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树 | 德浪河谷之战:“断剑”行动,美军“搜索与歼灭”战略开启了信息化战争时代……

健康   2024-10-01 18:41   四川  
流浪的橡树俄乌战争合集(更新至9月23日)
俄乌战争观察:英美情报头子否认俄军“核威慑”,乌克兰或在“自卫战争”框架转入战略反攻……
切·格瓦拉,书写理想与激情的不朽的2B铅笔
中秋史话,黄海大战,一堆煤炭,改变了满清国运……
俄乌战争观察:从“深度战争”逻辑和秋冬战争,解析欧美正在“做局下套”……
从东北军及日苏战略博弈,漫话九一八事件……
莽撞枪杀无辜日本友人,一代才子沙飞就此陨落……
德浪河谷之战:美军“搜索与歼灭”战略,激战帷幕拉开……
俄乌战争观察:这个冬季,处处焰火,或为乌克兰的战略转机……
德浪河谷之战:美军“搜索与歼灭”战略,激战重围拉燃……

1965年11月15日,拂晓前。

经过头一天的激战,北越军队对美军炮火之猛烈、精准有了最初的印象。

不过,北越指挥官也因为第一天激战,北越军屡屡几乎冲垮美军环形防御,以及美援远程火力有限,故而完全误判美军真正实力。

北越前敌指挥官阮友安没有把这股300余人的美军战术集群放在眼里。

他认为美军战力强悍,但也在预料之内,此前攻击没有进展,主要还是因为准备不够充分,攻击部队次序投入凌乱,使得北越军攻势成为添油之势,被美军优势炮火压制,难以取得战果。

是夜,阮友安重新调整攻击计划,决定调集20个野战连和至少5个连的游击民军,预备在半夜,以集群冲锋,向美军"X光"机降区发起总攻击,争取在天亮之前,一举击破美军环形防御并歼灭之。

不过,北越军这一计划很美,却又意料之外遭到美军夜班飞机丢掷照明弹和轮值炮火破坏。

阮友安指挥部有苏军顾问,整个前敌指挥部沉浸在二战、朝战时代。

就此,按照苏军在二战时代行军标准,北越军建制完整的第66团奉命向战区机动和无线电静默。很快,北越军第66团进入战区,多路分队在丛林穿行,却又突遭美军强电子干扰,彼此处于失联状态,同时也无法与阮友安指挥部联系。

北越军各部队无法按时到位,阮友安的总攻击计划只好一拖再拖。

后来,眼见天光渐亮,阮友安焦急万分,只好痛下决心,命令集中包括他的警卫、后勤部队在内一共16个野战连,以及配属5个连的游击民军,约21个连近3000兵力,立即向美军目标发起总攻击。

阮友安在外军顾问帮助下精心筹划了攻击路线,3000北越官兵也就隐蔽、匍匐、爬行,严格按照三个主要突击方向,向美军"X光"机降区靠近和展开。

然而,这时的美军也并非阮友安想象的“坐以待毙”态势。

是夜,威斯特摩兰将军和美军联合指挥部数次电话穆尔中校,了解战况,重申“搜索与歼灭”战略,三次加大了前线火力授权。

这样,穆尔中校得以根据战况,快速调动美军战机、重炮实施断阻射击、打击任何可疑目标同时,同时,还向"X光"机降区主要防御方向部署了大量的战术地雷。

其中,便有号称战争史上最狠辣的反步兵“阔剑”地雷。

在二战和朝鲜战争时期,地雷的主要战术价值主要是制造禁区,驱使敌方进入己方交叉火力受创。

“阔剑”地雷颠覆了这一概念。

“阔剑”地雷内含700枚钢珠,部署在靠近阵地的开阔地带。

如是双方近战,地雷爆炸,钢珠只朝预设杀伤方向发射,威力之大,足以把对手打成蜂窝。

按照美军设计要求,一颗“阔剑”地雷如在开阔地巧妙部署并有效爆炸,能够瞬间瘫痪一个班、排、甚至连的基础战力。

参战这一战事的一位美军军官后来回忆“阔剑”威力说:

