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垦戍边 团结新篇——“天山南北唱新歌”新疆集中采访走笔

文摘   2024-11-08 08:03   北京  

“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数万里,屯垦在天山。”

1954年10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开启了新中国屯垦戍边新篇章。70年来,兵团人铸剑为犁,大力弘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将荒漠变绿洲,把戈壁变良田,在祖国西北大地上建立起一座座屯垦新城,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奋斗赞歌。

进入新时代,遵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300多万兵团儿女持续弘扬兵团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牢把握党中央对兵团的定位要求,充分发挥兵团作为安边固疆稳定器、凝聚各族群众大熔炉、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示范区的功能和作用,忠实履行新时代兵团职责使命,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兵团实践。

从天山北麓到伊犁河谷,再到祖国的“西北之北”……金秋九月,记者随“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深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五家渠、石河子、可克达拉、北屯4个师市,感受各族职工群众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火热场景。在军垦博物馆,体悟兵团人铸剑为犁、屯垦戍边的光辉岁月;在各团场连队,记录各族职工群众守望相助、手足情深的民族团结故事;在田间地头、生产车间、国门口岸,感受“新疆是个好地方”的时代风采!

第六师五家渠市奇台农场一万泉景区一瞥


屯垦戍边铸忠诚

祖国的“西北之北”——第十师北屯市一八五团所在地,是距离中国大地原点(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永乐镇北流村)沿正西北方向最远的一片国土,是新中国三代屯垦戍边者生息了半个多世纪的家园,这里的每一个兵团人都深知坚守的意义。被誉为西北民兵“第一夫妻哨所”的军武哨所,便矗立在这块土地的边境线上。

1988年春,融雪性洪水致使一八五团所在的中哈边境线上的界河之水涌入我国境内,兵团人历经16个昼夜的奋战最终逼退洪水,确保了国土寸土未失。此后,一八五团在决口处设立民兵哨所,当时年仅19岁的马军武成为了哨所的首名护边员。1992年,马军武与同为“军垦二代”的张正美结为夫妻,从此二人以哨所为家,共同守边护边。

第十师北屯市一八五团民兵马军武在描界碑

“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当卫士。”这是马军武夫妻俩许下的铮铮誓言,也是兵团人驻守边疆的真实写照。升国旗、巡边、守水、护林、做笔记……无数个日夜坚守,夫妻俩克服着春季洪水、夏季蚊虫、秋冬严寒等种种困难,在巡边路上来来回回,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守就是30多年。

“守边,就是守国守家。”今年55岁的马军武向一批又一批慕名而来的访客讲述抗洪守土故事。军武哨所旁建立的抗洪守土纪念馆里,兵团人守护国土的印记历历在目,兵团精神永放光芒。

在苍茫的西北边陲,兵团人一代接一代地坚守着。第十师北屯市一八一团六连职工胡拥军,哈萨克语原名为珠玛别克,父亲给他取了汉族名字“胡拥军”,意为“永远拥护解放军”。

1988年,年仅16岁的胡拥军从父亲手中接过护边员的接力棒。36年来,他恪守“守护边疆一辈子”的庄严承诺,坚守着辖区边境线和20多万亩草场,经常帮助牧民群众打草、收集饲草料,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努力做群众身边的贴心人。

今年国庆节前夕,胡拥军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他与来自全国各地各行业的700多名模范代表在首都北京接受了表彰。当接过沉甸甸的奖章和荣誉证书时,胡拥军的耳畔仿佛再次响起父亲的嘱托:“祖国的边境线,要用生命来守护!”此刻,他也在心里默念道:“请阿爸放心,我会一辈子守在这里。”

载誉归来,胡拥军深知这份荣誉是师市各族职工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他下定决心,要继续努力做好戍边工作,进一步担负起维护民族团结的重任,引导边疆各族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更大力量。

在兵团,屯垦戍边、无私奉献的故事比比皆是,每个兵团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书写忠诚华章。

一个人,一匹马,一个药箱……从黄浦江畔到西北边疆,从意气风发的少年到两鬓斑白的长者,第六师五家渠市卫生局退休干部李梦桃,像胡杨一样在边疆扎下了根。1964年,李梦桃响应国家号召,从上海来到新疆支边。在第六师北塔山牧场工作的36年里,他累计骑马走了26万公里的山路,救治患者2万多人次,接生800多个婴儿,被牧民群众亲切地称为“马背医生”。如今,他的小女儿李静也成为了一名“白衣天使”,正在像父亲那样继续建设边疆,为各族牧民服务。

