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过硬的“人脉”,能在学术圈脱颖而出吗?
这看似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却在马太效应的影响下,日益成为诸多科研人的新“痛点”。面对数以万计同行的“前后夹击”,无论你是多么的优秀,多么具备潜力,如果没有一定的“人脉”资源加持,似乎也难很有机会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和价值。
图片来源:网络
学术社交圈是指由学生、教师和其他学术界人士组成的社区,他们在学术研究、学习和交流方面相互合作和互动。学术社交圈的成员可以在学术研究中互相提供支持,分享资源,探讨学术问题,共同进步。此外,学术社交圈也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人脉,扩展视野,提高学术素养。举个例子,大家目前所熟知的很多学会(例如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都属于学术社交圈。
有效的学术社交不仅可以帮助你找到同领域或跨领域的合作研究者,产生良性沟通与交流,获得更多的合作机会与学术资源,还有利于建立新的人脉,扩大自己的学术圈。显然,拥有良好的人脉和学术圈也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经营学术人脉也是学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想在学术方面取得成功,一方面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实力,同时也需要建立良好的人脉和学术圈。
图片来源:网络
对于刚踏上硕博求学之路的研究生来说,如何进行学术Social也显得非常重要。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学术社交”和“经营人脉”并不是教大家如何去“打招呼”或“迎合送礼”,而是和大家讨论如何积累自己的学术人脉,扩大自己的学术圈,以达到自己的学术成果更好地与别人交流的目的!
学术交流是科研过程的重要一环,通过学术交流一方面可以时刻跟进所关注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另一方面也可以学习其他科研工作者看待科学问题的角度以及研究科学问题的方法。可能有小伙伴会说,我也知道学术社交非常重要,但是如何才能有效的进行学术社交呢?
对于研究生而言,我们通过学生社交一方面可以帮助自己提升专业知识水平和能力,另一方面说不定也能够得到工作和继续深造的机会。在此,笔者以我同寝室的一位兄弟为例,他读研期间就积极参加各种学生会议,而且基本都会主动准备汇报材料。记得硕士二年级那年,有一次他去北京大学参加一个研究生学术论坛并做了口头汇报,最终还获了奖。会议期间,他积极主动和北京大学一位老师请教学习,同时留下来联系方式并保持良好的联系。室友一直有读博的计划,研究生毕业前,他得知该老师有招收博士研究生的计划,就主动联系了导师并精心准备了一份简历发给了老师。不久后,他也得到了参加的笔试和面试机会,并最终顺利被北京大学录取!
由此可见,学术社交的重要性对于研究生来说非常重要,大家平时要积极主动地扩展自己的学术圈人脉呀!
图片来源:网络
另外,作为青年研究人员,我们有面临着项目和论文发表等考核压力,这时候我们更应该通过研究和交流来建立人脉,多去参加一些学术会议,主动结识同行,宽展自己的学术人脉关系。其次,也需要利用学术人脉资源,主动去获取一些学术信息,了解学术动态,从而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最后,也应该注重培养人脉,保持良好的关系,以并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图片来源:知乎
在此,笔者也以同事成功发表的一篇SCI文章为例,说明一下学术社交在论文发表中的重要性。起初,笔者的同事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准备了一篇文章,待投稿大概2-3个月之后文章被退回,同时退稿邮件附了责任编辑的名字。笔者定睛一看,该责任编辑正是其研究领域的大佬,但并不认识这位学术大佬,也仅仅是听过他的一次线上报告。但是,同事仍主动发邮件给这位大佬,说明了文章被退稿但希望修改之后重新投稿的请求。当然,这位学术大佬也非常友好,说可以给个机会,但是仍然需要进行外部审稿。之后,同事认真对文章进行修改,重新投稿并最终被录用接受。其实,同事通过学术社交,给责任编辑留下了一个很好的印象,起码表明了他的态度, 并积极与编辑沟通稿件的提交和修改状态,这从某一方面也节约了责任编辑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并最终促成了文章的顺利发表!
