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者入职背景调查——雾里看花还是火眼金睛?

职场   职场   2024-07-24 15:59   广东  

Background Investigation——针对个人求职者的入职前背景调查,如果你涉足的是金融圈或类似法律/财务等较为敏感重要的职能岗位,那么这作为就职前的流程几乎是必须的。雇主会通过自己的人力资源部或者第三方专业的背景调查公司,又或者猎头来完成这道工序。


主页君多年的从业经历里,看到候选人九九八十一道关都过了,栽在这上面的并不鲜见。譬如博士并没有读下来,但是简历上写的是“Doctor Degree Holder";还有觉得多年前的两段经历显得跳槽太多,于是揉吧揉吧变成一段,试图把某不知名小企业的经历“融入”到某知名机构的;又或者是觉得上段工作的薪资太低,自己随口报数浮夸了30%以上的……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我自己见过的,包括有被三方背调公司查出来的,有在同业的HR或者企业那里上了“小黑本”的;也有一些,明明哪里都没有什么大出入,但是当你问候选人自己千挑万选好不容易找出来的一个证明人,TA还在电话里对你的问题“如果有机会,您还会愿意选择TA作为您的同事共事吗?”回答俩字——“呵呵”。


虽然也有侥幸逃脱的,但久走夜路必那啥,对吧?对于行业本身而言,你可以觉得大家都装腔作势假装正经,但以我的经验而言,越是位高权重薪水优厚的位置,盯着的人就越多——当你只是一个基层销售时,这点子小聪明人家睁只眼闭只眼作罢;等到你离各种看起来很美的头衔越来越近,过去的任何污点都可能被人放大,一个当年的小错误,没准重新翻出来就可以让对方否定你的整个人格——毕竟,大家都说,职位越往上走,当竞争者背景都大同小异时,就功夫在诗外了。这个时候,没人跟你说“瑕不掩瑜“了,因为你的软肋已经使得众人对你的定位从赞不绝口的”美玉“变成了顽石一块。


背景调查的执行者不同,结果的严谨程度和侧重方向也会有差别。

一般而言,第三方背调公司较为擅长对硬性背景的审查,包括:是否有犯罪记录;是否有诉讼记录和官司在身(不是说当过被告就不行,但这会提醒新雇主就官司涉及的事项做充分了解,并判断这是否会影响候选人的正常工作生活);教育背景的真实性(包括学历证学位证是否一应俱全,以及候选人提及的学校是否是西太平洋大学这类野鸡大学的翻版);每段工作经历的起止日期是否能够对应……


有的候选人会说:哎呀,我那个单位现在都解散了,任他是孙悟空般火眼金睛,去哪里找档案信息啊?你还别说,人家就是专业干这个活儿的,如果真心想查出来,恐怕途径和方法都不是你我可以猜度的。


曾经有候选人为了隐藏某小企业的经历,把这段几个月的时间"放进"了另外一家较知名机构。本来想着这家知名机构已经由于特殊原因解散,档案没准也灰飞烟灭,更何况他都找到了当年在该机构的证明人,并特别"嘱咐"了按照他自称的时间来应对背调公司的求证。

然而,仅仅相隔半个月,背调公司一封邮件就让其傻了眼。对方委婉但执着的要求他提供这段做了“艺术处理”的经历的其他相关材料,十分客气的又是电话又是邮件的问候他:“可以提供合同呀——合同没有可以提供工作证啊——或者提供银行流水啊——只要证明某某年到某某年,都是在他家领的工资就行……”

候选人被“折磨”的不行,这个时候才跟我说了真话。我俩商量来讨论去,觉得除了“坦白从宽”,也没有什么更好的选择了。


所以啊,朋友们,真别把豆包不当干粮,麻烦诸位都仔细的研究下,你们收到的offer里,有没有这么一句:“本录用通知仅在满足以下条件时生效:经核查,您的健康及个人信息与您简历中或面试时提供的信息相符;且您按照公司要求提供的入职资料全部真实有效,并且在加入公司前无违纪违法,经济纠纷等问题。”这句话可轻可重,裁量权全在对方手中,咱们可要仔细掂量一下份量呢。


而对于企业和HR自己所做的背景调查,则更侧重于了解该人的软性口碑,主观成分更多一些。除了核对各项客观信息以外, HR和用人部门主管,经常会通过各种人脉圈想要探听候选人的各类消息,比如:

头衔含金量——候选人言之凿凿自己是“部门副总“且”主持工作“,那么TA所在部门究竟有无正牌老总,副总是仅此一位,还是大家排排坐分果果;

实际工作业绩——候选人说自己在部门业绩第一遥遥领先,却原来他们部门除了他只剩下俩刚入职的实习生;

