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特色适宜技术 | 耳穴疗法—神奇八大功效

美体   2024-12-06 16:01   四川  
 
 
 
 
 
 
 
 
 
 
 

中医护理

耳穴疗法





一、耳穴疗法的基础知识






20世纪50年代,西医对耳穴诊疗进行了系统研究,首要贡献者是法国外科医生诺吉尔(P.Nogier)博士。经过6年的努力,他详细研究了耳郭上人体各个部位的对应点,并将其绘制成了“倒置胎儿”图谱。

中医学传统观念认为,耳与人体经脉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并且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经络被视为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其作用不仅在于连接体表和内部,还在于联系人体内外,将各种脏腑器官等要素联结成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

耳穴疗法基于中医的“全息”理论,即耳郭上的不同区域可以反映全身的不同脏腑器官。耳郭是全身经络、神经的交汇点,耳朵上的穴位能够对应全身的脏腑器官和四肢百骸。

有研究提出,耳穴刺激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加耳郭周围的血液供应。改善耳郭组织的血液供应,有助于提高局部组织的代谢水平,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提高对肠道的营养供给水平,有助于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和提升。







二、耳穴疗法的八大功效







耳穴疗法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它的独特功效在于既可以缓解身体的特定不适,还能够帮助患者实现自我调节和健康管理。

1、诊断:通过按压耳郭上的穴位,若患者有明显的疼痛或酸胀感,可作为身体异常的提示。例如,对应胃部的“胃穴”有疼痛,可能提示消化系统的问题。

2、治疗:耳穴疗法广泛用于缓解疼痛、镇静安神、改善消化等问题,例如失眠患者可以刺激“神门穴”以帮助睡眠。

3、预防:在患者病情初期,通过适当的耳穴刺激,能够调节体内功能,避免疾病加重或复发。

4、保健:通过日常的耳穴按摩,可以调节气血,改善疲劳和亚健康状态。

5、美容:耳穴疗法可以调整内分泌系统,促进气血流畅,帮助改善皮肤质量,减少痤疮和色斑。

6、康复:耳穴疗法在中风后康复、手术后康复中应用广泛,能够加速血液循环、改善肢体麻木。

7、养生:通过耳穴的日常刺激,帮助体内气血循环顺畅,延缓衰老、增强体质。

8、抗衰老:通过定期对耳穴的按摩,可以缓解衰老带来的症状,如改善睡眠、稳定情绪 。








三、耳穴疗法的适应症及选穴技巧







耳穴疗法的适应症广泛,以下是几类常见适应症及其常用的耳穴:

1.痛症:耳穴疗法对各类疼痛症状有良好疗效,例如头痛、牙痛、腰痛、急性扭挫伤、膝关节痛等。

头痛:选取“神门”“枕”“额”穴进行刺激,可缓解头痛、头晕。

牙痛:选取“牙”“颊”穴,按压或贴压可以有效缓解疼痛。

腰痛:选取“腰骶椎”“肾”穴,能够舒筋活络,缓解腰痛。

2. 神经系统疾病:耳穴疗法在失眠、抑郁、焦虑等神经系统问题中应用广泛,对于青少年失眠多梦、调节情绪有极大地帮助;通过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能够起到镇静安神的效果。

失眠:选取“神门”“枕”“皮质下”穴位贴压或按摩,有助于安神入眠。

抑郁焦虑:选取“神门”“枕”“皮质下”穴,能够帮助患者缓解情绪压力。

3. 消化系统疾病:耳穴疗法对胃痛、便秘、腹泻等消化系统问题有明显效果。

胃痛:选取“胃”“脾”“肝”穴,配合交感神经穴,能够缓解胃部不适。

便秘:选择“大肠”“腹”“肺”穴,通过贴压或按摩促进肠胃蠕动,帮助排便。

4.妇科疾病:耳穴疗法在调理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问题中也有显著效果。

痛经:选取“内生殖器”“肝”“肾”“交感”穴位,帮助缓解痛经的不适。

月经不调:选取“内分泌”“脾”“肝”等穴位,有助于调节内分泌,促进血液循环。

5.慢性病调理:耳穴疗法可用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辅助治疗,通过日常的贴压或按摩,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病情。

