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我刚毕业,初到明珠湾时这里还较为荒芜,从横沥岛尖到灵山岛尖只能走省道111上的横沥大桥,便再也没有更宽敞便捷的道路。”二航局横沥一工区项目总工程师方培源感慨道。
在这十年间,随着广州南沙灵山岛尖市政道路相继建成,凤凰一、二、三桥建成通车,出行便利、快捷逐渐实现。而今,在横沥项目建设施工中,项目团队面临着28座市政景观车行桥、7座桥闸合建桥以及若干座人行桥的建设任务,持续提升全岛通行能力。
“本以为建设小巧精致的景观桥会得心应手,然而事实并没有那么简单!”方培源说。区别于大型桥梁的壮观宏伟,小型景观桥梁更注重细节,桥梁整体形式、色彩要与周边环境、建筑相得益彰。例如,三多涌桥群突出居住休闲水岸的特点,选取陆地文明自然生态、渔农生活的植物芭蕉为主题元素,强调“向上生长”的寓意。
按照设计,其中11号桥的肋板设计为垂直线型,墩柱采用上部大、“底座”小的造型设计,像一组笔挺直立、腰身纤巧、敞口盛开的花瓶,托住上部芭蕉状的桥身,让11号桥整体更加生动有型,这考验着建设队伍的技术和智慧。
“要实现设计的造型效果,对整个钢筋加工的线型精准度要求非常高。”指着钢筋设计的立体模型图纸,方培源陷入了沉思。通常在桥梁建设中,钢筋加工使用弯曲机等设备,但弯曲机无法精准解决多维曲面造型,加工的钢筋弯曲角度与设计存在偏差,钢筋保护层难以达到质量规范要求。若后期采用人工调整的方式加工,不仅对操作工人技术水平要求很高,而且施工时间长、工效低,返工的概率较大。“在横沥岛尖诸多景观桥建设中,我们还会遇到很多同类型问题,必须综合考虑,找到完美的解决方案。”方培源说。
为了给墩柱精准“塑形”,通过借鉴成熟经验和综合比选,项目团队决定采用数控加工钢筋半成品,花瓶状墩柱钢筋骨架采用胎架整体绑扎成型,通过数控机器人对钢筋弯曲角度、长度进行严格精准控制,加工角度精确到1度,定尺长度精确到10毫米以内,造型有了保证,质量和进度也能够跟进。
让桥墩显得更加美观还必须解决模板拼缝和错台问题。方培源说:“模板必须光滑平整,拼接处要严丝合缝,桥梁整体曲线才能呈现最佳的效果。”为此,项目团队优选了拼缝更严密、线形更流畅且不易变形的预制钢模板。模板从生产线下来后,立即进行第一次试拼装,检验拼缝和错台情况并立即处理。模板进场后,在施工现场再次进行试拼装,及时发现运输、吊装等过程对模板造成的变形等问题,同时安排厂家人员驻点进行现场打磨、焊接等细致处理。此外,施工中通过精准调节模板支架高度和模板肋条下方垫块厚度,保证曲线完美。
“这不比干大桥容易啊!”看着浇筑出的完美线形,方培源感叹道。在横沥岛尖桥梁群建设中,项目团队持续致力于最大程度地实现“景观”与“观景”的双重价值,用美学法则与功能需求相结合,实现“一桥一景”,不断提升市民生活与公共空间品质。
来源
交通建设报
二航局
欢迎转载 注明出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