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考感想
地景之奇
&
自然之美
7月24日清晨,手机闹铃的音乐与船头微微的晃动,把我从睡梦中缓缓拽出,迎接湖上考察的第二天。按计划今日将持续来回横穿小海,在小海的东西两岸有三个科考点,分别是小海东岸的皮什安卡湾、小海西岸的松杜克堆积扇与湖湾和小海东北岸的三兄弟岬角。
用完早餐后,我们泊船登上了奥里洪岛西北岸的皮什安卡湾。维塔利老师首先带我们观察泊船点附近裸露的背斜露头剖面,这些背斜不像我之前见到的那样“立正”,而是一个个都“躺”在了地上,再往前还发现了深变质的石英质岩石与白色的石英脉,这些都揭示了剧烈的构造运动。之后,我们从泊船点沿着湖岸持续往东北,去观察突然出现的沙丘分布区,为拉老师提出的问题寻找答案——现在湖滨的沙滩与绵延的沙丘有什么异同,及其成因如何。
起初,我们踩在沙滩边上前行,但分选很好的砂砾细小松软,一脚一陷,我们行如龟速,细小的沙砾旁是与之平行分布的较大颗粒的砾石,经过了长时间的湖浪冲刷打磨,呈圆圆扁扁的椭圆厚片状,不仅更方便行走,更是打水漂的“专武”,同学们不由自主不亦乐乎地秀起了自己的技术。Time is so limited,沙滩上的同学们被带上了湖岸边的泥质台地,昨天才下过雨,原本坚硬的黏土台地这儿那儿尚存积水,变得有点儿泥泞,比沙滩方便行走,但两只鞋上不断地有乘客搭载,逐渐变得越来越沉重。泥质台地边上的陡壁越来越高,不少大树树根裸露,有的已经倒伏,据说这是疫情前的一次大浪侵蚀所致,由于减荷作用,陡壁持续坍塌,继续向岸后退,细颗粒被风与浪不断带走,陡壁还在继续形成。好在脚下很快变成了沙土地,沙丘出现在眼前,行军立刻变得轻松起来。沙丘让地面变得起伏,疏草草原与裸露的沙地交错,再往前,我们突然完全置身于连绵的沙丘地了,几棵形态独特的松树,顽强地点缀其间。沿途观察到细颗粒砂、砾石、紫色的石榴籽石与黑色重矿物成带与湖岸平行排列,显然,这是湖滨波浪动力作用的结果,颗粒大小与比重的不同,湖浪对其进行分选,常浪与大浪作用,令其整齐列队,一列列从水边排列到了陡壁下。而台地则曾是滨奥里洪高原的一部分,断裂不仅形成了贝加尔湖中的第一大岛——奥里洪岛,下沉更让曾经的高原受到湖浪的持续作用,同时,因湖流的搬运与堆积作用,而聚集了贝加尔湖沿岸不同地区的物质。下沉速率的不同,使之成为台地。加之,对岸松杜克峡谷而来的西北风与邻近的小海东北口门而来的风力作用,持续吹扬搬运细颗粒物质向陆堆积,向古老的草原蔓延,沙丘渐渐向陆爬上了山坡。
头着地的背斜
粗细颗粒与深浅矿物因分选而整齐列队的沙滩
减荷破裂作用
下午,我们按计划来到了小海西岸的松杜克堆积扇,泊船在扇边的湖湾。映入眼帘的是远处连绵起伏的高山和近处绿草如茵的湿地,峡谷一侧的山坡上针叶树成林,而另一侧则光秃秃的,用生命鲜活地指示了构造运动与坡面风化作用强弱的不同特点。拉老师给我们展示了路边捡来的几块砾石,有花岗岩、含有石榴籽石的片麻岩、闪岩和大理岩,证明了切开峡谷的构造运动,将远方滨海山脉的岩石穿过滨奥里洪高原,带到了谷口。我们沿着山腰向谷口行进,由于冻融泥流作用,坡面变得凹凸不平,大量的棱角状大小砾石与细颗粒混杂堆积指示了这里可能曾有过冰川发育。站在大量巨砾散布的谷口,之字形峡谷的尽头就是滨海山脉,和缓的山峰连绵起伏,宛如城墙将南下的北冰洋冷气团拒之门外。与萨尔玛风相比,这里的西北风并没有那么强劲,不仅是滨海山脉的阻挡,而且此处峡谷的之字形也没有萨尔玛峡谷显著,无法为强风的形成提供有利的地形。下午漫长的徒步行程中,见到了悠闲自在的马群,活泼却又显得笨拙的钩虾,找到心怡的白色大理石,旅途因此而充满了惊喜。
松杜克砾石滩近处的湿地
与远处的峡谷
之字形峡谷平面图
湿地中的浅湖生活着
大量钩虾
悠闲的马群
薄暮时分,奥里洪岛西北端的三兄弟岬角迎来了今天最后一批登山者。沿着树丛间一条略显陡峭的小径,同学们开始了不同寻常的登山之旅。夜幕悄悄地拉开,杂草中被惊扰了的昆虫们此起彼伏地呼唤起来,伴着登山的脚步声倒也显得热闹。似乎冥冥之中自有天意,飞奔中我与两名同学脱离了大部队,来到了靠近湖岸的陡崖之上,眼前是无际的小海,脚下是万丈的深潭。我们三人仿佛是收到了三兄弟的指引,相聚于此,共同沉浸在这宛如世界尽头般的景色之中。
三兄弟岬角
登顶三兄弟
湖上考察临近尾声,
虽然安排满满,
但仍嫌时光吝啬,
浮云一别,几时再逢。
文字丨李 翔
美编丨司 伟
图片丨李 翔
审核丨张永战
终审丨汪 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