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期 | “家国情 ▪ 双峰行”征文大赛获奖作品 杨济萍:《也过春秋与冬夏》

教育   2024-11-13 20:03   湖南  
“家国情 ▪ 双峰行”征文大赛获奖作品



也过春秋与冬夏

文|杨济萍


十一月刚过,南方就进入了深秋,气温迅速降低,微风渐凉。我就出生在这样的季节里,而且是在一个寒凉的清晨。家乡是距离我三百多公里以外的小城镇,那是我孩提时期住过的最久的地方。 

下山的路崎岖又长,但在我的印象中永远有一个特别的冬天。那是在大雪纷飞天还未亮的山间,雾气覆盖了整片玻璃窗,只能看见模糊视野中茫茫的白色,五六点的清晨突然亮起了一盏灯。好奇心驱使我睁开眼,看见的却是已经装扮整齐的爷爷奶奶。朦胧中我意识到,他们总会选择在这个时间点下山赶集,并在中午之前回来。而在每一个寒冷的天气里,我总是窝到心满意足了才起床。


抬头看看木制栅栏门外的天,飘满了雾,为一池水盖上了一层纱。远山近林,看得并不真切,洋洋洒洒的水墨画就这么仓促地落在两座山峰之间。一不小心甩出掉了色的墨汁,留下一排淡淡的水痕。这就是那个冬天下了一场雨的景象。



下了雨雪,天气就更冷了。在空荡荡的没有暖气的房间走来走去,不一会儿就瑟瑟发抖。好在总有一个地方堆满了柴火和松针,看着奶奶熟练地将烧出的碳夹进土陶罐子里,我虽然一直不清楚这样做的原因,却很乐意学着挑最红的碳放进去。


冬日的寒冷,就被烧不尽的柴火和热腾腾的烤红薯所填满,既暖身也暖胃。秋天挖出的红薯,爷爷一直留到了冬天,它们挤在熟悉的小角落里,一到冬天总能被我找到。说不清是刻意剩下的还是忘记解决掉了,只知道后来的每一年寒假,我都能吃到最热乎的烤红薯。


吃完烤红薯,就开始吃香椿炒鸡蛋。香椿,带着最浓烈的春天的气息包裹着我的味蕾,成为春季雨后我最爱吃的菜品之一。我一直觉得香椿有着不同于其他蔬菜的独特的味道,再炒上鸡蛋,奇特的味感让我离家后也念念不忘。


更让我念念不忘的,是三月三的荠菜煮鸡蛋。我在幼时便记得的习俗,却只遵循过几次。离开家乡的日子越久,有些东西也不经意散落在回程途中。不过母亲会煮一锅黑豆和鸡蛋,在每年立秋的时候。



春秋是两个格外相近的季节,没有太过明显的天气变化,却过渡着最极端的夏冬。于是春天过后,夏天的出现显得特别的突然。


夏天的黄昏总是在很晚才降临,傍晚七点半,爷爷刚烙的两张葱油饼就在手里,而那时的奶奶却在池塘对面和她的姐妹们打字牌。我总是要沿着池塘边,走到另一端喊她回家吃饭。彼时已经有蛙叫声围绕池塘,爷爷为我梳的小辫垂在肩头,随着奔跑的动作前后摆动,夏日的燥热气息被迟来的山野长风吹散。


太阳巧合地在这时下山,于是童年的记忆被染上了相同的橘黄。


黄昏过去,就是夏夜里星星最多的时刻。杂草边一块水泥坪地,搬着椅子坐下来往上望,几乎什么都能看到。比如无数闪亮的星星,和一轮皎洁的月。然而在这样的夏夜里,彻夜不息的蛙叫声和驱赶不散的蚊虫打扰了最惬意的时分。



蚊虫逐渐消失的时候,气温开始下降了,连着几日的雨水,空气也慢慢变得潮湿。


时间又默默地回到了秋天。一提到秋天,我还是会说起那片稻田。在它变成水库之前,有一块小池,储存着孩童时期最憧憬的七彩颜色,仿佛一脚踩上去就是祥云。几岁时带着梦幻心情遥望远方的我,此后再也没有想起那片小池的样子。却清清楚楚地记下了当时的想象和心情。


稻田里不只有那一块小池,还有属于我们的丰收颜色。爷爷的身体还异常健朗的时候,每天都会去几次稻田,然后守到初秋,收割机往田里下几个来回,便带回来一块坪地的稻谷。我第一次看一匹马站着睡觉,就是在那片晒着太阳的稻谷前。


家里的那架筛稻谷机,刻着爷爷的名字。从我记事起,家里的蒲扇,饭碗,很多很多的工具,都有他的名字。于是在我大一点的时候,爷爷会做几把蒲扇,写上我们一家人的名字,每个人都有一把,每个人都可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夏日乘凉。


爷爷是个木匠,家里的每扇纱窗,每顶草帽,每张木桌椅,都出自他的手。家里最多的物品,都是他最成功的作品。而我慢慢地看着他老去,老到他很久很久之前讲的故事我只能记起关键词。那些关键词牵引着我的一部分惆怅,让我愈加怀念从前的夏日黄昏。


在秋天里聊起夏日,就像在冬日里想拥有夏天。关于春秋冬夏四季,莫过于我的名字,每当我看着我的名字,都会想到我所经历的几分之一的人生。所以每当我看到春夏秋冬的景色,总是会想起我的家乡和孩提时代最亲近的人。



家乡的景还在,家乡的四季也还在,但是我的记忆却逐渐模糊。我跋山涉水地往前跑,把那座叫双峰的小城镇和那片山顶留在了原地。我偶尔折返却从未想过停在那里。直到那段无法复刻的记忆再也回不去,扎下的根延伸着藤蔓跟着我来到百里开外,有了新的寄生。


我的故事顺理成章地在某一刻像春秋一样,过渡到一个女孩的青春,然后迅速生长到成年以后的世界。我开始了新一段忙碌的奔跑,再没时间回头望。


于是关于家乡的一切变得更加陌生,在明明血脉相连的根叶之间,长出了花卉。花开花落后,我的人生阶段很快又过去了一期,根叶依旧紧密,甚至更加依恋着彼此。所以我开始想要回到过去,回到家乡的怀抱。我如此相信家乡会是治愈我的那副良药,在多年后也能让我欣喜如初。






人生这条长长的隧道,我从春天看到了冬天,又从秋天过到了夏天。承载着春夏秋冬四个时节的幼年时光,是刻在灵魂里的一张老照片,褪了色丢在相册里,有一天将它找出来,展现在记忆末端的画面却格外的清晰。连带着对于家乡的那份情结,都沉进柔软的土地里。未来的很多年,这里一直会是家乡。它和故乡不一样的是,总有一天我还是会回到这里,并且我期待着回到这里。


我或许也会期待去很多城市,但我于那些地方,不过是匆匆的旅客。那份属于“本地人”的归属感,依然存在于那座叫双峰的小城镇,和那片有池塘有竹林有稻田有很多很多个明显的春秋冬夏的天地。


那就继续过下去,和记忆里的春秋冬夏。


本文配图来源网络



END
湄水文苑


作者简介

杨济萍,2005年出生于湖南双峰。中学时期曾获第七届全国科普科幻大赛湖南省一等奖,全国一等奖等奖项。从一个爱做梦的小孩长成大人,写了不少文字,积攒了很多故事。



主编|胡柳莲

编辑校稿|李燕南 胡晓霞 周海容 陈婧


《湄水文苑》投稿邮箱:

614926519@qq.com


《双峰作家》投稿微信:

azhe1083455023




湄水文苑
湄水文苑,双峰文学爱好者之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