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为何被炮轰?

汽车   汽车   2024-11-28 16:16   重庆  


观察室

撰文 / 赵试


比亚迪万万没有想到,因“要求供应商降价 10%”被送上热搜,继而引发了一波舆情。


被高频转发的有两张截图,一张是比亚迪要求供应商降价的邮件截图。



另一张截图为疑似比亚迪供应商的回复,用词非常犀利,直指比亚迪“近年来通过极致的成本压缩策略实现规模化扩张,这种做法不仅违背商业伦理,更是在无底线地透支国内供应商的生存能力”。



比亚迪新闻发言人李云飞很快作出回应,称“与供应商的年度议价,是汽车行业的惯例,对供应商提出降价目标,非强制要求,大家可协商推进”。



但网友的评论一边倒地炮轰比亚迪。互联网审判从来不需要走流程,只要情绪到位,就能迅速发酵。


与供应商年度议价的确是汽车行业的惯例,比亚迪不是第一家要求供应商降价的车企,也绝不是最后一家。今年年初,长安在全球伙伴大会上提出希望与合作伙伴一起共度难关,说法比较委婉,但目的也是要求供应商降价。


为何比亚迪被炮轰?这其中有一个深层次的原因,今年主机厂大面积亏损,让供应商的生存环境变得更加恶劣。而比亚迪是国内最赚钱的车企,第三季度净赚百亿,毛利率20.75%,超过特斯拉。

赚钱的比亚迪要求供应商降价,无疑就成了“最后的那根稻草”。


赔钱赚吆喝


车企“赔钱赚吆喝”早已不是什么秘密。


去年盈利车企一双手都数得过来。今年的情况更糟糕,前三季度集团车企中,长安汽车利润同比下滑63%,广汽集团净亏18.7亿,东风集团净亏1.15亿。曾经很赚钱的上汽集团,三季度利润同比下滑高达93.53%。


这是价格战带来的必然结果。据乘联会统计,今年1-8月降价品牌车型总数达173,去年这个数字为150,超过2022年以前降价品牌的总和。其中,燃油车及纯电车型平均降价3.2万,插混平均降价1.3万,增程平均降价1.7万。


价格战就像多米诺骨牌,推倒一张,后面跟倒一大片。2023年,比亚迪秦把插混价格打到10万,网上一片喝彩,就差给它颁面锦旗,今年秦降到8万以内,新老车主悲喜不相通。自主品牌本就薄利多销,降1-3万谈什么赚钱。今年盈利能力较强的吉利,其利润率为10%,小米的利润率只有6%。


合资更是哀鸿遍野。随便举几个例子,雅阁从17万降到13万,天籁、逍客分别降跌破13万和10万。丰田价格崩盘,汉兰达掉进20万以内,最高降幅达5.5万。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强推“一口价”,途岳新锐降到7.99万,帕萨特、别克君越降到15.99万,大幅降价倒是粉饰了上汽的销量,但利润却是断崖式下滑。


BBA想守价格根本守不住,奥迪最高降幅达到7.7万,奔驰、宝马两个月前宣布退出价格战,结果销量狂跌,销量与价格双降导致BBA全球利润大幅下降,第三季度奥迪全球利润暴跌91%,着实恐怖。


新能源卖了个寂寞,看销量雄心万丈,看利润偃旗息鼓,新势力中除了理想与赛力斯,绝大部分都还挣扎在亏损的泥潭中,快上岸的也就3、4家。哪吒是不是下一个高合不得而知,但合创已经彻底凉凉。


除了价格战,高昂的研发费用与配套投入也在削减车企利润。主流车企的研发团队在3000-4000人,智能研发占其中很大一部分。数字工厂、一体化压铸、电池工厂投入动辄上百亿。电池工厂通常与宁德时代合作,智舱、智驾部分,绝大部分中国品牌绑定华为,鸿蒙座舱、华为智驾、华为高阶智驾都是明码标价,这坨成本可不低。

