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理性与非理性的闲扯

文摘   2023-10-19 05:17   俄罗斯  



Story in 2023.10




上一篇短文中,我说因为对宗教不够了解,所以我还没有对宗教信仰的渴望。


其实这个话没说完。


这会儿坐飞机,我在手机上再敲一篇。


我认为,如果要等了解清楚才信仰宗教的话,人永远无法找到自己的信仰。


因为真正的宗教信仰属于形而上学的范畴,形而上学是不能够用理性去认识,不能够被理解的。


所以等着完全了解宗教之后,再信仰它,是自我矛盾的。


之前提过,我小时候,错误地认为所有事物都是可以被理性认识的,如果不可以,只能说明我水平还不够高,这导致我眼里的世界是非黑即白的,比如认为只要动脑子努力学习就能成为第一。很可惜,我到20多岁的时候才意识到这个世界是非线性的,不可知的,比如好好学习的人不止一个,但全班第一名永远只有一个。


如果你努力学习然后成为全班第一了,只能说明你运气好。


这件事本身就是个偶然。


今天跟大家闲谈一下,我认知里的理性和非理性。


所谓理性,就是逻辑思考,数理推导,因果关系,即一定要有显性的确定的道理。在理性的逻辑里,世界是可以被认识和理解的,比如认为失败一定是成功之母,比如可以用SWOT分析要不要跟一个人谈恋爱。


我在23岁以前,认为对优秀的人来说,世界是纯理性的,也就是要动脑子,把世界认识清楚,然后永远做正确的决策。那些遇事一拍大腿就上的,只能是莽夫。


我23岁那年,快毕业了,毕业论文胡乱捣鼓完以后,天天从图书馆借奇奇怪怪的杂书看,晚上睡觉很晚。


有天我睡前开始思考,如果时间往前推,世界是什么样的?


唐朝……


秦朝……


石器时代……


古生代……


太古宙……


冥古宙……


宇宙大爆炸……


宇宙大爆炸之前呢?


宇宙大爆炸之前据说什么都没有(有个无限小的奇点),那我应该怎么去想象一个什么都没有的东西呢?


想象不了。


因为在什么都没有的情况下,你一想象它,就破坏了它——想象本身是一种人的思想行为,思想是基于物质的,你想象它的时候,在那个抽象世界里,你的思想入侵了它,就像用温度计测量一团完全干净的水,不管水有多干净,只要温度计放进去,就污染了这团水,就不是“完全干净”了,只要我一思考,那个“什么都没有”的概念中就有了一个观察它的思想存在了,它就不是一个“什么都没有”的对象了。


所以那晚我脑子烧了,导致我睡的很好(因为有种心无挂碍的感觉)。早上起来思考了一下,我的大脑是由有限个细胞组成的,理论上,它甚至无法想清楚自己是什么样的——一个CPU无法完全仿真出一个跟自己完全一样的CPU,只能仿真出比自己算力低或者频率低,或者Latency更大的CPU,换句话说,假如CPU跟人一样有意识,那它是无法想象出一个跟自己完全一样的CPU的,算力不允许,有点像热力学里的卡诺循环,一个系统里热端和冷端有50焦耳的热量差,用这个热传递过程做功,那无论如何设计,都不可能做出50焦耳的机械功,只能比50焦耳小,人脑连自己(2kg人脑细胞)的行为都想不清楚,那还能想清楚大千世界上什么事情。


过了好几天,我慢慢接受,我们的理性思维,其实在生活中太渺小了,但它非常有迷惑性,给人一种只要我有理性思维,我就聪明绝顶,能掌控一切,有自由意志,滴水不漏一样。


以前对自己的理性思考非常自信,只是因为接触的世界太小,运气太好了----遇到的事恰好可以用理性解释。


接下来说说非理性,首先宗教问题绝对是一个非理性问题,或者说是一个感性、潜意识问题,不属于理性范畴。


我那个朋友,在教堂里突然有了一种感觉(可能是神圣感,联接感,临在感),然后就信仰了上帝,这个过程是没有逻辑推导,没有理性分析的,跟偶遇美女然后动心是一样的。《水浒传》里鲁智深的偈语“钱塘江上潮信起,今日方知我是我。”,也是一种无法用理性去描述的境界。


今日方知我是我,何为我是我?


说不出来具体怎么回事,反正就是知道了,这就体现了佛性。


比如看见美女主播就心动,刷礼物,我们也知道那个美女可能是绿茶,或者说加滤镜了,但荷尔蒙很诚实,就是喜欢,就是想刷火箭,这就是非理性。比如我们知道要淡定冷静,但是遇到意外的事,还是控制不住会发火,这也是非理性。比如明明知道出门社交就能认识很多的朋友,但是作为i人周末还是喜欢在家宅着……


这都是非理性,也就是: 道理我都懂,但是做不到。


懂道理是理性范畴,能不能做到是非理性范畴。


非理性的认知,不是可以用理性的办法学习或者改变的,必须得体悟到,而且怎么体悟到,也不是人能控制的。比如小和尚看见美女心动,老和尚教育多少次都改不了,但如果自己被一个女生伤透了,那就就不会随便对女生动心了,过段时间可能又动心了,又需要被伤害一次,需要不断经历才能改变自己的第一念头,具体怎么改变,需要多久改变,和人的本性有关,主观意识控制不了。


我觉得中国文化里,王阳明比较浅显地解释了这个问题。


“知行合一”的知就是非理性的知,即潜意识。"致良知"里的良知,也可以理解为潜意识,我们要知道自己有潜意识,而且要改变它,相信它,发挥它。潜意识或者非理性思维起作用的过程是自动的,不需要大脑思考,所以威力巨大,比如一个人在学校老被教育要爱国,他可能就是口头爱国,就像港片里“我也可以爱国”,但是如果他家人都被侵略者杀害了,那他都不需要被教育,就从心里很爱国了。


如何改变自己的非理性认知呢?按照王阳明的说法,就是“事上磨”,比如我是个脾气暴躁的人,我知道应该改变脾气,那我就在遇到该生气的时候,假装自己不生气,假装的次数多了,我的身体(潜意识)就接受我遇到事情不发脾气的状态了,我的脾气就改变了。纳粹德国当时也是这样推行法西斯的,你可以不相信法西斯,没关系,但是你必须行元首礼,等有一天所有人都自发行元首礼的时候,法西斯就成了所有人的共识了。


所以我没有宗教信仰,只能说还没有产生那个感觉,换句话说,缘分未到,等我有一天经历人生起伏跌宕,发现理性完全无法解释世界了,心里的感觉会驱使我找到新的信仰。


怎么样才算缘分到了呢?


对啦,这是个非理性可描述,可理解的问题。


不可说,不可说。


一说便是错。






   小  H


  读书 | 思考 | 写作 | 心情


亦行学社
有书,有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