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伊儒会通”,就不能不提一个人

文摘   2024-10-28 16:38   北京  

唐朝时,伊斯兰教沿着海陆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中华文明以其开放与包容,迎接了来自阿拉伯地区的使者和商人,还敕赐建造具有中国建筑特色的清真寺,让他们在此安居乐业。


早期伊斯兰教典籍主要由阿拉伯文或波斯文标识注解,长时间未能以中文表述。到了元明之际,中国的伊斯兰教信徒普遍使用中文,许多人已看不懂伊斯兰教典籍文义,陷入了“经文匮乏,学人寥落,即传译不明,复阐扬之无自”的困境。


在此形势下,一批伊斯兰教学者打破了自唐以来中国伊斯兰教相对封闭的状态,开始使用娴熟的中文著书立说,将阿拉伯文、波斯文的伊斯兰教典籍翻译成中文,开启了伊儒会通的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了伊斯兰教中国化进程。


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人不能不提,他就是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王岱舆。


▲北京牛街礼拜寺,是北京历史最久的清真寺。(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01 王岱舆其人


自号“真回老人”的王岱舆,生于金陵(今南京)。南京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水陆交通畅达,各种外来文化纷纷在此登陆,而后渐渐融入中华文明。


王岱舆的祖上因精通天文历算,受职明朝钦天监,被赐居于南京,从此世代定居于此。王岱舆自幼学习伊斯兰教教理,二十岁时开始钻研儒、佛、道及诸子之学。十年苦读使他熟读儒释道经典著作,尤其是儒学中的宋明理学。


▲王岱舆著作合集。(图片来源:南京市伊斯兰教协会网)


青年时期的王岱舆孜孜不倦地探寻伊斯兰教与儒学、道家、释家思想的异同之处。在思想的激烈碰撞与交流中,他穷毕生之心力完成了三部著作——《正教真诠》《清真大学》与《希真正答》。


这些作品以古汉语为文字载体,阐述伊斯兰教的宗教哲学与基本教理,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第一次系统诠释伊斯兰教文明的中国汉语话语体系专著。


这些著作逻辑严密,文笔简洁清澈,堪称伊斯兰教汉文表述的精美之作。王岱舆也因此“四教博通,诸家毕览”,成为一代“伊儒会通”先行者。


02 理同道合:推开文明互鉴之窗


在那个伊斯兰教界将阿拉伯语典籍原著奉为圭臬的时代,王岱舆是一位勇敢的开拓者,他率先主张用中文意译伊斯兰教。他坚信这是合乎道理的,此举推开了“伊儒会通”文明互鉴的窗口。


在王岱舆看来,真理与错误不在于文字,而在于道理。文字就如同建筑材料,有人用它建清真寺,有人用它建佛堂,关键不在你用什么材料,而在于用材料建什么。


《正教真诠》中“吾教大者在钦崇天道,而忠信孝友略与儒家同”的表述,深刻地揭示了伊斯兰教与儒家学说在思想上的诸多相通之处。


▲《正教真诠》书影。(资料图)


为了探寻这种相通性,王岱舆从“性理学说”入手,展开了深入的思考。他的思想总体而言博览儒、释、道、伊四家之言,但对儒学的理解和认识最为深刻。


他对伊斯兰教与儒学诸多相通之处的阐释与总结,为“伊儒会通”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03 真忠至孝:忠诚与孝道的融合


忠诚与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伊斯兰教也有着相通的伦理观念。然而,由于文字的隔阂,未能尽展其意。


王岱舆提出的“二元忠诚”论,如同在两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他将伊斯兰教与儒家思想二者中的忠义观融通起来,提出顺主与忠君是一致的。顺主、忠君、孝亲,三者互为倚重。


▲王岱舆《正教真诠·真忠》。(图片来源:国家民委网站)


他强调,一个人即使信教特别虔诚,但如果没有尽到对国家、亲人、社会的责任,那么前面的宗教功德都不足为论。


“人但顺主、赞主、拜主、感主,而不能忠君、赞圣、孝亲、济人者,则前事亦不足为功。”