高血压:选取“心”“肝”“肾”“耳尖”等穴位贴压,结合耳尖放血法,有助于降低血压。

糖尿病:选取“胰胆”“脾”“肾”“三焦”等穴位进行贴压,帮助调节内分泌和代谢功能 。




·中医科简介·

邛崃市医疗中心医院是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我院中医科是本院带有全科性质的一级临床科室,是国家卫健委课题子课题分中心之一,在本院已有60多年历史,包括中医门诊和中医住院病区,住院部位于我院第三住院大楼五楼整层,门诊位于我院门诊大楼二楼。目前中医科的中医男科为成都市中医重点专科,邛崃市医学重点专科,是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专科联盟成员。

专科特色

中医科是以中医药特色为主要诊治手段的综合性科室.设有中医内科、中医男科、针灸科、中医肛肠、中医妇科、中医儿科等科室。中医科各诊疗组均发挥传统中医药优势,运用中医药及中医适宜技术,结合现代医学诊治临床常见多发病,慢性病,如:感冒病,湿阻病,咳嗽病,肺胀病,眩晕病,失眠病,腹痛病,消渴病,郁病,头痛病,腰痛病,颈椎病、痹病;妇科月经病,带下病,妊娠心烦,妊娠咳嗽,产后发热,缺乳,不孕症,妇人腹痛,盆腔炎,乳癖,乳疬,乳痈(乳腺炎);小儿感冒病,湿阻病,小儿咳嗽病,胃肠功能紊乱,小儿发热,小儿腮腺炎,小儿腹泻等等。其中特色科室中医男科:主要擅长运用中医药及中医适宜技术,结合现代医学诊治泌尿男性生殖系统常见多发病,慢性病,如:精浊病(前列腺炎),精癃病(前列腺增生),子痈病(附睾炎),囊痈病(阴囊炎),阳痿病(ED),遗精病,早泄病,石淋病,热淋病,不育病,湿疹,遗尿病等。特色科室中医肛肠:发挥中医药优势,运用中医药和中医适宜技术及手术诊治各类肛肠疾病,对混合痔、直肠粘膜脱垂、肛乳头瘤、肛裂、复杂性肛瘘、肛周脓肿、肛周湿疹、便秘、肛门失禁等常见病均有特色疗法,注重对于肛周疾病的微创手术治疗及全程无痛技术。开展了中药直肠滴入、耳穴压豆、针灸、刮痧、拔罐等约16项中医适宜技术及多项肛肠手术项目。中医专业人才内培外引,科内医护人员不定期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等上级医院深造学习及参加各种中医学术活动,实时了解中医相关最新治疗进展,有着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

科研学术能力

中医科科研学术能力突出,负责和主持成都市卫健委课题1项,主持和参研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课题4项,负责国家级课题子课题1项,获得国家专利2项,中医科在北大核心及中文科技核心期刊等国内各级期刊发表专业论文40余篇。在国家及省市学术界具有较强影响力,中医科团队在国家级、省级学术团队各级分会有副主任委员、常任委员、委员、青年委员等学术任职,多次举办省市级继续教育项目。中医科人才荟萃,有四川省第三批拔尖中青年中医师,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第七批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成都市第四批名中医,邛崃市名中医等。获得多项荣誉,于2024年11月在成都市第二届“杏林之光”中医药服务内涵建设创新案例大赛中荣获金奖,2021年获得四川省中医药学会优秀论文荣誉称号,并且“中药茶饮”在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主办的2019四川中医药文创产品及健康文化精品设计大赛中荣获三等奖。

【中医护理门诊】

出诊时间:每周二上午08:00—12:00,门诊二楼护理门诊

联系电话:028-88791482

科室位置:第三住院大楼五楼

【挂号途径】
关注“邛崃市医疗中心医院”公众号,点“就诊服务”“预约挂号”—左侧往下滑“护理门诊”“中医护理门诊”

·END·

来源:中医科

编辑、整理、排版:宣传统战部

邛崃市医疗中心医院
邛崃市医疗中心医院官方微信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