“种地就是站岗,放牧就是巡逻。”这便是第十师北屯市一八六团北沙窝哨所所长付永强的日常生产生活写照。2004年,付永强从河南开封来到兵团,2012年又主动请缨来到北沙窝哨所,肩负起边境线的驻守任务。日常巡边之余,他和妻子坚持在沙漠中植树种草,精心养护300余亩2万余棵树木,又在哨所边建羊圈搞养殖,种蔬果建田园,为边境线增添了勃勃生机。

94岁的“老军垦”闫欣秋,19岁时从山西参军入伍,随后来到新疆伊犁,为建设新疆奋斗一生。作为原农四师六十六团工会离休干部,在离休后的30多年里,他积极组建宣讲团、志愿者服务队,深入基层大力宣传兵团精神和党的民族政策,帮助困难职工群众,带头促进民族团结,持续发挥老一辈军垦人的余热。今年,他光荣地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

屯垦戍边,赤胆忠心。70年来,一代又一代兵团人扎根边疆,为推动新疆发展、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国家边防默默地贡献着力量。

兵地一家共发展

一座山,一张票,一盘棋。

天山麦海与绿野仙踪同框,同属东天山山脉的第六师五家渠市奇台农场一万泉景区与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江布拉克景区山水相连,是兵地融合联合创建的首家5A级景区。今年7月,两个景区实现“一票通”,以更加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携手提升游客体验感。

两个景区“一票通”作为兵地融合发展新尝试,有效带动了周边各族群众共同致富增收。自实现“一票通”以来,一万泉景区人气不断提升,截至目前共吸引游客3万多人次,旅游收入达200万元。

兵地融合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部署,是兵团发挥特殊作用、履行职责使命的重要途径。202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汇报时指出,“加快推进兵地融合发展”。

兵地一盘棋,“落子”高质量。

第八师石河子市与昌吉州玛纳斯县共沐天山下、同饮一江水,两城之间以玛纳斯河为界,直线距离15公里,同处于北疆经济带。2020年10月,石玛大桥建成通车,架起了兵地往来新通道。

横跨玛纳斯河的石玛大桥,东连玛纳斯县凤城路,西接石河子市天山路,全长5.8公里。通车后,石河子和玛纳斯之间通行时间最快缩短至5分钟,成为促进城市互通的便捷之桥、助推产业连通的发展之桥、群众期盼已久的民生之桥,标志着石玛兵地融合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建设取得阶段性丰硕成果。

2019年3月,自治区党委、兵团党委确定第八师石河子市与玛纳斯县为兵地融合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制定石玛兵地融合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产业融合等方面投入,共同推动兵地融合发展。

就这样,石玛兵地融合发展按下“快进键”,设立在玛纳斯河东岸的石玛兵地融合发展试验区工业园建设基本完工;新疆首个兵地融合生物高科技项目落地玛纳斯县,推动兵地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助力新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疆首个兵地融合5GW光伏防沙治沙项目在玛纳斯县启动,为持续带动兵地能源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再添新动力。

双城比翼,共创辉煌。位于玛纳斯河中游肯斯瓦特河段的肯斯瓦特水利枢纽工程,作为兵团首个独立建设、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多年来在促进玛纳斯河流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改善民生、屯垦戍边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玛纳斯县依托肯斯瓦特景区旅游开发项目,大力发展休闲、避暑、观光等文旅产业,带动当地农特产品销售,让景区沿线各族群众受益,持续扩大兵地融合发展效应。

同绘一张图,兵地是一家。

在第四师可克达拉市润泰智慧农业产业园,一排排整齐的串收番茄长势喜人,工人们正忙着盘头、打老叶。45岁的鲜西奴·阿尤普江来自霍城县,负责采收番茄。到产业园工作一年来,她不仅收入实现了翻倍,还结识了各民族的朋友。

“公司现有运营团队17人,带动周边各族群众就业100多人。”据产业园负责人褚振武介绍,目前园区务工人员大多来自附近的霍城县,有汉、维吾尔、哈萨克、回等各民族。自2021年成立以来,产业园作为师市企业,带动周边富余劳动力就地就业,积极营造民族团结进步浓厚氛围,让各族群众尝到了兵地融合发展的甜头。

第四师可克达拉市六十九团十二连退休卫生员马合木提江·阿合买提江,因医术精湛又乐于助人,深受连队和地方各族群众的信赖。在40多年的从医生涯里,他的足迹遍布连队及周边乡村和牧区。“他就像对待家人一样对待患者,找他看病放心。”各族群众用白求恩来比喻他,还亲切地称他为“白大夫”。

第四师可克达拉市六十九团卫生员马合木提江·阿合买提江(左)在就诊

经济融合发展,文化交流互鉴,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齐头并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多措并举持续推动兵地全方位深度嵌入融合发展,让“兵地一家亲”“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文化芬芳增认同

