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房地产市场的逐步降温,这一趋势不仅影响着开发商的利益,更影响着与房地产紧密相关的设计行业。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作为结构工程师何去何从?作为一名资深结构工程师,从技术本身出发,跟大家分享自己的一点点对结构设计的看法。
01 房地产繁荣,设计畸形发展
房地产市场的繁荣推动了设计院的快速发展。在那段时期,由于市场需求旺盛,设计院业务量激增,不少结构设计师因此获得了丰厚的回报。然而,这种繁荣背后却隐藏着设计的畸形发展。
在地产红利的驱使下,很多设计院过于注重效率和效益,而忽视了技术的提升和质量的把控。不少结构工程师发现,他们精心绘制的图纸与别人“粗制滥造”的图纸,在价值上并无明显区分,于是大家纷纷效仿。院结构总工看到这样的图纸也摇头感叹,图纸质量跟以前没法比,但是无可奈何,效率和效益大于一切。
更有甚者,放弃了对结构设计的独立思考,完全按照专业负责人或技术总工制定的标准去执行,哪怕标准有可能是错误的。我曾与年轻同事交流,他们表示更愿意仅仅作为绘图员,因为若按照个人思路去设计,有可能会被专业负责人或技术总工的否定,并不得不重新修改图纸,于是干脆放弃了主动思考。
另外随着设计软件的不断更新迭代,以及其日益简化的操作流程,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对其依赖、信赖。不过大部分设计师仅仅关注软件参数如何填写,计算结果是否显红超限,忽视了探究这些软件参数背后的计算假定。
对于软件的计算假定是否与实际相符,是否与现行规范要求相符,不会去深入分析,而是无条件地信赖计算结果。这种情况不仅导致设计师对软件的使用停留在表面,还容易产生一种误解,即认为结构设计其实并不复杂,十分简单。
做设计既不能盲目为了安全而一味提高标准,也不能为了节省成本而一味降低标准,而是该提高的地方提高,该降低的地方降低,实现“好钢用在刀刃上”。唯有对软件参数及其计算假定有充分的了解,才能做出既经济又安全的结构设计。
设计的畸形发展,从设计院招聘时就能体现出来。他们更倾向于招聘有四、五年工作经验的年轻工程师,因为看重的并非技术能力,而是体力和服从性,这对传统观念中“技术越老越吃香”的说法构成一种讽刺。
02 过度阶段,设计也畸形发展
如今,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下行,设计院也进入了一个艰难的过渡阶段。在这个阶段,为了维持生存,设计院不得不做各种以往看不上或外包的项目。
这种转变虽然暂时缓解了部分生存压力,但对于结构工程师而言,却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他们不仅要掌握传统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还要学习钢结构、改造加固、装配式等结构形式。
这种“万金油”式的工作模式虽然提高了结构工程师的适应能力,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他们的专业深度,导致样样懂一点,但样样都不精。
大部分结构工程师(天赋异禀除外)在职业生涯中,能够把一两种结构形式做到精通已属不易,更何况要掌握多种结构形式。因此,碰到没做过的结构形式,都是边学习边设计,提心吊胆怕出问题。所以许多人常以幽默的方式自嘲,称拿着卖白菜的钱操着卖白面的心。
03 一点点建议
房地产市场的变化正在促使设计院进行战略调整,过去那种依赖房地产市场的民营设计院,随着市场下行,规模逐渐缩小,业务也变得更加多元化。
未来,很可能会有很多小型设计团队,这些团队少的可能只有几人,多的可能有十几个人,他们拥有更加明确的主攻方向,比如私人定制房屋设计、小型商业设计、医疗健康设计、城市更新、新能源等等,这种变化有助于提升设计的专业性和创新性。
面对这一趋势,大部分结构工程师(有资源、背景除外)需要积极调整心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可以考虑向精细化方向发展,在未来的设计市场中,那些能够专注于某一领域并做出特色的设计团队将更具竞争力。因此,结构工程师可以根据自己的专长,选择某一方向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以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04 总结
房地产市场的下行趋势虽然给结构工程师带来了焦虑、迷茫,但也可能孕育着新的发展机遇。只要我们能够保持积极的心态和敏锐的洞察力,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才有可能在未来的变化中占有一席之地。
05 祝愿
祝愿明天即将参加注册考试的同行们,能够旗开得胜,考试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