在德浪河谷,我们作为亲历者首次见证了它的威力。

它就像死神挥舞起了镰刀

实战证明,反步兵“阔剑”地雷为美军“引导”战场走向的主要武器。

不过,在激战当时,“阔剑”威力到底如何,美军和北越军都不清楚。

德浪河谷美军环形防御图。

现代战争,远程炮火支援形成弹幕,也会高效提升防御战力。

1965年11月15日6时左右,一支无比勇气和单纯的“二战朝战”水平的轻装部队,迎头撞向美军“信息化、电磁化”的现代化战争试验场……

当时,美军环形阵地靠前哨位发现了正在隐蔽集结的北越部队。

枪声密集响起,阮友安只得果断下令开始总攻击。

德浪河谷之战第二天激战就此展开。

一如既往,在火箭筒、迫击炮和重机枪掩护下,北越军队吹响口哨、铜号,在"X光"机降区美军防御阵地三面的宽阔战线上,高声喊“杀”,发起了声势浩大的步兵集群冲锋。

美军榴弹炮群快速反应,开始轰炸、拦截北越军集群冲锋。

然而,这种“二战、朝战”水平的密集的炮火早在阮友安及外军顾问、参谋预算之内,他们要求北越军官兵前仆后继密集冲锋,付出惨重伤亡代价之后,幸存官兵冲过滚滚硝烟扑向阵地前沿。

按照阮友安及外军顾问、参谋的意见,北越军官兵只要无畏牺牲,突破美军榴弹炮远程火力封堵,接近美军阵地,与美军搅战在一起,美军优势战力将无从发挥,区区300美军也就只能束手就擒。

正是这个“胜利设定”,使得北越官兵在督战队枪口前向前冲锋,还是清楚看到了战场生存的唯一希望,那就是前仆后继、亡命穿越美军密集炮火,靠近美军、混战美军、歼灭美军。

这样,无论在阮友安及外军顾问、参谋,以及在美军炮火下幸存的北越官兵,眼见冲锋集群接近美军前线阵地,无不大喜过望。

他们认为,胜利在即。

然而,在他们军事常识和认知之外的战场悲剧还是发生了。

北越军冲锋官兵靠近美军前沿阵地,就闯入密布“阔剑”的雷区。

瞬间,猛烈爆炸声和凄厉惨叫声此起彼伏,北越冲锋官兵沉沦“阔剑”死亡之地,无一人幸免。

交战双方都为这个空前惨烈的战场情况震慑。

然而,阮友安及他的外军顾问、参谋还是非常充分预设了“伤亡”。如是著名的“不要伤亡数字只要塔山”的电影台词一样,阮友安果断命令后续部队继续以密集队形,冒着美军榴弹炮火,继续发起有去无回的“苏式”波浪冲锋。

如此数轮激战,北越军付出数百人伤亡,在美军第1营C连正面防御阵地的雷区,居然硬趟出了几条攻击通道。

阮友安果断下令投入预备队发起总攻。就此,北越军近千人旋风一般冲到前沿阵地,双方在狭窄战场开始了近距离的厮杀。

两军白刃、肉搏、射击,几乎混战一团。

作为机械化战争时代的打击武器,美军重炮缺乏足够精度,也就为避免误伤而只好暂停炮火支援。

越战时的穆尔中校。

这是,位于环形阵地制高点的穆尔中校发现,失去远程炮火压制,北越军再无顾忌地发起集群冲锋,更多的,数以千计的北越野战军、民军游击队等冲锋队纷纷从隐蔽丛林现身,各自吹响铜号、口哨,向美军C连防线的突破口涌来。

这么多的人的围攻,远不是区区机降部队的火力可以拦阻的。

穆尔中校即刻按照威斯特摩兰将军和美军联合指挥部火力授权“密语”,命令战地火力联络官向美军联合指挥部发出了一条密语:

断箭!

