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航局坚持绿色转型升级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楼市   2024-10-30 19:15   上海  





三航局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国资委和中交集团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发展的工作部署,在科技创新、人才培育、产业协同等方面综合施策,积极培育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掌握多项核心技术。在海上风电施工及运维的市场占有率长期稳居国内第一位,以海上风电业务发展推动企业绿色化转型升级,带动传统水工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打造高质量发展绿色引擎

一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勇担中交集团海上风电链长重任。发布《三航局“十四五”科技发展规划》,编制海上风电产业链链长建设实施方案及创新联合体管理办法,在加强原创性科技攻关、发挥创新平台技术支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等领域进行战略部署。汇聚中交集团海上风电工程建设产业领域科技创新资源,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自主研发的“海上风电大直径单桩绿色低碳智能生产技术”获评中交集团第三批十大绿色低碳关键技术成果之一,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每20万吨单桩钢构可节约标准煤1401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490吨。二是创新管理模式,减少海上施工能耗。首创浮式工程船海上风电施工可靠性分析技术与决策支持系统,以信息实时推送为特征,提供适宜深远海施工需求的远程技术服务。该系统已应用于12个海上风电项目建设,助力超过4400兆瓦的海上风电施工。预计每年可提供清洁能源132亿千瓦时,等效减少标煤消耗与二氧化碳排放约440万吨和1038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29821公顷,生态环境效益显著。三是优化科创管理机制,系统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强化科技制度顶层设计,出台《科技研发及研发费用管理办法》《科技成果转化及推广应用管理办法》,加大应用基础性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项目研发投入。对重点项目、重点技术进行攻关,保障每年科研经费投入强度不低于3.3%,并逐年提升。


注重全方位人才培育

夯实战新产业发展根基

一是高端引领,打造海上风电人才成长梯队。依托中交集团“大城市”领域高层次人才专项招聘等高端平台,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发挥海上风电施工技术研发中心作用,培养形成由36名专业技术人员、13名正高级工程师和14名高级工程师组成的海上风电研发团队。二是靶标定向,加快培养领军人才。充分运用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平台载体,先后与上海交通大学和同济大学合作,完成2名博士后入站,深入挖掘海上风电工程施工过程中技术难题。三是探索多元化激励约束机制,培育干事创业团队。创新提出计件奖励制度,授权所属企业先行先试,海上风电风机安装工效进一步提升。广东阳西沙扒海上风电风机安装项目单月完成10台7兆瓦风机安装,效率相较我国海上风电最大装机容量风机单月单船纪录提升60%。江苏如东海上风电场等项目荣获我国电力建设行业工程质量最高荣誉“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培育金牌团队,打造精品工程。


推进产业协同发展

构建战新产业绿色生态圈

一是打造产业合作新典范,促进商业模式创新。整合海上风电产业链上下游资源,与投资运营商、整机制造商深化合作,加快投资建造海上施工关键装备。牵头联合三峡集团、大唐集团、国家能源集团、远景能源等业内大型央企和知名民企,组建专业化海上风电公司,推动建筑行业绿色化转型变革。二是提升产融服务能力,践行绿色金融理念。2022年,三航局紧抓资金成本下行窗口,发挥主业结构优势,顺利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注册发行中交集团及上海地区首笔蓝色债券,票面利率创全国蓝色债券发行历史最低。2023年,以打造海上风电施工装备等项目为依托,发行绿色可续期公司债券。债券的成功发行有效降低融资成本,进一步完善ESG体系,持续扩大绿色化转型影响力,实现优化资产负债结构目标,降低带息负债总额20亿,节约融资成本近3千万元。三是把握双碳战略发展机遇,强化市场开发统筹管理。始终保持高质量市场经营的战略定力,持续推动高质量经营要素累积,加快进军水利、海上光伏、陆上光伏、陆上风电、抽水蓄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2023年,积极探索与发电商组成联合体参与广东省海上风电项目的竞配,联合体获得4个阳江海上风电场的开发权,为带动绿色产业协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来源


交通建设报

三航局


欢迎转载 注明出处

推荐阅读

党建引领,改革赋能!四航局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新国企

中国交建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交建)官微。中国交建是特大型中央企业,主要从事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运营,以及装备制造、房地产开发。中国交建在香港、上海两地上市,业务遍及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