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借我一双慧眼吧 ]
—— 科考感想 ——
●●●
来贝加尔湖开始这次科考之前,我的内心十分忐忑。这份忐忑有着多方面的原因——陌生的语言环境、不同的饮食习惯、异国的礼仪文化,不一而足。更为重要的是,不同的专业背景时常让我感到有些无所适从。
在科考过程中,面对各种纷繁复杂的岩石类型、地质构造,看着地科的同学们热切地讨论,而我却只能在一旁干瞪眼,心中十分焦急。由于野外科考的环境所限,在绝大多数场景下,自身的专业都很难被实际运用。我的专业环境科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门依赖于实验的学科,对于很多污染物的检测或环境指标的测量都需要靠实验室中的测样。即使有一些可以使用便携的仪器与试剂进行实地检测的指标,但因为准备时间、考察重点、路线设计、实际条件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准确的测样也往往无法实现。在船上行程中,黄老师有意识地问“环境专业的同学看出了什么”,我们也只能苦笑道“这里的环境很好”——毕竟我们既没有办法用肉眼看出环境中存在多少种微塑料,也没有办法凭感觉给出空气质量指数。
行船途中观察到的断层构造
不过,随着科考的不断深入,有一些场景开始触动了我。在夜郎次峡谷进行考察的过程中,黄老师为了启发我们更好地开展选题,提到很重要的一点——同样是走向基本一致的峡谷,夜郎次峡谷的风很小,而萨尔玛峡谷的风很大;并且夜郎次峡谷的植被与之前考察的松杜克峡谷差异巨大。我忽然发现,这些天自己好像都只是在埋头爬山,眼前的景象犹如走马观花,似乎从未真正地展开对比分析和深入思考。
松杜克峡谷
夜郎次峡谷
另外的一个场景是参观考古现场。考古是偏向人文社科领域的学科,但这里的考古人员则是采用地球物理方法,通过磁性的探测确定冶铁遗迹的位置。差异如此大的两门学科居然都能如此紧密地结合到一起,实在不可思议。
贝湖附近的冶铁遗迹
我渐渐开始发现,很多时候不是专业背景限制了观察的目光,而是习惯地依赖成熟而简单易行的实验流程,导致了自己“视野狭隘”,不愿费心费力去分析眼前图景背后的深层信息。回顾这段时间的行程,或许行船过程中一闪而过的漂浮物昭示着某种污染物的存在,或许藻类的差异分布意味着湖泊不同区域富营养化的程度差异,或许不同的植被类型能够体现不同水平的生态环境质量,或许不同的岩石类型与地形地貌产生了不同的土壤健康水平……或许我能“看到”的,远比我看到的多。
<<< END >>>
文字丨邾浩宇
美编丨司 伟
图片丨邾浩宇
审核丨黄周传
终审丨汪 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