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鹦鹉鱼是1986年中国台湾蔡建发在自己的渔场偶然将红头丽体鱼和红魔丽体鱼混养在一起,无意间产卵杂交所获得的“新品种”,它是中国观赏鱼从业者智慧与繁殖技术的结晶。血鹦鹉鱼由于外观美丽耀眼,通体透红,且与中国传统喜爱的红色和圆形相一致,非常受中国和东南亚市场欢迎。
此外,血鹦鹉鱼问世时,由于技术保密,曾经卖出5万新台币(约合1万元人民币)一对的天价,该鱼一时间炙手可热,价格居高不下。1989年后,中国台湾出产的血鹦鹉鱼开始出口到东南亚国家。2002年中国台湾廖木山先生与吴顺兴先生合作,在海南省海口市建场,首次把血鹦鹉鱼亲鱼引入海南省进行繁育和养殖,从此揭开了中国大陆养殖血鹦鹉鱼的序幕。血鹦鹉鱼由于易养殖、体色红艳、价格适中,非常受消费者喜爱,很快就成为热带观赏鱼中最为畅销的品种。经过30多年的发展,血鹦鹉鱼养殖已形成产业规模血鹦鹉鱼已成为我国观赏鱼的主要养殖品种,最高年产量约4亿尾,经济价值约为100亿元,有效带动了饲料、鱼缸、渔药、水族和运输等行业的发展。其中,天津、海南、广东、上海、江苏及辽宁鞍山是血鹦鹉鱼的主要养殖区域。天津市作为中国北方最大的观赏鱼主产地和集散地,2003年以后市场上就开始批发和养殖血鹦鹉鱼。天津市观赏鱼技术工程中心成员单位——天津嘉禾田源观赏鱼养殖有限公司,场区下有丰富的地下热水,温度可达108℃,可人工调至任何需要的养殖温度,2006年开始尝试养殖血鹦鹉鱼,由于市场需求旺盛、利润可观,在前期积累的技术基础上,时任天津嘉禾田源观赏鱼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的李景龙先生积极对外寻求技术合作。
恰逢2008年海南省下了一场冻雨,廖木山先生养殖的种鱼棚室被压塌,也在积极想办法补救血鹦鹉鱼亲鱼。两人一拍即合,廖木山先生以2000对种鱼和自身的繁育技术入股,天津嘉禾田源观赏鱼养殖有限公司出场地和人员,共同在天津市拉开了繁养血鹦鹉鱼的序幕。在天津嘉禾田源观赏鱼养殖有限公司的带动下,天津市10多家水产养殖企业开始养殖血鹦鹉鱼。“十二五”期间,天津市年产血鹦鹉鱼约1.08亿尾,约占全市观赏鱼总产量的1/3。血鹦鹉鱼的养殖发展为天津市渔业产值注入了新的增长引擎。
繁育和养殖之初,由于缺少技术,血鹦鹉鱼产业发展不太顺畅,因此系统开展血鹦鹉鱼种质创新、品级提升、绿色养殖模式等方面研究对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2013年,在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的支持下,天津市水产研究所作为依托单位,天津嘉禾田源观赏鱼养殖有限公司和天津农学院水产学院为成员单位,共同组建了天津市观赏鱼技术工程中心。依托该平台,在天津市科委科技支撑计划等多个项目的资助下,连续多年围绕血鹦鹉鱼繁育关键技术提升、病害免疫防控、功能饲料研制、优质血鹦鹉鱼定向培育和绿色养殖技术模式构建等技术问题进行攻关,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关键技术成果在天津市、辽宁省、广东省、上海市等地进行了规模化推广,获得了养殖户的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年来,随着血鹦鹉鱼养殖技术的逐渐提高和大众审美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血鹦鹉鱼品级的要求越来越高,原来流通于市场的A级鱼B级鱼已逐渐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元宝级等高品质的血鹦鹉鱼需求日趋迫切。目前, 血鹦鹉鱼养殖模式主要有水库网箱养殖模式、车间+温棚养殖模式、车间+温棚+外塘接力养殖模式。作者:姜巨峰 主编
责编:王金环 蔺雅婷
ISBN:978-7-109-32607-1
定价:98.00元
内容简介:
血鹦鹉鱼是水族市场非常重要的观赏鱼类,国内年产量约为4亿尾,经济价值约为100亿元,在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全书共分为十章,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血鹦鹉的产业发展现状、人工繁殖技术、水质调控技术、饲料与营养、病害防治技术、绿色高效养殖模式开发与应用,以及优质血鹦鹉鱼定向培育技术、活体运输技术、新品种种质鉴定技术等,涵盖血鹦鹉鱼全产业链生产技术,是一部系统性介绍血鹦鹉鱼养殖技术与育种及其产业发展的专业图书,集成了国内最新研究成果,可供观赏鱼行业从业人员以及科研人员参考。
姜巨峰(全国农业农村系统先进个人)
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正高级农艺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第一层次人选,澳大利亚詹姆斯库克大学访问学者,现任天津市水产研究所推广科科长、天津市观赏鱼技术工程中心主任兼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水产学会观赏鱼分会委员、天津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观赏水族岗位专家、天津市科技帮扶观赏鱼产业骨干特派员等职务。 长期致力于水产动物增养殖技术研究,尤其在观赏鱼良种开发养殖及绿色高效养殖技术模式构建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创新性研究工作。先后主持或承担各级科研项目40余项,获得省部级等各级奖项12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出版著作6部,获得授权专利30余项,实现技术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交易19项。先后获得全国农业农村系统先进个人、天津市优秀农技推广工作者、天津敬业奉献好人、天津市优秀企业特派员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