真正的离职原因——候选人说他是“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结果是试用期考核不达标迟迟不能转正被干掉……

 

到这里了,按照惯例还是得老套的说个故事。曾经,有一位候选人,在连续一个星期几乎每天晚上10点和我进行一次让双方都苦不堪言的讨价还价之后,接了offer,然后历经了接近两个月的离职,这中间各种拖延入职日期,我只能软磨硬泡,强烈要求其给新东家写了一封保证到岗的邮件。

入职前一天,她一如既往的电话过来,声音婉转动听——“某某啊,我明天就能去新单位报到啦!“

我在电话这端长舒了一口气——“啊呀,太好了……“

还没等我这口气缓过来,只听得那边言笑晏晏——“可是哦……我有一件事情要告诉你呢……我的未婚夫要去外地工作,我在犹豫要不要跟他一起走……“

!!!此处不用三个感叹号,我简直都不能控制体内的洪荒之力了!

个么既然你都打算“为爱走天涯”了,当时何苦要继续谈一个本地的工作机会?


现在回想起来,我挺后悔自己当时错过了义正言辞挂电话的机会,还强作镇定的和她分析留在本地和贸然去往外地的决定孰优孰劣。各位看官到这里想必也看出来了,其实人家是存心逗我和新东家玩儿呢,否则这之前我们每天煲电话粥谈论offer的时候,可没人提及这个fiancé的存在啊!


也确实,入职后没满两星期,HR就很不开心的告知我她毫无缘由的要求离职。

后来嘛,世事兜兜转转。据不靠谱的路边社透露,她的未婚夫还在本地工作,反而是她自己一人只身奔赴外地。又过了一段日子,曾经又有我所在地的HR收到过此人的简历。不过圈子太小,按照六度空间理论,恰好人家听说了这段蜻蜓点水的某某机构两周游,思来想去,觉得也不太能掌控或者明白小姑娘的思路,就搁置了。再之后,听说她又离开了这个岗位……


说了这么多陈年旧事,其实应对背景调查,归结为简单的两点即可:

第一:请爱惜你的羽毛。

当你想到未来还有背景调查在某个诱人offer的后面等着你时,大学期间是不是努把力争取不要挂科?工作上一不顺心想要递辞职信的时候,是不是要想下每一份经历都会是简历上抹不掉的一笔,匆匆走人是否不太好看?夸张薪酬的时候别忘了现在单位的收入证明HR都不敢相信,看到银行流水单才能增加真实性。

当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果真的有瑕疵,何妨坦诚一点正视不足,避免简历上的隐瞒变成面试时的“顾左右而言他”,到最后小毛病在雇主心中放大演变成大缺陷。能力背景尚能后天弥补,唯有对一个人诚信的信任感,是建立起来时耗费了多少时日,想要摧毁却只需一句话的瞬间。如果不想未来他人在背后对你的评价都是“简历造假者”,进而质疑你说过的每句话——慎重点,没错。


第二:为人留余地,日后好相见。

做猎头的时候,有过offer谈到一半就杳无音讯,一个收尾短信都不舍得回的候选人,过了两年又巴巴的问你:最近有什么机会吗?

做HR的时候,也见识过一起共事时温柔亲切,要离职了破口大骂的场景,结果假以时日大家又尴尬的在同一家公司不小心遇见……

种种人情冷暖,仿佛TA们以后乘坐火箭去往另一个遥远星球,从此和之前的人脉圈断了联系一般……然而星际旅行也有结束的那天,根据墨菲定律,不想相见的人和人,总还是会重逢的。

所以啊,咱们还是多拿出一点同理心给别人,即使在心生愤懑时,想想除了给全公司发送公开邮件,或者众人面前彼此撕破脸之外,还有没有别的解决方式?

 

诚然,不是所有信息都会被雇主听说,毕竟背景调查也需要付出一定的人力和时间成本。但说老实话,如果你正在争取的岗位,对方从头到尾完全没有一点要做背调的意思,甚至连上家单位的收入证明都顾不上看的话,我这种风险厌恶者+强迫症,心里还真为你感到一点隐隐的惴惴不安呢。从好的方面看,可能是新雇主正在大肆扩张,招聘压力大,顾不上在你身上细细花功夫讲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个决定是否也太轻率了些——他们既然不给你做背调,你是不是还得反过来对新东家做个背景调查呢?



CareerChoice职业发展咨询
CareerChoice专攻泛金融方向的个人职业发展咨询及课程。涵盖领域:金融行业(前中后台);泛商科圈(如互联网或上市公司)投资/战略/财务/法律/政府事务/人力等岗位。定期发布:以上领域原创文章、行业私人特邀约稿、精选真实招聘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