断剑,这是威斯特摩兰将军战地授权和执行“搜索与歼灭”战略的最大火力支援的密语。

按照美军联合指挥部设定,前敌美军一旦向美军联合指挥部报告“断剑”密语,就会同步到达联合指挥部及战区每个作战单位,以及正在升空和正在执行其他任务的战机。

于是,威斯特摩兰将军亲自策划对德浪河谷地区实施“搜索与歼灭战略”的突袭行动之后,在美军联合指挥部作战体系的美军普林斯顿号航母等多艘作战航母上的舰载机,美军陆基战机,美军骑1师武装直升飞机,甚至远在关岛、菲律宾陆基的战机等等,早已枕戈待旦……

密语传达,即刻之间,无以计数的美军空中打击力量如同蜂群,从四面八方向德浪河谷聚集。

美军和北越军都没有想到,穆尔中校密语发出不到10分钟,美军首批舰载机赶到战场。

这时,正值北越军队接近突破美军C连阵地,却被美军战机突入战场迎头拦截。

美军战机投掷高爆航弹后又反复实施火力突击,破灭了北越军“人肉冲锋”的一线希望。

然而,这时阮友安及外军顾问、参谋都已经打得眼红,同时对美军“断剑”行动缺乏认知,故而眼见第一批美军战机投弹、远去,索性投入了最后的预备队向美军环形阵地发起最后的猛攻。

