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双叒叕突破!勇攀技术高峰——ERCP手术为百岁高龄患者打通生命“堵点”,重燃精彩生命

美体   2024-12-06 16:01   四川  

导语:

近日,我院消化内科郭明文主任团队完成一例极具挑战性的超级微创手术,成功为一名104岁高龄患者实施ERCP 手术。

百岁老人李太婆平素身体健康状况比较好,生活尚能自理,但是近2个月来太婆自己感觉到全身皮肤瘙痒,且逐渐加重。最近1个月,家属也发现太婆皮肤、眼睛颜色变的越来越黄,于是来我院就诊。专家经过检查发现太婆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进一步行磁共振检查提示“胆管严重狭窄”。因胆管狭窄梗阻导致胆汁引流不畅,进而引起全身皮肤巩膜黄染、瘙痒,持续升高的胆红素血症也会对全身器官造成严重损害,甚至危及生命,当务之急需要为患者解除梗阻、引流胆汁。

胆红素水进行性升高

磁共振提示:胆总管狭窄

但患者已百岁高龄无法耐受常规外科手术,院部立即组织多学科会诊讨论(MDT)研判病情、制定诊疗方案。经全院多学科专家讨论研究认为:针对患者目前特殊情况可以考虑首先选择消化内科郭明文主任团队在局麻下行内镜胰胆管造影(ERCP)置入胆道支架,打通梗阻的胆道、缓解梗阻性黄疸;超声医学影像科冯声蓉主任团队行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术(PTCD)做为备选方案。经与家属详细沟通病情后,家属对我院诊疗服务表示非常满意,积极配合医院治疗,最终选择消化内科团队的ERCP手术方案



消化内科团队ERCP手术操作

术中造影

置入胆管支架

针对如此高龄的患者施行ERCP手术,困难与风险如影随形,每一个操作步骤都像是在钢丝上行走,因为老人身体机能衰退,对手术的耐受性极低,术中出现各种并发症的可能性大幅增加,这对手术操作者和整个医疗团队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考验。我院消化内科郭明文主任团队迎难而上,凭借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小心翼翼地操作内镜,缓缓通过复杂的消化道管道,精准地定位到胆道梗阻部位,每一个动作都必须精确无误,任何微小的失误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经过紧张而精准的操作,最终成功置入支架、解除了胆道梗阻,就像打通了生命的“堵点”

这次超级微创手术的成功意义非凡。对患者而言,极大地缓解了痛苦,改善了生活质量,重燃了生命的希望之光。对医院而言,这不仅是一次技术上的突破,更是对我院综合医疗技术水平的有力证明,在面对超高龄患者和高难度手术的双重挑战下,他们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卓越的医疗水平,成功跨越了重重障碍。

这一成功案例充分彰显了我院消化内科医疗团队的高超技艺,也体现了全体医护人员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坚定决心。我院将继续砥砺前行,以更精湛的医术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让更多患者受益。

消化内科简介

崃市医疗中心医院消化内科是院内传统优势学科,多年来一直在医疗、科研、教学领域起到带头作用,为邛崃市消化系统疾病诊疗及消化内镜的推广应用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科室目前拥有成都市一流的消化系统疾病诊疗设备,专业技术人员实力雄厚,开展内镜下诊疗项目20余项,其中消化道早癌筛查、消化道良恶性肿瘤内镜下诊治(EMR/ESD/ESE/EFR/STER/POEM/)、胆胰疾病ERCP诊治、食管胃静脉曲张内镜下诊治(EIS/EVL/ESVD)、内痔内镜治疗(CAES/套扎),内镜下阑尾炎诊疗技术(ERAT),超声内镜诊治(EUS-FNA,EUS-FNB,胰腺假性囊肿引流、胆肠吻合等)、内镜下消化道支架植入术、无痛胃肠镜诊治技术、急诊内镜等在市内处于领先地位,达到省级先进水平,为众多患者解除了痛苦,受到临床医生的认可和患者的好评,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

科室现设消化内科病房、消化内镜中心及消化专科门诊。年门诊量超50000人次,年住院人数5000余人,内镜诊疗量达到25000例。共有医护人员40名,其中医师14人,护理人员26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4人,硕士8人,专科护士4人。

做为邛崃市消化内科的学术带头单位和临床医疗中心,经过我们多年来不断努力进取,并与普外科、重症医学科、介入科等相关科室紧密合作,在消化系疑难危重病人的诊疗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尤其是在各种消化系统少见病、疑难病的诊治、各种危重病例的综合抢救及内镜检查治疗方面达到很高水平,得到了病人的信任和认可,来就医的病人越来越多,就诊的病人远至蒲江、大邑、名山等地,是成都西部区域病人最多,影响最大,辐射面最广,诊断疑难危重病人最多的消化专科。

住院部地址:第二住院部6楼

门诊地址:门诊一楼、二楼消化内科诊室

门诊时间:星期一至星期日全天

住院部咨询电话:028-88762115

消化内镜中心咨询电话:028-88795760

来源:消化内科

编辑、整理、排版:宣传统战部

邛崃市医疗中心医院
邛崃市医疗中心医院官方微信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