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中秋假,我随儿子儿媳回了老家。
中秋节是三天假期的最后一天,儿子儿媳商量中秋节的前一天陪同我们一起出去走走。
去涟源龙山,我说。
龙山,我是在土著民中读到了作家郭琨根老师的文章而知晓的。我一直都在想着要去哪旅游,竟不知身边就有如此美景,而且人文历史深厚。从此一定要寻个时机好好欣赏一番龙山美景的念头种在了心底。因此,我自然而然就想到了龙山。
于是,我向郭琨根老师打听了去龙山的路线。
那早七点,吃过早餐,我们就启程前往龙山。两个小时后,导航把我们准确地带到了龙山脚下。不凑巧的是,一路上天公都阴沉着脸,真有点担心能不能如愿登上山顶,一览龙山的瑰丽景色。
车子在盘山公路蜿蜒前行。虽然是油砂路,但弯急路陡。相比我以前去过的梅龙山和紫云峰,才知道这里山路的险恶。
眼看离山顶越来越近,山上面起大雾了。为了不留遗憾,顶着大雾,我们继续登顶。可是越往上雾越大,在导航显示不到两里路就是最终目标的时候,能见度不足二十米了。我心中恐惧陡增,生怕前方突然出现未知的危险。
“在这浓雾缭绕之中,近前的景物都如披上了一层轻纱,欲见不能。何况远眺呢?”儿子提议还是调转车头下山。
九点五十,我们返回来到了药王广场。瞻仰完药王孙思邈石像,再往里走,就是凤凰寺。相传多年前,有凤凰破石而出,飞到这里后便不见踪影。僧侣们追寻至此,认为这是一块风水宝地,遂在此又修建了一座寺庙,名为“凤凰寺”。
凤凰寺始建于明朝永乐七年,地处龙山山脉中段,海拔700余米。原寺庙规模宏大,数百年来香火不断。但至上世纪50年代,寺庙已衰败殆尽,凤凰寺名存实亡。几十年来,由民间自建的简易小庙延续着“凤凰寺”的香火,远远不能满足四方香客朝圣的需要。
2005年,刘凡先生为满足四方善男信女对药王虔诚朝拜的愿望。慷慨解囊,出巨资重建“凤凰寺”。在各级政府和民间团体的支持下,历时三年,至2007年,“凤凰寺”主殿药王殿建成。
凤凰寺里风光绮丽,所至之处,溪水纵横,竹影摇曳。拾级而上,雄伟秀丽的殿宇飞檐翘角,屹立于青山绿丛之中,因而被香客与游人称为药王圣地。
从凤凰寺出来,天气还是阴沉沉的,仰望山顶,一片迷茫。我们不得不离开龙山景区。这个时候还早呢,才十点多钟,我们决定前往水府庙水库游玩。
到达水府庙水库,已是中午十二点多。虽然是正午时分,但阳光很温柔。临湖而立,清凉的湖风轻拂着脸庞,我们商议着下一步游玩计划。边说边走来到旅游服务中心,打听了游览服务项目,最后选定了水府庙水库大坝下游的“涟水漂流”。这时肚子咕噜噜唱起了空城计。我们选了一个餐馆,吃饱喝足后来到了漂流地点。
水上坐竹筏漂流,不是第一次。但与家人一起还是第一次。因此,还是有一股新鲜劲。
坐在竹筏上,看竹筏轻盈漂流在宽阔的河面上,水波荡漾,两岸山峦叠翠,碧水环绕,美不胜收。果然是“筏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为了视野更开阔,我起身来到了竹筏前头。清风拂面,带着丝丝凉意,竹筏划过水面,水声潺潺,伴随着远处偶尔传来的几声鸟鸣,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我禁不住张开双臂拥抱着这一切的美好。
这时,驾驶员曹师傅提醒我们,筏上有音响话筒,可以K歌。是个好主意,儿媳拿起了话筒,悠扬的歌声飘荡在涟水上空。竹筏轻轻漂流在清澈的河面上,家人欢聚一堂,笑声与波光交相辉映,快乐的音符穿越青山绿水,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儿媳唱了几首流行歌曲以后,将话筒给我,一定要我唱一首歌,这可难为了五音不全的我。拗不过他们的坚持,我点了一首《长相依》。正如儿媳所说,唱得好与不好没有关系,重要的是快乐就好!于是,我拿起了话筒,站在筏头,勇敢地释放着自己的情愫!
唱歌令人愉悦,况且还是在如诗如画的涟水之上。见我情绪高涨,俏皮的儿媳即兴发挥,充当起了小记者,对我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采访”。无疑,此时此刻我的心情真是喜不自胜。好一场难忘的水上漂流之旅!
不知不觉就到了漂流终点站——杏子老街。河对岸就是绿色健身步道。曹师傅热情地介绍着。我一下子来了兴致,请求他停下竹筏,带我们去健身步道走走,憨厚的曹师傅答应了,领我们上了岸。
刚上岸,只见健身步道沿着河岸向前延伸,步道右边是一片金色的海洋,沉甸甸的稻子弯下了头,随着秋风泛起了金浪。曹师傅指着这片金灿灿的稻田,兴致勃勃地描述着这里油菜花盛开时的美景。
站在步道上,左边是清澈的涟水河,右边是黄澄澄的稻田,这简直是大自然赐予的人间瑶界。身处其中,心情无比舒畅。
等我们重新登上竹筏,曹师傅启动机器开始返航。返程时,他有意选择离河岸较近的水域行驶。沿岸青翠的树木伸出的枝条,在水面上荡漾,摇曳生姿。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与青山、绿水、竹筏共同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卷。
竹筏漂流的旅程缓缓落下帷幕,但那些欢声笑语、温馨瞬间却如同河面的波光一样,久久回荡在心间。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漂流之旅,更是一段家人间情感交流与升华的宝贵时光。我们带着满满的回忆与感动,期待着下一次再次踏上这样美好的旅程。
回首龙山之行,虽未尽兴,然水府庙之游,却补足了遗憾,真是一次难忘的旅行。
本文配图由作者提供
彭意芬,女,双峰县作家协会会员,双峰县书法家协会会员,偶有诗词作品刊登在《湖南诗词》《中华散曲》《九州散曲》等刊物和公众号上,散文多见于土著民等公众号,并有部分文章刊登在《湖南新闻网》《娄底日报》《娄底广播电视报》和《乐龄悦读》。
主编|胡柳莲
编辑校稿|李燕南 胡晓霞 周海容 陈婧
《湄水文苑》投稿邮箱:
614926519@qq.com
《双峰作家》投稿微信:
azhe1083455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