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树 | 莽撞枪杀无辜日本友人,一代才子沙飞就此陨落……

健康   2024-09-23 19:07   四川  

流浪的橡树俄乌战争合集(更新至9月23日)

俄乌战争观察:英美情报头子否认俄军“核威慑”,乌克兰或在“自卫战争”框架转入战略反攻……

切·格瓦拉,书写理想与激情的不朽的2B铅笔

中秋史话,黄海大战,一堆煤炭,改变了满清国运……

俄乌战争观察:从“深度战争”逻辑和秋冬战争,解析欧美正在“做局下套”……

从东北军及日苏战略博弈,漫话九一八事件……


战斗在古长城。沙飞代表摄影作品之一。

当年的沙飞死刑判决书。

题记,谨以此文,纪念一段历史……

1950年3月4日,石家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华北军区政治部军法处组织召开了一场非常特殊的宣判大会。 

会上,军法处长张南生宣布华北军区政治部军法处第9号判决书,判处沙飞枪杀日本军医津泽胜致死的“蓄意谋害”罪行成立,处以极刑。 

当日下午,石家庄市华北军区烈士陵园东侧荒郊野地,春寒料峭,万般凄凉,几声枪响,一位身着军官服的年轻的清瘦军官应声倒地。

他就是年仅38岁的原《华北画报》社主任沙飞。 

这是四九建政之后,军队第一个被军法判处极刑的师级军官。 

(备注:1986年5月,北京军区法院重新审查原来案卷,认为“沙飞是在患有精神病的情况下作案的,其行为不能自控,不应负刑事责任”,判决撤销原华北军区政治部军法处的判决,为沙飞恢复军籍。)

沙飞,原名司徒传,为近代史上著名的广东开平司徒家族子弟。

大名鼎鼎的海外洪门大佬和华侨领袖司徒美堂,就是他的堂兄。

早先,周总在延安,就将司徒美堂、画家司徒乔、电影人司徒慧敏与沙飞并列,称为“开平四司徒”。

开平司徒才子名人辈出,其中,沙飞天资聪颖,多才多艺,投身抗战洪流,以个人才华与家族人脉为抗战服务,颇多传奇,耐人阅读……

少年沙飞最早是应家族要求,为学习当时先进无线电技术,离开家乡前往广州,就读广东无线电专门学校

1930年,沙飞完成学业,进汕头无线电台任报务员。

1933年,沙飞新婚,他带着新买照相机开始蜜月旅行。

那时候,能够买的起相机和大量拍摄照片的人很少,而黑白摄影偏又为最能够为灵感闪现,提供了近乎绝美的摄影艺术的创作条件,于是,沙飞沿途拍摄都市景观、自然风光、工人、车夫、农民、渔民、灾民、佣人、乞丐、流浪儿童等社会低层人像,无意间就登上了摄影艺术的一个巅峰。

我的祖父和他的兄弟们当时也喜欢摄影,所到之处也是随按快门,留下不少与沙飞同时期的黑白照片。

他们的照片之外,我还曾经拿来很多同期照片比较沙飞摄影作品,却又发现沙飞在纯黑、纯白的表达上简练干净,在灰色过渡和层次的表达上却又含蓄柔和,确实更具沙飞个人的“叙事”特色。

这种摄影手法奠定了中国新闻摄影的基础。

后来,更多摄影记者以及沙飞后期作品,都是在这个套路上拍摄并且摆拍居多,也为“新华摄影新闻体”之滥觞。

可见,沙飞黑白摄影确实灵感天赋、影响深远。

沙飞早期作品渔光曲。

沙飞传世作品:正在手术的白求恩。

摄影,尤其摄影外景,需要奔波寻找题材、寻找机位、寻找光照,辛苦和消耗体力脑力。

我在35岁之前也从事职业摄影工作,虽然收入不错,但是每日奔波辛苦,最终不堪辛劳,只好放弃。

就此可见,抗战爆发,沙飞自上海都市赶赴晋察冀根据地,活跃于抗战前线及能够在艰苦环境下长期坚持拍摄大量优秀作品,可见沙飞的工作态度和创作激情之外,更像一位体格健壮的战士,而非孱弱孱弱文人。