战场进入白热化阶段。

凝固汽油弹成为北越军在德浪河谷之战无法冲破的战场“壁垒”。

显然,飞机速度到底比人的跑步速度更快。

就在阮友安等人误判战场形势、派出北越后续部队孤注一掷发起总攻击,刚刚要靠近美军阵地靠拢之前,上午8时左右,美军更多的各种战机已经由四面八方赶到了战场。

美军战机冲向狭小战场,轮番俯冲,实施火力突击,同时在北越军队攻击后方纵深区域,投掷了若干凝固汽油燃烧弹。

凝固汽油燃烧弹爆炸中心升腾烈焰,高温足以融化钢铁。

凝固汽油燃烧弹爆炸波及数百、数千平方米范围,黏稠的凝固汽油与烈焰到处飞溅,触者极难幸存……

如此恐怖烈焰席卷,千余正在冲锋北越官兵,悲惨远过如汤泼蚁。

北越无数参战官兵身负火焰,撕心惨叫,徒劳地奔跑、打滚,然后死去,尸身继续燃烧。

北约还有很多参战官兵身处爆炸中心,瞬间气化,无影无踪……

也就是在这轮轰炸中,两架美军战机与穆尔中校机降部队联络失误,径直冲向了美军C连反方向的"X光"机降区阵地。

前一架战机已经在前沿阵地投下了一枚汽油弹。

大火席卷,瞬间,美军前沿工兵班全部阵亡。

烈焰波及穆尔中校的营部、迫击炮阵地,损失惨重。

幸好,穆尔中校与对空联络官迅速喝止及时,第二架美军战机带弹呼啸而过。

对正在发起冲锋的北越军队而言,灾难并没有结束。

就在美军战机狂轰滥炸同时,美骑1师武装直升机赶到了战场。

外挂火箭弹与机枪系统的UH-1直升飞机犹如空中坦克,居高临下,密集火力倾泻,所到之处,暴露在开阔的德浪河谷的北越部队陷入了绝境。

至此,战事发展已经完全呈现一面倒的态势。

此刻,德浪河谷战事已经演变为美军单向“杀人”行动。

战场形势和电影《我们曾经是战士》“反战叙事”已经完全不同。

躲在"X光"机降区环形工事里的穆尔中校及美军地面部队的战场压力锐减,地面官兵坐守阵地,作战形式也转为警戒、观察、对空联络报告等等。

这时,阮友安及他的外军顾问、参谋绝对没有想到,就在德浪河谷狭窄战场上空,从2000米到10000米高空,正密密麻麻盘旋着美军在越南及亚洲的无数作战飞机。

最高峰时候,这些来自各军种、兵种的美军战机成台阶状布阵,相互仅仅相隔300米左右,等候穆尔中校及地面联络员参战指令,螺旋冲向战场,发起袭击。

穆尔中校指挥所和美军联合指挥部同步联络、指挥着德浪河谷上空的美军空中力量,每次战况和参数报告,瞬间,地面上就是狂轰滥炸。

德浪河谷之战变成了一场惨不可言的杀戮。

越战时期美军舰载机为“搜索与歼灭”战略的主要打击火力。

很快,北越军人肉攻势被美军火力遏制。

然而,杀戮并没有结束。

大规模的北越南下精锐在德浪河谷的出现,这让威斯特摩兰将军和美军联合指挥部在重新评估、修正对德浪河谷"X光"机降区的战术突击计划。

美军有了“火力”歼灭这支北越南下主力的企图。

是以,在德浪河谷战局已经稳定情况下,美军并没有善罢甘休。

上午11时,美军快速行动,又在德浪河谷战区空运部署了一个拥有12门105榴弹炮的炮群。

随后,另外一个用作战术突击的第5团第2营在“X光”机降区及其附近,分在两个区域完成机降。

美军下了大注,北越军继续一脸懵登。

就此,美军在德浪河谷部署2个机降营,24门105榴弹炮,若干军种、兵种的空中力量,代号“弧光”的新一轮打击行动也快速展开。

午后,由关岛美军基地远道赶来的18架B-52战略轰炸机杀气腾腾赶到了德浪河谷战区。

这是B-52战略轰炸机出现之后,首次长途用于对美军地面部队提供直接支援行动。

后来,B-52战略轰炸机在越战期间的大轰炸,成为世界战史上挥之不去的尤其惨烈、残酷的梦魇。

当时,按照美军“弧光”行动计划,最大载弹量可达27.2吨,最多可挂108颗通用炸弹B-52战略轰炸机要对整个朱邦山、德浪河谷地区实施为期6天的狂轰滥炸。

轰炸当日,B-52战略轰炸机“地毯轰炸”的一枚炸弹相距阮友安指挥所不到300米。

此后6天,B-52战略轰炸机投掷了数千吨常规炸弹。

狂轰滥炸之下,朱邦山及德浪河谷地区处处破碎,几无寸草完整。

如此数千吨的高烈度的轰炸,相比对弹药储备不过10来吨军火的北越南下野战军而言,完全就是“碾压”态势。

至此,阮友安无力回天,只得下令各部分批分路转移、撤离战区。

在B-52战略轰炸机第一次大轰炸之后,接替穆尔中校指挥的塔利中校带领3个步兵连脚踏焦土,向山顶开始运动。

他们在一个山头顺利接应、营救了被截断的那个搜索排剩余的7名士兵。

狂轰滥炸之后,战场几无越军踪迹。

这次行动,美军没遇到北越军队的任何阻击。

傍晚,美军大批直升机运载着弹药、食品、药品赶往“X光”机降区,同时运走阵亡者遗体。

这时,穆尔中校和他的骑1营也接到了次日撤退的命令。

是夜,在两个强大的105口径重炮群的值班射击的“炮弹铁幕”的掩护下,2个美军营部署了防步兵雷,固守在环形工事中,还是再次受到了北越军队数次零星的、徒劳无功的夜袭。

