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共同体 · 古城读中华 | 六尺巷的桐城 桐城的六尺巷

文摘   2024-10-18 15:13   北京  


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安徽桐城市的六尺巷,重温张吴礼让典故,察看桐城历史文化展陈。习近平说,来这里看一看,很有感触。六尺巷承载着中国古人的历史智慧,要弘扬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互礼让、以和为贵,解决好民生问题,化解好社会矛盾,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


让我们跟随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走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桐城,走进六尺巷。





六尺巷的桐城    桐城的六尺巷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桐城掠影


地处大别山东麓、长江北岸“吴头楚尾”的桐城,属于楚文化、吴越文化与中原文化交融的多元文化过渡带,是桐城派故里、黄梅戏之乡,是江淮文化圈的发祥地和集中地。千百年来,作为“中国文学之乡”,师法自然、关切民生的和谐思想,尊崇理学、兼容并蓄的文化品格,珍视传统、注重传承的历史意识,成为这座城市厚重的文化底蕴和高远的精神气度。


桐城六尺巷


桐城文庙


古邑春秋    “金龟永寿”


桐城历史积淀深厚,境内人类活动的遗迹最早可上溯到中石器时代,现存丁家冲遗址、鲁王墩遗址、朱家墩遗址等众多遗址。周置桐国,因适宜种植油桐而得名。


桐城县治城池选址在历史上几经变迁。因近山岭而患虫兽、居川泽而患洪水,至明万历年间改桐城土城为砖城,设有六座城门。古城城郭形似金龟,城门均为龟之首、尾及四足,城中水系之桐溪、洙泗沟为龟肠,街巷格局宛如龟甲裂纹,体现了仿生象物、天人合一的传统营造特色,具有“金龟永寿”的象征意义,寄托着建城者希望城固民安的美好愿望。正如著名古代建筑史专家张驭寰先生所描述的:“桐城的一大特征,就是县城城池的规划与建设,构成正圆形的城池。这从全国来看是独特的,也是唯一的一座圆形城池。”


桐城城墙高大、城池坚固,人称“铁打桐城”,位居江淮各县之首。而今,古城墙基仍清晰可辨,新城与老城融于一体,城市与山水和谐相依,尽显自然天成的秀美芳华。


桐城老街与城池建设同时,现存建筑以明清风貌为主。老街以北大街东西走向的古建筑为节点,东、南、北三条街道紧密相连,文物保护单位移步可见。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桐城文庙始建于元代延祐年间,至今已有约700年历史。后称“潇洒园”的方以智故居,见证了这位明末清初大学者的一生,朴素典雅,古意盎然。左光斗故居——啖椒堂及左忠毅公祠,青砖黛瓦、古雅沧桑,是凭吊爱国忠臣的良所。屡经修葺的紫来桥古风依旧,白石凌波,玉栏照水,有“龙眠河上第一桥”之称。古城之外,尚留存古墓葬、古遗址、摩崖石刻及革命活动旧址等大量文物胜迹。另有孔城、练潭、金神、老梅、青草等古镇,它们曾依托水埠码头或交通要道,建成了繁华的商业街,与桐城古城形成城镇功能互补、内学外商分工的整体空间格局。


“金龟永寿,铁打桐城。”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桐城现有省级历史文化街区4片、省级历史文化名镇1处、中国传统村落2处和省级传统村落5处。

地灵人杰  风华千秋


桐城民风淳朴、崇尚礼让,追求和谐、包容大度。入朝为官者,“虽历显仕,登津要,常欿然若韦素者,此桐城诸先正家学也。新进之士,于众中觇其气度,多不问而知其为桐之人”。身居高位的桐城名宦,居家则谦和待人,不与民争利;与其他官员合作共事时,能够出以公心、维护大局。


清康熙年间,桐城人张英担任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其老家宅第与吴家为邻,两家因一条巷子的使用权争执不下。家人修书一封送给时在京城的张英,接到家书后,他提笔批诗一首:“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得书,主动退让三尺,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向后让出三尺,于是有了这条远近闻名的“六尺巷”。这充分体现了礼让包容的桐城风度,昭示了中国人追求和谐的传统美德,也为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历史借鉴。


姚莹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担任台湾兵备道,与此前已任台湾镇总兵的满族将领达洪阿共事。达洪阿出身行伍,不谙文墨、性情刚烈,“同官鲜与合”。姚莹上任之初,达洪阿自恃高贵,与之有所龃龉。但姚莹始终大度处事,对他以诚相待,达洪阿感佩不已,便“谢过约为兄弟”。达洪阿原先与在籍前任福建水师提督王得禄亦有嫌隙,后经姚莹劝说,两人皆以民族大义为重,消除前怨、共同抗敌。鸦片战争中,英国侵略者屡次犯台,达洪阿接受王得禄“严守海口,不轻与海上作战”的建议,而王得禄亦自带精兵督守澎湖,为台应援。三人和衷协力、密切配合,五战五捷,在近代反帝爱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在促进清代东北边疆地区文化发展、民族团结方面,以方拱乾、方登峄、方式济、方观承为代表的桐城方氏家族也作出了突出贡献。