出身名门,投身抗战、才华出众,工作努力,没有小资产阶级文艺青年气息,晋察冀根据地一号首长聂荣臻或者因此非常看重沙飞。

其实,沙飞真不是纯粹文艺青年。

在1930年毕业至1933年结婚的短短三年之间,沙飞作为当时少有的无线电技术人员,不仅在汕头无线电台任报务员,并且还在更早北伐战争时期,就进入国军第1军电台工作。

沙飞算是有过南京嫡系的“情报”工作经历。

那时,无线电+电台总会与特务情报等秘密工作相关。

1931年,宁粤分裂,沙飞转而投奔为陈济棠第12集团军,在广州军用电台汕头电台担任特级报务员。而后,沙飞随第12集团军电讯部门进驻、接管国民政府交通部汕头无线电台。

国民政府交通部,是国民政府少有的“兼营”特务、密派工作的行政部门。

这样,沙飞服务的无线电台有着国军第12集团军和国民政府交通部双重背景,为商业、军务两用的“特工”电台,当然也为沙飞后来事业预埋了阴影。

沙飞狂热摄影,最终放弃电台工作。

1933年以后,沙飞辞去收入丰厚的电台工作,加入了当时著名的上海黑白影社。就此,沙飞开始揣摩“萨拉热窝刺杀案”、“一战”等重大题材新闻照片,立誓成为优秀摄影记者,“要用照相机记录历史”。

为此,他还在1936年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系,开始系统学习美术理论、摄影专业。

这一年,沙飞偶然结识当时左翼激情文艺青年的超级偶像鲁迅,并且为鲁迅拍摄了人生最后的照片,更以摄影才华得到了鲁迅的认可。

沙飞画作:鲁迅与青年木刻家们。鲁迅不是摄影的中心,但是通过巧妙的被摄影者的目光聚焦,鲁迅成为作品的主角。同时,画面深刻、传神强调了鲁迅病中的清癯、亲切。

沙飞作品:鲁迅在中华全国木刻第二回流动展览会 。左起:鲁迅、黄新波、曹白、白危、陈烟桥。

可惜,就在初次给鲁迅拍摄照片不过20来天,沙飞惊悉鲁迅病逝,万分悲痛。

当年,中日之间,气氛诡异。

鲁迅先生病逝是因为肺结核和肺气肿诱发的严重气胸。

对此,虽然知情人颇多,但是上海文化界还是在某种情绪驱动下,开始流行鲁迅死于日本医生须藤五百三误诊的传闻。

作为鲁迅的超级粉丝,作为“知识分子”的沙飞脑子懵懂,再加上“陶醉”当时上海左翼文化圈的口碑相传,故而对日本医生误诊传闻深信不疑,诡异表现了浓烈的“菜市场大妈”的激情,也就为以后的个人悲剧,埋下重要的前因。