在波澜壮阔的屯垦戍边历程中,兵团人造就了灿烂的兵团文化。将红色文化、军垦文化、中原文化、边疆文化、各民族优秀文化等融于一体的兵团文化,如丝丝甘霖般沁润着各族职工群众心田,助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文物无言,历史有声。缝满296块补丁的军大衣、用炮弹皮做成的坎土曼、嘎斯六九吉普车……走进位于第八师石河子市的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这些珍贵的国家一级革命文物,默默诉说着兵团人屯垦戍边的光辉历史。斗转星移七十载,兵团人喝盐碱水、睡“地窝子”、抡坎土曼,挖河修渠、植树造林、筑路建房,在广袤大地开垦出阡陌纵横的良田,建立起一座座屯垦新城。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博物馆,通过文物了解兵团历史、感悟兵团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位于第八师石河子市的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

将星璀璨,名垂青史;红色之旅,将军摇篮。兵团第六师的前身部队诞生于黄麻起义的烽火中,先后经历过土地革命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进军新疆、 屯垦戍边的各个历史时期 ,走出了124位开国将帅,被称为“亮剑之师 ”。在第六师五家渠市军垦博物馆,电视剧《亮剑》主人公李云龙原型——王近山等将帅的功勋事迹历历在目。该博物馆依托丰富详实的图片资料和珍贵的历史文物,以124位将帅和重要历史事件为主线,突出呈现第六师及其前身部队在中华民族的解放、新中国的成立、屯垦戌边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成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

“等到那千里雪消融,等到那草原上送来春风。可克达拉改变了模样,姑娘就会来伴我的琴声。”一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著名东方小夜曲”的《草原之夜》,勾勒出上世纪50年代兵团人军垦生活中的浪漫爱情故事。这首歌的诞生地——可克达拉,意为“绿色的原野”。可克达拉自2015年设市以来,使兵团第四师由屯垦戍边转向建城戍边,成为一座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现代化新城。近年来,师市扎实推进文化润疆,打出“东方小夜曲”城市宣传名片,吸引八方游客前来沉浸式感受军垦文化的浪漫色彩。

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亮剑之师、东方小夜曲,还有军垦第一犁、小白杨哨所等一系列代表兵团的文化符号,作为弘扬兵团精神的重要载体,引导各族群众不断增进“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第六师五家渠市红旗农场,各族职工群众常常围坐在一起,共同演唱曲子戏。婉转悠扬的旋律,伴着欢声笑语,起此彼伏,欢乐无穷。新疆曲子戏,早在清朝末年就开始在天山北坡的今昌吉州和第六师五家渠市一带传唱。它以陕西眉户、兰州鼓子、青海平弦等戏曲为基础,融合汉、回、锡伯等多民族共创共享的戏曲和民歌小调,是新疆特有的地方剧种。

“目前我们的团队有30多人,其中有十几人都是曲子戏演员。我想多演多唱,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进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疆曲子戏传承人刘淑珍说。73岁的刘淑珍自幼听家人演唱曲子戏。如今,作为曲子戏传承人,她最热衷的是开展戏曲进社区、进校园等活动,平时也会积极参加各类展演,让更多人看到曲子戏。

红旗农场的各族职工群众在传唱曲子戏传统曲目的同时,还编创了《红旗农场好地方》《岁月如歌谱新篇》等反映农场变化的新曲目,让传统非遗焕发新生。新疆曲子戏见证了古丝绸之路北道这片热土上各民族文化的融合发展,如今又在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发挥着新的作用。

文化芬芳,增进认同。

在第六师五家渠市红旗农场,绣娘们把哈萨克族传统毡绣、布绣与汴绣、苏绣相结合,并不断融入现代文化元素,让传统绣品焕发新机,广受消费者欢迎;在第六师五家渠市芳草湖农场,迷糊戏剧团积极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通过培养迷糊戏“小小传承人”,让非遗文化传承下去,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各族青少年心中;在第四师可克达拉市六十九团中学,汉、维吾尔、哈萨克、蒙古等各族学生,通过剪纸、国画等课堂,传承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第十师北屯市,秦剧团“红石榴”文艺轻骑兵志愿服务队深入各团场连队,开展文化进万家活动,用优秀文艺作品织紧扎牢各族职工群众情感纽带,促进民族团结……

在祖国西北这片辽阔、美丽、富饶的热土之上,拥有着共同家园、共同身份、共同名字、共同梦想的兵团各族儿女,人心凝聚、团结奋进,正沿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康庄大道阔步前行,为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不懈奋斗。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4年第10期

文·图/本刊记者 金向德

监制/乌小花

统筹/牛志男  责编/王孺杰 刘雅  制作/高宁(见习)


中国民族
从这里,走进中华民族大家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