作为明清时期江南的著姓望族,桐城方氏以仕宦治学著称于世。清代,方氏一族流放东北,在极为艰苦的环境下,以深厚的家国情怀垦荒劳作,与当地各族群众友好相处,共同创造了以中原文化为主体、多民族文化相融合的流人文化。方氏四代于黑龙江方志纂修有开拓之功,其中方拱乾的 《宁古塔志》(又名《绝域纪略》),堪称黑龙江第一部风物志;方登峄《卜魁杂志》、方式济《龙沙纪略》、方观承《卜魁风土纪》,都具有很高的史料和学术价值。正如章太炎先生指出:“初,开原、铁岭以外皆胡地也,无读书识字者。宁古塔人知书,由方孝标后裔谪戍者开之。”其对桐城方氏家族在东北少数民族地区文教启蒙方面的努力和成效,给予了极高评价。


明清时期,桐城士人在科技领域也不懈探索,卓有建树。明末政治家左光斗亦长于水利,对北方兴修水利提出了浚川、疏渠、引流、设坝、建闸、设陂、筑塘等14条方案,实施后颇具成效。明末清初桐城百科全书式大学者方以智,著有《物理小识》《通雅》等多种科学著作,积极倡导科学实验,开“质测”学派的先河,他的光学实验甚至比牛顿的分光实验还早30余年。《物理小识》中有关炼焦和用焦的记载,比欧洲早1个多世纪。方以智次子方中通著有《数度衍》,统合中西,首次提出了对数课题。直隶总督方观承所绘《棉花图说》16幅,是迄今已知国内最早的较完备的棉作学图谱。此外,叶棠潜心天文、舆图、算数,清道光年间曾应魏源之聘撰修《海国图志》,与欧洲人士讨论近代科学。姚莹注重考察中外地理,撰有《东槎纪略》等专著。清末吴汝纶曾为严复《天演论》译稿作序,促进了进化论在中国的传播。


新中国成立以来,桐城籍科学家胸怀报国之志,挥洒济世之才,为祖国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桐城被誉为“院士之乡”,从桐城走出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将近20人,其中有大地测量专家宁津生、钢铁冶炼专家孙德和、“中国巨型计算机之父”慈云桂、超导专家吴杭生、经济地理学家陆大道、雷达探测专家吴曼青、玻璃新材料技术专家彭寿、数学家方复全、膜化学家徐南平、物理学家段路明、潜艇专家笪良龙等。在2024年初召开的“国家工程师奖”表彰大会上,桐城籍的方向晨、彭寿领导的团队又分别被授予“国家卓越工程师”“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称号。


近年来,为守护悠悠文脉、讲好桐城故事,在挖掘文都底蕴上叠加桐城厚度,让桐城有看不够的风景、说不完的故事、品不尽的韵味,当地重点梳理了桐城派的发展历史,通过雕塑、小品、街头公园和博物馆等形式呈现桐城派文化;举办桐城派研究系列学术研讨活动,开展桐城派研究优秀成果奖评选活动,组织桐城歌名曲、黄梅戏《方以智》等参与全国展演;原址复建“七省通衢坊”“凤仪坊”等一批历史地标性建筑,修复保护“六尺巷”历史文化片区,建成开放安徽中国桐城文化博物馆,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集中展示区,使桐城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各族群众。


千年文都   天下文章


桐城是一片钟灵毓秀的土地,盛产鲜美鱼米,也不乏诗词歌赋、锦绣篇章。


唐代的桐城诗人曹松以贾岛为宗,铸字炼句、深得幽旨,今存诗2卷130余首,其中《己亥岁二首》之一的“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精练隽永、慷慨深沉,成为千古绝唱。明末清初遗民诗人方文直抒胸臆,不屑雕饰,虽民间谣谚,皆以入诗,诗名倾动天下。钱澄之是明末清初重要诗人之一,其诗深得白居易、陆游神髓,于平淡中蕴含深情,著有《田间诗学》《藏山阁诗文集》等,至今受人景仰。清乾隆以后,诗风尤盛,姚鼐“熔铸唐宋”的主张,为其弟子方东树继承,并在其《昭昧詹言》中予以系统阐发,从而形成“桐城诗派”。作为中国文学史上最大的散文流派,桐城派兴起于清康熙年间,衰落于民国初年,历时200余年,是桐城文化宝库中的明珠。桐城派先后归聚散文作家1200余人,留下2000余种著作,形成“天下文章出桐城”的文学奇观,堪称中国文学史上规模最大、流播最广、绵延时间最长的文学流派。