1936年10月《大众生活》专辑影展,沙飞发表了他拍摄鲁迅最后摄影、鲁迅遗容和葬礼摄影等作品。

沙飞就此成名,成为中国知名摄影记者及活跃上海左翼文化圈的榜样型文艺青年。

这组鲁迅照片底片,被沙飞视为珍宝,贴身珍藏,形影不离。

最终,沙飞被枪决,这组底片随之永远消失。

1937年抗战爆发。

沙飞正在桂林办个人摄影展,闻讯找到著名学者李公朴介绍,以全民通讯社摄影记者身份北上山西,赶到了八路军第115师部,采访了已经结束的"平型关大捷"。

这次采访,沙飞拍摄了包括林彪、聂荣臻、陈光等将领和八路军战士的大量照片。

这些照片也是我们现在所能够看到、研究平型关大捷的唯一图像资料。

1937年10月,沙飞参加八路军。

沙飞笔名,为沙飞离开汕头电台后首次发表摄影作品开始使用。

沙飞诠释笔名,意喻自己将成为一颗在祖国的天空中永远自由飞舞的沙粒。

细小沙粒,随风而起,漫天飞舞,注定短暂。

或者,这就是宿命。

由此,沙飞开始了他绚丽而短暂的艺术与革命的人生。

由左向右:舒同、聂荣臻、杨成武、聂鹤亭。沙飞拍摄于百团大战之前。低机位抬高被拍摄人物形象,再有背景天空、山坡棱线衬托,照片画面完整,极具叙事感。

沙飞自拍照。

沙飞作品:关向应和聂荣臻。仔细观察,在沙飞镜头下,较少拍照的关向应稍微紧张,聂荣臻眼望部下,表情亲和。

沙飞作品,聂荣臻率领军区机关由山西五台向河北阜平进发途中。

当时,沙飞的家庭背景、家族人脉、随身携带左翼青年们捐献成套摄影器材等等,都是八路军非常宝贵的资源。

1941年5月1日,沙飞在晋察冀军区政治部《抗敌三日刊》发表《我最后见到鲁迅先生的一天》,《鲁迅先生最后的留影》。

这一鲁迅系列,迅速确定沙飞在军中的左翼革命知识分子形象。

此后,沙飞在延安整风运动期间的1942年入党,先后担任了晋察冀军区政治部《抗敌报》社副主任、编辑科长、摄影科长。

后来,聂荣臻亲自支持沙飞筹办了《晋察冀画报》社,沙飞担任主任。

就此,沙飞与《晋察冀日报》老大邓拓比肩,俨然晋察冀根据地文化“掌门”之一。

聂荣臻自法国勤工俭学,便是摄影爱好者。

他和沙飞既是上下级,也是一种同一爱好的知音。

所以,聂荣臻对沙飞尤其赏识、器重。

如此得到强力扶持,沙飞的《晋察冀画报》后来发展极快,也就由华北军区政治部《华北画报》,发展到后来升格为《解放军画报》。

延安整风运动从1942年2月开始至1945年春季结束。

在很多知识分子绞尽脑汁“检查过关”的这一阶段,沙飞在晋察冀期间如鱼得水,一面升官,一面拍摄了海量的优秀作品。

这时,沙飞摄影在色彩、构图和表达上,日趋成熟。

沙飞尤其擅长以简明构图、景深去强调表达事件,更擅长以摆拍技术去凸显新闻特色的抓拍元素,使得摄影作品内容饱满和极具叙事色彩。

从下面这些照片可见,沙飞摄影作品既有冒险战场即时拍摄。

也有典型的摆拍。

前几年,颇有“红色记忆”的老大哥陈思豪专门寄给我一套非常宝贵的1948年原版《沙飞摄影集》。

收到邮件以后,思毫兄与我联线夜聊,尤其对里面若干战斗照片的地点、事件作了少为人知的详细介绍。

此后多日,我经常于夜深人静时观看、欣赏和揣摩这些抗战老照片,也就在人们几乎难以了解的照片不经意蕴涵的细节、信息中,去感悟和认知真实的抗战。

沙飞的摄影作品,是我最看重的抗战题材摄影之一。

比如下面这几张。

沙飞作品:保卫国土,保卫家乡。在构图近乎完美的画面上,用黑白勾勒和用灰色涂抹,画面、景深辽阔宏伟,渲染了战士伟岸身躯,强调了保卫国土,保卫家乡的主题。


他们敌人隐藏在哪?不得而知,刚发起冲锋时,一位战士便中弹倒下。瞬间震撼,让人理解战争残酷。

这是被经常引用为陈庄战斗的摄影作品,但是却是沙飞作品,更像是1939年秋的一场战斗。上面这张照片中,三位主角分别是指挥员、机枪手和弹药手。从照片可以大致了解当时八路军的非主力部队的一场连级规模战斗,指挥员和连队主要火力的关系。

