。


可是,我太高估了自己的“能力”!我自认为有足够厚重的知识储备,足以科学应对小学一年级的语文启蒙教学。可是,我完全想错了!开学整整一个月,我越来越感觉,我其实是一个多么不称职的“孩子王”。


一年级的课堂上,教学任务似乎并不是最重要的,因为一年级上册的内容,孩子们在幼儿园里几乎都学过。尽管孩子们在幼儿园里接受的知识教育并不专业,有时候甚至还会出现知识性错误(纠错费时费力,还不易出效果)。但大多数孩子对基础知识的听、说、读、写基本不用耗费太多时间和精力。


对于幼升小的孩子们而言,最重要的是课堂常规的培养!而我在这方面,无论是能力还是方法,在我以往的工作经验里,都是空白的!面对这些不懂“规则”的娃娃们,用“束手无策”来形容我的处境,是非常贴切的!


开学第一个月的课堂上,最大的特点就是“乱”,学生的“乱象”五花八门:随意乱动,随意和前后左右的同学乱说话,随意乱搞小动作,随意走神发呆……一块橡皮,一个转笔刀,一张卡片,甚至一个你想象不到的小东西都可以成为孩子们手里“倾心”的玩具。他们玩得很投入,课堂的概念在他们的小脑袋里,似乎还没有意识。


于是,教鞭棍时常敲得讲台桌“咚咚”作响,教室里依然乱糟糟的真的很令人头大!


每天走进学校,我需要好好调整一下即将崩溃的大脑,给自己打气解压;对照着课程表,安排每一节课的四十分钟内容细节。以前上课,我要思考的问题是如何让我的课更为精彩动人。讲到动情处,我能和学生同频,一起喜书中人物之喜,悲文中人物之悲。学生听得认真,这课堂于我而言便是一种享受,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地方。那时候,我的情绪和课堂内容是融为一体的,我可以“沉浸”在教学中,知识的传授便是“潜移默化”。


而在这群不懂“规则”为何物的娃娃们面前,我最大的感觉便是有力气使不上。对于年幼儿童的教学方法,我本来就是缺失的,仅靠一腔热情难以支撑。教师的“怒”和“威”在孩子们眼里“一文不值”。而一“石”可以激起千重“浪”,孩子们的好奇心总是会被瞬间不经意激活,于是,课堂上立刻就炸开了锅,我挥舞着教鞭棍,站在象征着教师权威的讲台上,竟也无计可施。!


我每天被这种无力感和挫败感包围。我时常反思自己的不足——除了自己面对低幼儿童教学方法不足外,多年养成的教师语言特点,也不适合低年级儿童的教育。教师正确的语言方式会在教育效果上产生很大的作用。对于中学或小学高年级的孩子而言,教师利用恰当的语言方式激发他们的自尊心、羞耻感,可以达到让其“自治”的目的。而对这些闹腾的小孩子,不但起不到教育和震慑的作用,反而适得其反。


我想,是因为小孩子大脑CPU对信息的接收和处理功能还不十分完全,同时又因为大脑内存容量有限,还不具备解读那些诸如反问句,双重否定句等句式的信息含义。所以,在一年级的教学上,我这个快满三十年教龄的“老”教师,时常感觉力不从心,有力使不上。


所以,我这个“孩子王”的确是不合格的。


慕荷花开
花,静静开放,无意争春,无心斗艳,却总有一抹春色属于它,总有一掬色彩最迷人。我手写我心,风景这边独好。愿荷的清香与鲜活给你繁杂的生活带去一缕清新和惬意。慕荷花开,静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