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没喝过星巴克了?是的。就是那个“高端、上档次”的传奇咖啡品牌,星巴克。这段时间,关于星巴克的消息不少。比如11月下旬,有市场消息称:星巴克正在研究中国业务的各种选择,包括出售股权。换句话说,星巴克的中国业务,不排除“卖身”的可能性。佐证这一点的,是星巴克并不太如人意的业绩:第四季度,星巴克的全球同店销售额下降了7%,北美和美国同店销售额下降了6%,国际同店商店销售额下降了9%,其中中国同店销售额下降了14%,跌的最惨。而有意思的是,第四季度星巴克还新增了290家门店。截至2024年财年结束,星巴克中国全国门店总数,达到了7596家。门店总数增多,但总销售额反而下降了。这,似乎说明:星巴克的单店经营能力,有所下降。或者换句话说,来喝星巴克的人,变少了。可能会有人说:喝星巴克的人变少,不奇怪。动辄三四十一杯的价格,不上不下。往上谈品质谈情怀,还有更多小众的咖啡馆。往下呢?广大人民群众,又都去喝十几块的瑞幸库迪幸运咖了。所以,星巴克要是还是死扛着不降价,怕是再也卷不出头来了。这样说,也有一定道理。但这道理,星巴克这么大一个公司,自己不知道吗?大概是知道的。那么,问题就来了。星巴克,为什么不愿意降价?是它抹不开面子吗?是它想要端着吗?可能,事实并非如此。为什么这么说?首先,我要说明一个逻辑:开一家传统的咖啡店,从商业本质上来说,并不是一个好生意。线下门店,租金是大头。想要赚钱,就得想办法解决一个问题:坪效>租金。什么是坪效?假如,你现在是一家饭店的老板。坪效,就等于你经营这家饭店的总收入÷饭店的总面积。就是:饭店每平方米创造的营业额。坪效越高,你这个店赚钱的效率就越高。一家门店需要盈利,就要做到让它每平方米的坪效>租金。那为什么说咖啡店不是一个好生意呢?你想啊。人们都在什么时候喝咖啡?早上上班要迟到了,点杯咖啡带走。约人在咖啡店聊事,点杯咖啡坐一下午。周末加班不想在家,就点杯咖啡,在咖啡店工作一下午。一杯咖啡几十块钱,两个人加起来,也很难过百,但你却可以在这里呆一下午。咖啡店赚钱的效率,自然很难提上去。至少,相对于其他的餐饮店、服装店,想把自己的坪效做高,咖啡店要困难得多。那么,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咖啡品牌活得那么好,做的那么成功呢?那大概是因为,它用了一些方法,让坪效大于了租金。比如,提供简餐。之前,我为门店付了24小时的租金,但大多数顾客,都是下午来。那么,我能不能想办法,让你们中午也来,晚上也来?比如,加点简餐。像牛排,炸鸡,披萨,拉平每日的波谷。这样,坪效就能提高了。这,也是上岛,迪欧等咖啡连锁品牌的解题思路:提高坪效。比如,只做外带。就像瑞幸。回忆一下你经常看到的瑞幸咖啡,是不是有大量的“自提店”?在这种店面中,瑞幸只保留了“制作咖啡”的面积,而放弃了大部分“品尝咖啡”的面积,只满足外带的需求。租金,自然大幅下降。它的解题思路,就是:降低租金。而同样以降低租金为解题思路的,还有我们今天的主角:星巴克。根据招商证券的《咖啡行业深度分析报告》,国内普通咖啡店的房租成本,大约占总收入的25%,但星巴克平均门店租金,仅仅占总收入的10%。星巴克的门店,不都在黄金地段吗?为什么它的租金可以这么少?因为,它是星巴克。一家新商场开业,总会想要招揽一些大品牌,吸引顾客。比如,香奈儿,比如,优衣库,比如,星巴克。所以,它就会给到这些品牌,相对更加优惠的租金。很多人都说,星巴克的成功,在于它提供了“工作”和“生活”之外的第三空间。它可以成为你和朋友小聚的地方,也可以是你自己享受独处的据点。这听起来,确实很美妙。但是,其他的咖啡店,就不算“第三空间”了吗?能让你在里边坐下的咖啡店,其实都是第三空间。但星巴克成功的原因,可能并非提供第三空间,而是第三空间的“价格”,更便宜。