戴名世是桐城派的先驱。他不仅长于古文创作,而且提出了具有创见的文论观点,主张道、法、辞兼备,精、气、神合一,实为桐城派“义法”理论的先导。自方苞倡导“义法”,刘大櫆提倡神气音节,姚鼐强调义理、考证、文章三者并重,并提出“神、理、气、味、格、律、声、色”的为文之道及阴阳刚柔的文章风格,桐城派的文论体系日臻完备,方、刘、姚也被尊为“桐城派三祖”。他们勤于创作,才华出众、广收门徒,精编古文选本以为示范,桐城派遂风行天下,号为正宗。鸦片战争以后,桐城派又为曾国藩等所继承与发展,势力依然强盛。桐城派的兴旺景象,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叶。


除了文学,崇文重读、应举报国的民俗风尚世代相传,推动科举人才不断涌现,桐城也成为历朝历代仕宦人才的输出重镇。据统计,明清两朝桐城一邑之地中进士者235人、举人640人、贡生509人。清末废科举、兴学堂,桐城领风气之先,各类教育蓬勃兴起。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桐城派晚期宗师、著名教育家吴汝纶东渡日本考察学制回国,创办桐城学堂,亲题“勉成国器”匾额,以及“后十百年人才奋兴胚胎于此,合东西国学问精粹陶冶而成”楹联。此为安徽省创办最早的新式学堂之一,其后改名安徽省桐城中学,办学成就卓著,被誉为“人才的摇篮”。


五四运动后,桐城人顺应时代潮流,在新文学园地努力耕耘。方令孺、方玮德姑侄潜心新诗创作,作品既有古典诗词的情调,又有崭新的表现形式,较为鲜明地体现了新月派诗歌特色,各有著作传世。方令孺不仅以诗知名,抒情散文也颇见功力,出版有散文集 《信》,名作有《忆江南》《琅琊山游记》等,用笔俭省、富有诗意。历史学家严耕望、东方大哲方东美、美学宗师朱光潜、音韵学家方孝岳、文学评论家舒芜、文学史专家马茂元等人的学术性散文,以说理见长,简洁朴质,自成一格。


桐城艺苑名流辈出。清末,桐城籍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杨隆寿,四世相传,外孙梅兰芳终成一代京剧大师。黄梅戏是桐城主要剧种,群众基础深厚。表演艺术家严凤英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先后主演《天仙配》《女驸马》等50多个剧目,塑造了众多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使黄梅戏跻身全国五大剧种之列。


桐城画派亦百世流芳。北宋大画家李公麟是我国绘画史上承先启后之集大成者,晚年归隐家乡龙眠山,徜徉山水、师法自然。其所创白描画法独步当世、映照千古,被称为“宋画第一”“天下绝艺”,代表作有《五马图》《临韦偃牧放图》《龙眠山庄图》等。桐城一邑,翰墨风香,名家辈出。其中,方维仪白描大士像,追踪李公麟,细致入微;姚文燮山水画用笔虬如屈铁,简洁深润,有沈周笔意;姚元之善白描人物,花卉、蔬果亦别有风致;姚鼐所仿唐寅山水卷,丘峦参互、笔墨苍隽。近现代,旅法画家潘玉良致力于中西艺术融合,兼收并蓄、技法娴熟,笔力遒劲而不失灵动之气,是中国现代女性绘画事业的先行者。更有“将军外交家”黄镇,成为用绘画记载长征的第一人。他在长征途中创作了大量鼓舞斗志、感人至深的写生作品,后汇集为《长征画集》出版。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走进龙眠山,在这里追寻中国传统绘画的源流。从白描画法的开创,到桐城画派的兴起,再到对现代美术的追求,桐城人对美的探索与实践如涓涓流水,绵延不绝。



“穷不丢书,富不丢猪”,是桐城人历代传承、铭记于心的古训;“夜半诵声不绝,清晨弦歌琅琅”,是桐城教育厚植根基、走向成功的密码;“人文重崛起,再度领风骚”,是当今桐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写照;“桐城六尺巷,和谐名城扬”,是新时代桐城以和为贵、文明尚礼的风采;“跑遍千山万水、走进千家万户、说尽千言万语、吃尽千辛万苦”的“四千四万”精神,则为桐城人写就民营经济辉煌篇章打下坚实基础。


如今勤劳智慧的桐城人早已闯出了一条“两头在外、全靠脑袋”的特色发展之路,创造了民营经济的辉煌。再接再厉,桐城一直致力于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升级,形成了汽车零部件、绿色包装、智能制造、医药健康等特色产业集群,综合实力连续多年位居安庆龙头、全省第一方阵。锚定“进十强、冲千亿”、打造“人文胜地、智造名城”目标,桐城正坚定不移走在“工业立市、创新强市、人文兴市、开放活市、生态美市”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上。


展望未来,文脉悠长、向上向善、创新奋进的桐城,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作者方宁胜为安徽省桐城派研究会秘书处办公室主任)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

图片来源:新华社、视觉中国

统筹/牛志男  责编/张红彬 刘雅  制作/张昀竹


中国民族
从这里,走进中华民族大家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