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池中医丨节气养生 · 小雪

健康   2024-11-21 18:05   四川  

点击蓝字

即可关注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个节气,冬季第二个节气,“雪”是寒冷天气的产物,以“小雪”比喻这个节气期间天气会越来越冷、降水量逐渐增加的气候特征。


《黄帝内经·素问》中指出:“冬三月,此为闭藏。”“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

因此要遵循“养藏之道”的原则。应适当节制欲望,减少肾精消耗;早睡晚起,等太阳升起时再外出活动,穿好衣物防寒保暖,以潜藏阳气;避免不良情绪干扰,保持心情愉悦,以使志安宁。


 好发疾病

冬季人体阳气较弱,阴气较盛,若未注意调摄,则容易发病,冬季常见病主要有以下几类。


心脏病

心绞痛、心力衰竭、心肌梗塞等属于季节高发心血管疾病。

防病对策:注意保暖。每天要多喝水,降低血液黏稠度;保持心态平和,避免情绪激动,大喜大悲尤不可取。


呼吸系统疾病

感冒、肺炎、哮喘、流感都是这个季节需要重点防范的疾病。

防病对策:建议在午间温度相对高时开窗通风;适量运动可以提高身体的抵抗力。老年人最好在10:00-14:00期间适当到户外活动,但活动不要太剧烈,散步、打太极拳、做保健操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脑血管疾病

冬季,寒冷、劳累、情绪变化都可能使血管突然收缩,导致供血不足,大脑出现缺氧状况,发生脑出血或脑栓塞,俗称“中风”。

防病对策:保持心态平和,不要过于顾忌这类疾病,有的人怕自己患这类疾病,反而吃不好、睡不好,结果更容易发病。


冬季宜灸

古语有云:“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灸之”。艾草本身具有温经散寒之功,艾灸能使温热之气由肌表透达经络,又因经络和脏腑相互联系、络属之关系,致使通达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循环全身,具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艾灸适用大多数人群,尤其是小雪节气之后的严寒天气。




小雪养生

居家简易灸

我们可以选取气海、关元、肾俞、足三里、神阙、涌泉等穴,这些穴位均是助阳气、补肾精之佳穴,可交替温和灸每次每穴20~30分钟,每天1次,长期坚持,达到养生保健的功效。




小雪养生

医院专业灸

灸法种类繁多,简要介绍以下最常见的几种。


麦粒灸:艾灸中常用的直接灸的方法,是用麦粒大小的艾炷,作用于身体的特殊敏感点及相应部位,尺寸小,烧灼轻,痛苦较小,正常成年人均可以忍受,但要强调,如果遇到是儿童好动不配合时,注意施灸安全,少施或者不施。应用广泛,方法灵活,时间短,见效快,特别对于各种痛症与普通急性炎症,效果更好一些。


隔姜/蒜灸:隔姜灸适用于因寒而致的呕吐、泄泻、腹痛、风寒湿痹、阳痿、痛经、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等。隔蒜灸适用于疱疹、慢性湿疹、慢性咽炎、过敏性鼻炎、慢性阑尾炎等。施灸时,将姜片或者蒜片放在穴区,置大或中等艾炷放在其上点燃,一般每次灸6~9壮,以皮肤局部潮红不起疱为度。


温针灸:根据针刺部位选择针具的规格,针刺穴位得气后,在针柄处附艾柱,或将普通艾条截成2厘米左右的小段,插到针柄上,距离患者的皮肤2-3cm。适用于治疗风寒湿痹症、骨质增生、腰腿痛、关节酸痛、麻木不仁、痛风、痛经、胃脘部冷痛、便溏腹胀、腹痛、腹泻等。


督脉灸:一种在背部督脉循行处施以隔药灸的疗法,其通过经络、腧穴、药物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从而达到益肾通督、温阳散寒、壮骨透肌、破淤散结、通痹止痛等功效。尤其适用于气虚、阳虚、血瘀、痰湿等证,如痛经、怕冷、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小雪养生

医生名片


李梓萌

中国针灸学会会员

四川省针灸学会生殖专委会委员

擅长:采用针刺、艾灸、中药以及各类中医外治疗法治疗月经不调、辅助生殖前调理、更年期综合症、失眠、慢性疲劳综合症、畏寒、颈肩腰腿痛、头痛、眩晕、面瘫、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神经性皮炎等。


作者:中医科  李梓萌、杜青营

审核:中医科  陈敏

编辑制作:宣传统战部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大医精诚 厚德积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