这一夜,美军以数人负伤,击毙北越官兵超过200人。

1965年11月16日,黎明,在如血一般凄厉的晨晖中,穆尔中校和他的骑1营登上了返程的直升机。

至此,德浪河谷之战结束。

真实的德浪河谷之战其实和《我们曾经是战士》电影故事完全不同。

此后数日,接替穆尔中校的塔利中校指挥后续部队撤离德浪河谷,在撤退时,就遭到北越第66团残部数次夜袭、阻击。

北越军尤其具有忍性和无畏生命。

他们缺乏通讯设施,事先在美军可能撤退路线上拆散部队组成战术小组,在不同方向埋伏,作战小组之间无法联络,每次夜袭、阻击都是各自迎战,至死方休……

这样,北越军残部千余人分拆的近百个作战小组,与美军搅在一团。

纵观整个德浪河谷之战,塔利中校率部撤退时与北越军这次余战,惨烈完全超过了《我们曾经是战士》电影里的激战。

北越军以不惜伤亡的缠斗,给塔利中校撤退部队带来超过德浪河谷之战的惨重伤亡。

美军在德浪河谷之战结束后的撤退余战,伤亡近200人。

北越军为此战死者400余人,伤亡。

说到这里,德浪河谷之战已经尾声,综合分析此战,可以发现:

其一、穆尔中校指挥的“X光”机降区环形防御作战中,看似冒险,实际上美军已经预备了无数105mm榴弹、地雷、航弹等强大火力“托底”。这样,有着不可逾越的“弹幕”护体,穆尔中校和他的骑1营的行动注定只能“胜利”

其二、“断箭”密语发出后,在穆尔中校指挥所和美军联合指挥部同步联络、指挥,美军空中力量狂轰滥炸,顷刻间,便以凝固汽油弹的烈焰融化了数千北越军队气势如虹的攻击。

在《我们曾经是战士》电影里,可以看到美军搜集战死北越官兵遗体,整齐罗列,等候北越方面从容接收。

其实,这根本不是真实的历史。

《我们曾经是战士》剧照。实战中,很难如电影一样收集完整“遗骸”。

战后,综合多方开源战史披露,德浪河谷战事极为惨烈,高烈度爆炸和烈焰席卷之后,美军和北越军能够搜集北越军官兵尸骸不足5%……

其三、德浪河谷之战看似规模不大,但确属美军“搜索与歼灭”战略和开启了信息化战争时代的“试验作战”。

是役,美军司令部将计算、通信、情报、监视、侦察等高科技战争资源体系化投入实战,取得极大战果。

其中,美军地面部队“断箭”密语发出,威斯特摩兰将军和美军联合指挥部得以高效指挥、协调各军种、兵种、各战术单位、战术分队等等迅速聚集战力,快速、完整和高效率投放战场,从而实现对越军“搜索与歼灭”作战

看似,北越军队不过对付穆尔中校300余美军地面部队。

实则,北越军队承受的却是来自四面八方的美军强大的机动战略打击力量。

德浪河谷之战看似规模确实不大,却是美军战史上,美军第一次在单位战场,投入越南战区及亚洲战区的强大战力的有预谋的战役性作战。

往事已去,谁也无法知晓这次惨烈的战事中,到底有多少北越官兵丧生。

只是,结合有关资料可以想象,如此烈度作战,狂轰滥炸、熊熊烈焰之后,北越官兵战死者中的绝大多数,不是碎尸万段,便已化作灰烬。

既然化为灰烬,这些为人父亲、为人丈夫、为人儿子的北越官兵们,就算是为越南的统一贡献巨大吧,但是,他们终究是不会被越南人再去记忆的。

至今,越南官方军史记载德浪河谷之战越军阵亡仅200来人。

无数死者在战场化作灰烬,无影无踪,这也是最真实的历史。

近因微信新号不便,感谢好友们能够为橡树转发文稿。

正逢金秋,橡树抚琴,遥祝各位好友好心情……

多谢三点一转支持。

欢迎老友点击、联系流浪的橡树。
私人微信,无说明,不添加。望理解。

2024年10月1日
橡树,广都,铭贤堂。

流浪的橡树
人性崇尚自由——【原创】橡树公众号。历史,杂文,文艺,诗歌,闲谈。切磋交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