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腊月二十六,还有几天就到农历新年了。过春节,一般年前最忙。年前,大部分人都会忙着采购年货,忙着打扫卫生,也有人围坐在桌前,开始剪窗花了。
一张纸,一把剪刀,剪出一份春的喜悦,剪出一抹年的味道。新春将至,不考虑剪张窗花吗?
剪窗花
吃过早饭,娘从炕头的箱子盖上拿过针线笸箩,要剪窗花了。
每年过年,娘都要剪窗花。
自己磨不行,一是没有人家那样的专门的磨石;二是缺乏技术,技巧掌握不了,常常费了半天工夫,反而越磨越钝。
剪窗花的时候如果正赶上不上学,我会和弟弟妹妹们早早脱下鞋爬到炕上,等着看娘剪。娘说:“别挡着光啊!”我们赶紧冲东西两边挤了挤,眼睛直勾勾盯着娘的手。拿一张红纸,娘略一沉思,问:“先剪啥呢?”我立刻抢着答:“老虎。”弟弟妹妹们则有的说蝴蝶,有的说兔子。娘说:“先剪一对喜鹊吧。过年了,喜鹊飞来,象征着一年中都会有好运气呢。”“好!”我们答。
娘开始折纸,一下折过来,一下折过去,这样一折,再那样一折。开始的几个动作我还记得,可往后的,便分不清了。脑子里稀里糊涂的,还在那里熬糨糊呢,娘三折两折,却已经折好了。
拿起剪子,刀口咬到折好的纸上,“咔嚓咔嚓”开剪了。
只见娘手里的剪子在折好的红纸上转过来、转过去,然后一抖搂,两只喜鹊在散落的三角形、菱形、圆形、方形等碎纸屑中,踩着满枝梅花伸头蹬腿,一下钻了出来。娘说:“这叫喜鹊登枝。”迎着南边窗户上透过来的光,两手轻轻抻着,举起来让我们看。
说起来,娘的窗花手艺,是跟我姥姥学的。我姥姥出生在一个大户人家,有着一双菱角一样的小脚,活到九十多岁。自小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就在屋子里学女红。不单会描花绣朵,还会用指甲桃、明矾什么的打胭脂膏子。嫁给我姥爷时都带着使唤丫头。她的窗花剪得好,可惜那些窗花现在早已没了,要是保留下来,肯定会有一定的研究和收藏价值。
剪采赠相亲,
银钗缀凤真。
叶逐金刀出,
花随玉指新。
剪窗花讲究很多,要求下剪要准,行剪要稳,用剪要巧。剪出来要圆似月,尖似针,方似砖,缺似锯,线似须。窗花的题材非常广泛,有人物啦,动物啦,亭台楼阁啦,山水啦,还有戏曲故事《西厢记》《白蛇传》,神话传说“八仙过海”“嫦娥奔月”等,很多。
小时候过年,家家都要剪窗花,贴在过年新糊的白窗户纸上,还有炕后面的墙上,既装饰了古朴的房子,又增添了生活的情趣,让年更加红红火火,喜气洋洋。
那时有个剪窗花的歌谣,我们都会。
小枣树,
弯弯枝,
枝上坐了个小俊妮。
小俊妮,
手真巧,
两把剪子一起铰。
左手铰朵芍药花,
右手铰朵灵芝草。
灵芝草上有个蛾,
扑哒扑哒飞过河……
不多会儿,一枚枚窗花从娘的剪刀下“走”了出来,有《连年有余》《小老鼠娶亲》《五子登科》……
春季到来绿满窗,
大姑娘窗下绣鸳鸯,
忽然一阵无情棒,
打得鸳鸯各一方……
多么温馨,多么富有情趣的时刻呀!
~ 点击封面 购书享春节优惠 ~
好消息
《读懂“千万工程”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出版发行
国家生物安全领域力作《草地贪夜蛾的研究》重磅推出
家乡,每个中国孩子都值得拥有的情感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