覆巢之下无完卵


绝大多数的车企不赚钱甚至倒贴,势必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对内“按情节轻重”分三级,一级降薪、裁员,不套路赔偿金,二级变相降薪,把奖金变成兑换生活用品的某豆,最流氓的是,拖欠员工7、8个月工资,比如风中凌乱的哪吒。对外首先刀供应商,一刀砍价格,一刀拖欠货款,被欠款拖垮的供应商不是个案。


连我们这种十八线自媒体都能感受到凛冽寒意。垫钱参加试驾、交通费、餐费半年报不下来已成普遍现象。以前参加车展,我们想的是派几组拍摄团队,如何最快完成视频上线争取流量,现在得认真思考我们能不能承受几组人的机票、酒店费用?一个发布会乌泱泱的几百人,90%以上都得自费。


大V们没有我们这种小烦恼,他们的烦恼主要来自于被“白嫖”,自媒体买车以前讲的是契约精神,而现在真金白银买了车,一问合作就只读不回。


作为在汽车媒体行业混了20多年的我,感到深深的悲哀,曾经备受尊敬且讲秩序的汽车行业,如今已是怪象百出。事出反常必有妖,机而竞争过剩就是原罪。


以前造车门槛高,光发动机、变速箱两大技术就能让那些想来淘金的“门外汉”望而却步,而电动汽车的门槛并不高,加上产业链成熟,有钱能使鬼推磨,热钱必然流向汽车行业,数百个品牌涌进新能源赛道,“僧多粥少”必打价格战。


不止一位车企高管向笔者吐槽,说“车企就像待宰的羔羊”。如今流量都掌握在大平台手中,不烧钱就没有流量,有流量不见得有销量,但没有流量肯定没有销量。


为了搏流量,直播达人打“擦边球”司空见惯,有些车企不放过任何一个蹭热点的机会。比亚迪要求供应商降10%闹得沸沸洋洋,上汽通用立推“多10%精神”,这难道仅仅是巧合?


联想到中国首富钟睒睒此前炮轰抖音和拼多多,钟公开指责“互联网平台让价格体系下来,尤其是拼多多这样的价格体系,对中国品牌、中国产业是一种巨大的伤害,它不仅仅是劣币驱逐良币,它是一个产业导向”。


在我看来,互联网营销的不是产品而是人性,利用人性的贪欲赚取暴利。拼多多就是掠夺!掠夺!掠夺的典型,入驻拼多多的品牌绝大部分都不赚钱甚至亏本,但平台永远在赚钱。在拼多多买羽绒服没有羽绒顶多被消费者骂几句,汽车击穿成本,带来的绝不是羽绒服没有羽绒这样不痛不痒的后果。


「最后说说」


近两年,汽车行业可以说是卷得天翻地覆,但卷完之后只剩一地鸡毛。明年形势更加严峻,出口因超高关税被堵,北美市场想都别想,连墨西哥都成为了“禁区”。欧洲市场明年充满变数,德系一旦在中国市场出现大幅亏损,欧洲市场恐怕会离我们越来越远。


唯一的解题思路就是内卷。要么卷王,要么卷亡,无节制的内卷之下,“降价门”主角不会只有比亚迪。


· END ·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想跟作者交流,请加作者个人的工作微信:ZWHlily。

赵试

混车圈20年,最大优点就是较真,爱说实话

想咨询任何买车问题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加作者的微信


作者相关文章链接 

☟☟☟

星舰7硬刚插混销冠,吉利比亚迪大战升级

广本“躁梦节”启示录:割裂的现实与真相

昆仑增程成销量密码,阿维塔剑指行业第一

7系新美!东风日产N7,出场方式不一般

火了十年仍是“现象级”,这款国产SUV凭什么?

小鹏P+又爆单,极氪与蔚来暗自紧张




版权声明:图文/视频为线外邦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图片由线外邦实拍,如需使用请联系线外邦)

线外邦
坚持做有态度的汽车新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