这挺好的。直到2018年,瑞幸入场。原本动辄三十多块一杯的咖啡,直接打到了十几块,甚至是九块九,或者更低。接着,不只是瑞幸,还有库迪,还有蜜雪冰城的幸运咖,甚至是全家,711。他们,都在咖啡赛道开始卷起低价。于是,咖啡的“调性”,悄悄地开始下降。从精英的标配,到大众的提神饮料。星巴克品牌所代表的“轻奢侈”,在不知不觉间,有所松动。当资源不再稀缺,品牌的高端滤镜,便会或多或少地褪去。毕竟,品牌高端的本质,不是定价,而是稀缺。在线下咖啡店流行的时候,相比于其他品牌同样大小,同样区位的门店,星巴克的租金,确实非常有成本优势。但是,如果对手采取高度线上化,店铺轻量化的战术时,它可以让门店面积缩水80%,也不要求占据太好区位。开放加盟之后,还能进一步减轻资金和人力成本。这时,还坚持直营模式的星巴克,想要开出一家新店出来,所需要的成本,显然要大得多得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去加入九块九混战,那么,星巴克多年打造的“第三空间”成本,又该怎么覆盖?毕竟,成本低,那也只是相对于其他同区位的咖啡店低。细算起来,仍然是很大一笔开支。而星巴克前任ceo纳思瀚,曾经也想过降价。比如,在北美市场,它推出了“买一送一”活动,“降价50%”活动。又比如,在中国市场,小程序上悄悄弹出了16点后39.9两杯、49.9三杯的折扣价的通知,以及大量优惠券。但降价,似乎反而让更多本来愿意来星巴克消费的消费者,不再信任星巴克。就比如,在ins、twitter上,吐槽星巴克北美门店变得杂乱、体验下降的声音,持续增多。并且,体验下降之后,星巴克即便是降价,也不如很多中国创业者带去的平价咖啡品牌,更有性价比。而下滑的营业额,也说明:价格降了之后,非但没有新增多少客户,反倒搞得牌子没那么有调性了。好多老客户因为失望,都不来了。这就像一个高端餐厅改做快餐,还没看到新客户买账,老客户先不来了。收入下降,但因为品牌溢价遭到挑战,租金又可能在悄悄上涨。同时,降价带来的初期反馈也并不好。所以,星巴克很可能不是不想降价,而是不能降价。好吧。说到这里,我想到了梅花创投创始合伙人吴世春老师的观点。那次,我们聊到了“未来的机会”。其中,就有一条:足够细分,又只有国际大牌,没有国内领先品牌的品类,就是机会。因为,在这些品类里,国际大牌建立的心智高度,就是后来者的机会深度。只要你能做到“同样品质,一半价格”,那就很容易打开市场,被消费者接受。比如,日式清酒。比如,高速吹风机。又比如,咖啡。星巴克,就是瑞幸的机会,也是库迪的机会,也是国内一众咖啡品牌的机会。可作为被盯上的“机会”,星巴克又该如何自处?自从新任ceo布莱恩上任之后,星巴克终止了价格战的策略,强调回归本质,回归社区。这对一直坚持没有全面下场打价格战的星巴克中国区来说,确实是好消息。而根据虎嗅报道,接下来,如何维护好现有的星巴克会员,提高复购,可能是星巴克中国和星巴克集团,需要在全球市场,共同面对的问题。接下来,星巴克会做些什么,这艘巨轮,又会如何转向?这一切,还不得而知。或许,真的如那句话所说:在商业世界里,没有永恒的王者,只有不断进化的挑战者。而每一次的市场变革,都是给品牌一次重新定义自我的机会。张潇雨老师曾经在得到课程里介绍过这么一本书,《Everthing but the coffee》(和咖啡无关的一切)。书里提到,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星巴克在美国还算是一个“轻度奢侈品”。但到了这几年,很多人对于星巴克的认知,和麦当劳已经差不多了。那么,在未来的中国,类似的事情还会再发生一次吗?还是,已经正在发生了呢?你的答案,是什么?*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