“子孝臣忠,妇从仆顺,虽功课短少,终属天堂。若子不孝,臣不忠,妇不从,仆不顺,虽功课勤劳,终归地狱。”


这是对穆斯林宗教功课的有效性和圆满性提出的严格要求。


王岱舆用“真忠”“至孝”抒发了中国穆斯林热爱祖国、忠诚君主、尽孝事亲的朴素情感,使伊斯兰教的忠诚观实现了合理的中国化诠释。


04 仁爱忠恕:美德的融通


仁爱忠恕,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儒学的核心思想。而在伊斯兰教的完美人格学说中,也能找到它的身影。


王岱舆在著述中写道:


“在高堂无乏辈,则为孝;在膝前无缺育,则为慈;宗戚理闾濡其泽,则为义;岂特保一身之为仁也。”


他认为,一个人要实现孝、慈、义,还需要不断关爱他人,才能真正具备仁德的品质。对于如何处理自我与他人的关系问题,王岱舆给出了深刻的答案:


“克己恕人,方能进于正道;有己恕己,遂渐入于邪端。” 


▲北京孔庙大成门。(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他劝诫世人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与孔子的“忠恕”思想如出一辙。


“是知亏人本是亏己,恕己不若恕人,不可不察。”王岱舆进一步强调,每个人应当时刻自察,凡事都要付出多索取少,亏待他人和放任欲望都是败德的行为。


他将儒家仁爱忠恕思想与伊斯兰教厚道宽容理念相互融通,用儒家话语体系解释了伊斯兰教规定的做人标准。


05 修齐治平的人生观:人生目标的融合


宋明理学中极为重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出自《大学》。《大学》讲“大学之道”,论述如何成就崇高德性和人格,怎样成为经国济世的人才。(图片来源:光明网)


伊斯兰教中也存在“庄重、躬行”等教理,与儒家“修齐治平”的理念相得益彰。王岱舆将此写入《清真大学》一书中,为人们绘制了一幅宏伟的人生蓝图:


“知明德之源,而后明明德,明德明而后真知,真知而后知己,知己而后心正,心正而后意诚,意诚而后舌定,舌定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


他明确教导中国穆斯林应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内化为个人的人生目标,在“八条目”的基础上增加了“舌定”一项,强调注意言语端正,不可妄言武断。


▲欧阳询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资料图)


对于修齐治平的儒家学说,王岱舆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他指出父母应重视子孙后代的教育,关于齐家,他也提出了深刻的见解:


“所以乾坤交泰,万物咸享,造化之根,发育之理。弘道兴伦,三纲五常,亘古不息,莫不由夫妇而立。”


他重视夫妻和顺、家庭和睦对于社会的基本贡献。


▲《王岱舆思想研究》一书,向人们揭示王岱舆的思想轨迹。(资料图)


王岱舆,这位“伊儒会通”的先行者,他将伊斯兰文明用儒家话语体系进行系统意译,圆融儒、释、道三家文化精髓,合并归一而成中国伊斯兰文化的话语体系,为早期伊斯兰教中国化奠定了深厚的思想理论基础。


经过回儒的阐释,中国穆斯林从对宗教的“一元忠诚”转向“敬主忠君”的“二元忠诚”,提出“君臣家国,休戚相关”,适应了彼时中国政主教从的政教模式,实现了穆斯林对中国皇帝的政治认同。


(作者简介:赫剑梅,西北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副教授。)


监制 | 闫   永  肖静芳
审核 | 清   风
统筹 | 王彦龙
责编 | 许玲玉
制作 | 郭欣欣


投稿邮箱:daozhonghua@163.com



推荐阅读


潘岳:伊儒会通精神仍在今天反哺新疆

伊儒会通何以促进伊斯兰教中国化?

从“五伦”到“五典”: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中国民族
从这里,走进中华民族大家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