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州博物馆中有一件瓷枕,枕上写有一篇枕赋,枕赋还藏着三个秘密

文化   2025-01-09 07:20   辽宁  

瓷枕虽然今天基本没人使用了,但在博物馆,民俗馆还是能见到它的身影。坚硬而又冰凉的瓷枕,与学习和养生又有什么关联吗?答案是肯定的,在古人眼中,瓷枕绝对是人促进学习和养生的一件重要物件。您想要知道瓷枕背后的真相,接下来,就让小编来给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瓷枕在我国古代其实很流行,据记载,最晚在隋代,瓷枕就开始出现。到了宋代,瓷枕开始大范围普及,进入繁荣阶段,不仅样式开始多样化,而且在装饰技法上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刻、划、剔、印、堆塑等精巧技法纷纷采用,使瓷枕从单纯的实用,转而发展成为一种极具艺术性的瓷器。此后,历朝历代百姓的生活中,都有瓷枕的影子。直到清朝以后,新材料枕头的出现逐步替代了瓷枕,瓷枕才逐渐退出人们的日常生活。

这么多年来,又硬又凉的瓷枕,如何深得人们的认可?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人们认定瓷枕具有帮助学习,以及养生的功能。瓷枕到底有什么样的促进学习和养生的功能呢?下面小编就给您说一下。

在磁州博物馆里,有一件特殊的瓷枕。说它特殊,不是因为瓷枕的样式,而是因为这件瓷枕的上面有一篇古人写的文章。文章的名字叫《枕赋》,写的当然是瓷枕的事,从瓷枕的出现,样式,使用方法,还有瓷枕的养生功效,简直就是瓷枕的说明书。

瓷棕的学习和养生功能,《枕赋》说得很清楚:睡快诗人,凉透仙骨。游黑甜之乡而神清,梦黄粮(粱)之境而兴足。恍惚广寒之宫,依稀冰雪之窟。凛然皂发之爽,倏然炎蒸之萧,思圆木警学之勤,乐仲尼曲肱之趣。"小编在这里,需要提取三个关键词,一个是凛然皂发之爽的皂发(黑发)。另一个关键词就是凉透仙骨中的凉透(清凉)

第三个关键词是思圆木警学之勤的警学(不贪睡眠,多读书多工作) ,下面,咱们就分三项,说一说瓷枕的这些功能:

第一,瓷枕具有清凉安神的功效。不知道大家住宾馆时,躲在特别软的枕头里,会不会感觉很闷热。反正小编是很不适应那种软枕头,一躺下就仿佛整个脑袋都被包进去。瓷枕就没有这个现象,它本身很硬,加上工匠将其制成一个很合理的高度。枕着这样的枕头入睡,不仅能保证人体的一个合适的姿势,还能让大脑有良好的通风,自然就能够得到一个良好的睡眠。

第二,瓷枕具有乌发的功效。在古代,人们就已经意识到,长期使用瓷枕,通过瓷枕本身温凉适度的刺激作用,能够很好地促进脑部微血管的血液循环,从而使整个头部的毛细血管,达到气血通畅的功效。试想一下,整个头部的毛细血管都通畅了,就如同一块土地肥沃了,长在脑袋上的这片土地上的头发,自然也就生长旺盛,浓密乌黑了。

瓷枕在乌发的同时,还具有明目的功能。人体的脑后有个玉枕穴,长期使用瓷枕,就能起到疏通大脑中枢经络的作用。这一点甚至得到了李时珍的认可,还在他的著作《本草纲目》中专门记载:“久枕瓷枕,可清心明目,至老可读细书”。这样看来,久枕瓷枕年轻时可以明目,到老了还能防止老花眼。

第三:我们最后说一下瓷枕的促进学习的功能:而"思圆木警学之勤",则提示了瓷枕的又一个功能。这个典故是出自司马光的名下。当年司马光为了编纂《资治通鉴》,每天早起晚睡。他怕自己睡过了头,就做了一个容易滚动的圆木枕头。枕在上面,只要一翻身,枕头就会滚掉,他就能惊醒,继续工作。瓷枕虽然不至于滚掉,但它却让人长时间枕上会不舒服,也就让人不至贪睡。

 

瓷枕竟有这么多神奇的功效。可是在现代,由于舒服、漂亮和美观的新材料的使用,又硬,又凉,又容易打碎的瓷枕,还是退出了我们的生活,并成为博物馆中只能供人欣赏的文物。


历史解密坊
历史能丰富我们的知识,改变我们生活。让历史的营养,滋润我们心灵;让历史的得失,匡正我们的脚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