沙飞作品:肉搏。一位八路军战士和日军搏杀,另一位八路军战士迅速赶到,准备刺杀。

当然,沙飞拍摄主要作品里,以拍摄白求恩和聂荣臻影响更为深远。

作为知识分子,沙飞拍摄这两位晋察冀传奇人物,特别注意在残酷战争里传递诸如恬淡、自然、亲和、温暖的气氛。

聂荣臻与沙飞素为知音,白求恩到达晋察冀边区,也是受过较好英语教育的沙飞受命接待和拍摄白求恩工作、生活全过程照片,二人也很快建立友好关系。

这样,沙飞拍摄白求恩大量照片,也就为我们在一丝不苟的白求恩宣传照片之外,看到这位加拿大友人率真一面。

同样,沙飞还拍摄了流传很广的聂荣臻和日本孤儿美穗子的纪实照片。

在一次战斗后,日军遗留孤儿六岁的美穗子和她两岁的妹妹被送到聂荣臻处。

聂荣臻指示将两个孩子送回日方转其亲属抚育,在短暂相处的日子里,聂荣臻成为美穗子最信赖的人,以至于分别之时,美穗子用小手拽着聂荣臻衣襟,恋恋不舍。

参考如下“喂食美穗子照片,沙飞镜头记录了美穗子的依恋,以及眼神残留的对战争的茫然和胆怯。

这张照片不仅浓缩了弱小和幼稚的生命的紧张、不安,给她喂食的战士的耐心、真诚,还通过八路军晋察冀司令员聂荣臻将军独占照片一半篇幅的构图,特别凸显照片的稳重和强调战后的短暂平和的气氛。

强大的男人,面对强敌入侵,是义无反顾的战斗、抗争。

但是,他们对无辜的孩子,总是充满关爱。

这张写实照片无论放置什么时代、环境,都是诠释战争与人性的佳作。

同样,这张照片更是八路军的抗战历史“抽向”网络愤青起哄的“撒尿日本”、“袭击日本校车”、“刺杀日本幼童”等网络乱象的一记响亮耳光。

男人的爱国,顶天立地,守望家园,善待同胞,抗争外辱。

人渣的爱国,说浑话、吐口水、撒野尿、杀孩子、杀女人。

唐河里洗澡的白求恩,率真犹如孩子——可以想象白求恩和沙飞在嬉闹中拍摄这张照片,以及冲洗出来后二人相互调侃和玩笑中欣赏照片的场景。

沙飞作品:聂荣臻和日本孤儿美穗子。

沙飞作品,八路军冀东军分区政治部宣传科长、著名摄影记者雷烨与抗敌剧社小演员田华。

当年在晋察冀的“革命知识分子”,有三个代表人物,沙飞、邓拓、张春桥。

三人前后同事。

然而,相比邓拓、张春桥思想与信仰满满,沙发出身豪门,生性浪漫,又被聂荣臻特别器重,个性尚在,始终为自由、信仰、组织、原则纠结和陷入如牛虻般追求道德完美的灵魂牛角尖。

灵魂的世界,越挤,越窄、越痛苦。

1949年10月,沙飞不堪高强度工作和背负思想压力,终于病倒。

他患上了与当年鲁迅同样的结核病,在石家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治病期间,内科主任津泽胜为主治医生,几番治疗,沙飞总是咳嗽不停,休息欠佳,联想翩翩,诸多对日本医生的不好记忆似乎也就因此被刺激、苏醒。

12月,沙飞即将痊愈,津泽胜等医生建议沙飞转院疗养。

然而,沙飞反应激烈,突然拔枪,打死了为他治病的津泽胜

沙飞病情和鲁迅病逝的病情类似,治疗医生也是日本人,他以极端手段为自己和津泽胜的人生划上句号,让人诧异,却又让人磋叹。

法律与纪律无情。

无辜杀人,必须偿命,天经地义。

纵然沙飞为高级干部,聂荣臻、军法处长张南生等沙飞老上级、老朋友,闻讯也仅能为之莽撞感到惋惜。

于是,数声枪响,一代才子沙飞如是一粒飞沙,无声无息地落在一段历史荒漠的深处。

一晃,到了2024年。

当年枪杀无辜日本医生的才华横溢的沙飞,已经死去了七十四年。

然而,时代如沙,飞扬迷茫。

却又依稀可见当年悲剧伏线蜿蜒至今,让人为历史深感无力、心悲。

近因微信新号不便,感谢好友们能够为橡树转发文稿。

多谢三点一转支持。

欢迎老友点击、联系流浪的橡树。
私人微信,无说明,不添加。望理解。

2024年9月23日
橡树·广都铭贤堂。

流浪的橡树
人性崇尚自由——【原创】橡树公众号。历史,杂文,文艺,诗歌,闲谈。切磋交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