所谓合作,其实就是不同的人或单位一起工作,共担责任,共享利益。然而,合作是人尽皆知但却又容易在职业发展道路上被忽视的重要问题。当科研人员被问到:“你在业界的合作情况如何?”多数人可能会一脸茫然,并反问道:“我每天上班工作,和单位的同事合作项目,我为什么要有外界合作呢?”其实,这种回答反映出了大家对职业发展前景认知不足,或者说只知道单位内部的合作,而不知道单位外部及社会上的合作。
科研人脉及合作虽然不像H指数那样能够通过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来衡量一个人的学术影响力,但是它们确实能够反映一个人的科研活动活力。那么有的小伙伴可能会问,到底应该如何进行学术社交呢?不同的场合又应该如何进行学术社交呢?
多参加学术会议
建议各位小伙伴从硕士期间开始就要多去关注一些学术会议,并积极主动和导师沟通争取他的同意和支持。大家每年参加1-2个学术会议即可,具体也根据大家自身的情况而定。这样,一方面可以满足维系学术社交网络的人脉需求,同时也不会耽误学业和实验进度。另外,大家平时也可以多参加线上会议,积极扩充自己的学术圈。
多参加社交活动
众所周知,参加不同的学术会议,每个会议其实都有其特定的参会人员,并且也会存在少量的人员交叉。注意,这时候不要只跟自己认识的朋友寒暄,要充分利用这些机会与更多的人接触,这样就可以帮助大家不断结交更广阔的领域的新朋友。同时,也建议大家与研究兴趣一致的那些人多沟通交流,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和互动,有机会的话也可以一起开展合作研究。另外,有的小伙伴性格可能比较内向,参加完会议之后往往会独自在宾馆房间里休息。其实,有时候也是需要强迫自己参加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的社交活动,以进一步强化现有社交网络并发展新的人脉。其实,很多合作项目或文章发表都是由这种交流开始的。
主动联系不认识的学术大咖
当想要与一些有名望的科研人员会面时,即使之前并没有见过面也没关系,大家可以通过邮件等方式主动联系他们。前提是,邮件一定要正式一些,同时说明发邮件的缘由是什么!例如,笔者在读博士期间就曾主动邮件联系过一位领域内的教授,后来他来华做学术报告,我便并询问他有没有时间在会后一起喝杯咖啡。此前,我就做了一些功课看了一些这位教授的背景和简历,并和他聊了一些我最近从事的工作。后来,笔者也去他的实验室进行了为其3个月的访学和交流。其实,只要你有勇气去主动沟通交流,你一定会为成功率而感到惊讶的!
总的来说,对于想要在科研行业持续发展的科研人来说,建立自己的“学术人脉”至关重要。无论屏幕前的小伙伴是身处工作岗位还是在读研究生,在提升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应注意建立一些学术人际关系和学术社交网络,毕竟学术社交也是学术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呀!此外,大家需要注意的是,任何社交都需要互相尊重、彼此信任,学术社交也一样,要把对方看作科研挚友。最后,也希望大家都能够真诚地建立起与同行和同事之间的学术社交网络,不断拓宽自身的学术交流圈,在学术和科研工作方面取得进步哟!
公号介绍
☟
IEEE 论文那些事儿
解读期刊、会议最新动态
分享论文写作与发表经验
提供专业的论文写作辅导、英文润色服务
助你从SCI入门到顶刊顶会之路不再忧愁
交流、加群、投稿、润色、合作, 欢迎扫码加微信:
☟
集齐IEEE Letter、Journal、Transaction、Magazine、Proceeding, 召唤神龙
IEEE Access那些事儿——投稿过程实录(内含缴费细节)
IEEE Access的质量到底如何——亲历百篇文章后的经验之谈
[New] IEEE Trans. on Image Processing 投稿经验
[New] 前沿介绍| 一个可以给你paper增加创新点的新方法
[New] 计算机学科期刊大全(揽括8大方向所有期刊)
[New] 评选院士、杰青、长江、千人等有多难?评选条件了解一下
“IEEE AccessTrans那些事儿”内容生态全新发布
点“在看” 的读者天天中文章,年年中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