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才评价改革|不拘一格降人才,应用技术型高校的科技人才评价改革之路

创业   2025-01-02 17:03   上海  

博士后出站的时候,张太阳的导师和他说:“你要想好未来的路。”


对于一个青年科技工作者来说,科研起步时,研究什么、怎么研究,这些问题至关重要。在博士及博后阶段,张太阳聚焦钙钛矿相关太阳能电池基础研究,但该领域的基础研究往往对硬件基础支持条件要求较高。继续向前推进,一方面竞争压力巨大,另一方面也可能会错过钙钛矿产业化的风口。


“我想试试能不能换一条赛道做点东西,不仅仅是发论文,更想实实在在为这个行业推进做一些工作。”


抱着这个想法,2021年,张太阳回到了自己硕士母校,以应用研究闻名的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在这里,他结合自己的研究基础,深入产业、了解企业需求,并通过“绿色通道”破格评为副教授。时隔一年,得益于在该领域的长期积累,张太阳被聘为校聘教授,并享受正高待遇。


1年多的时间,走过至少7年的职称评定路,“宽口径准入”“多通道发展”“真正快车道”,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人事处处长田怀香用三个简短有力的词描述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在人才评价机制改革上的突破。通过人才评价改革,在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越来越多的“张太阳”们作为科研新星,正走出属于自己的科研之路。




引才育才,真正不拘一格


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是国家交给上海的一项任务。2023年,上海正式发布《上海市科技人才评价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市科委在前期调研基础上遴选出6家单位开展试点,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就是其中之一。

按照一般职称晋升路径,一位高校副教授应聘教授,需要满5年的任职期限,不满5年往往需要以破格的方式进行申报。

“如果满足条件,可以随时来申请考核,对于脱颖而出者,如果做了2年就能够符合条件,为什么要按部就班等5年再来参加考核?”田怀香谈到学校实施的校聘教授制度时说道。

让职称晋升真正成为激励科技工作者创新发展的手段,而非让其感受到被“箍住”,这是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在2023年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任务的一个核心宗旨。基于这些思考,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提出“真正快车道”,帮助像张太阳这样的科技工作者尽快匹配相关的人才待遇,做到更好的引才、留才、育才。

学校的“校聘教授”“校聘副教授”与国家职称序列中的教授、副教授有何区别?在田怀香看来,学校设置的“校聘”系列政策,就像一个过渡的台阶,让通过考核的科技工作者们,能够尽早享受相关待遇,通过激发人才活力,为科技攻关保驾护航。

得益于“校聘”机制的创新,上应大进一步发展了“宽口径准入”的理念——对于申请人来说,只要满足任何一个条件,就都可以来申请,“应做尽做、不设额度、只看水平”,“一旦设置限额,可能就会‘卷’起来了。”田怀香说道。

事实上,“宽口径准入”不仅为人才带来了有压力更有动力的环境,同时也为学校的引才育才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基于“宽口径准入”的实践探索,2023年以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共聘用10位校聘教授、53位校聘副教授,引进博士的人才数量持续增长。


分类评价,支持青年人才自由探索


对于上应大正在开展的人才评价改革,上应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侯京山的第一感受是:“更加自由”。

“我自己就是人才评价改革的获益者。”侯京山谈到,“在学校今年新修订的职称评聘办法中,重点将知识价值、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纳入评价范围,代表性成果涵盖高质量论文、授权专利和转化情况、专著教材、决策咨询成果、课程建设、指导学生等多方面。”



侯京山所研究的领域是发光材料与器件。在这一领域,产学研的合作特别紧密,“企业对于光谱的基础研究是相对缺失的,例如现在市场需要全光谱照明,企业可能不太清楚具体需要怎样的材料,作为高校的科研人员,就可以帮助企业精准地研发出所需的材料。”侯京山介绍道。事实上,产学研结合并不总是需要下到企业中去,例如在他所研究的领域中,企业的需求在高校的实验室中其实就能满足,但长期以来,高校教师在社会与产业中的认可并未成为人才评价中的一项指标。

作为上海市的6家试点单位之一,上应大正以其在香料香精化妆品与绿色化工等领域的应用创新闻名全国。在本次试点改革中,上应大基于自身在应用技术创新上的特色,根据学校发展特点和教师发展需求,学校教师系列职称晋升共分为四个类别: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型、科研为主型、社会服务型。

“尽管在大的分类上,学校属于应用技术型高校的代表,但校内的教师们却也有各自的侧重和探索。”田怀香介绍道,“对于科技工作者,选择在毕业后进入高校,很大部分原因正在于在高校有更高的自由度。”

正因如此,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提出“多通道发展”的理念——在人才评价中,“不以论文论英雄”,无论是在科学前沿探索,还是在产业化方面有所突破,亦或是在教学领域特别突出,在评价指标中,都可以互为补充。例如,原先评价体系中有6篇高水平论文的指标,但改革之后,6篇论文的指标成为了“2+2+2”,第一个“2”是必选项,后面两个“2”均可以被专利转化、决策咨询、专著教材等替代,真正做到让人才多通道发展。

“推动钙钛矿电池的科研成果产业化,心里真的有一种成就感。”张太阳说到,“我觉得这正体现了分类评价改革对于应用型高校的重要意义:不仅仅关注做研究本身,同时也聚焦科研成果出来之后的转化,从而鼓励科技工作者把科研和产业结合起来。”

近年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通过组织跨学科的联合创新研发,组建6支上海市高水平创新团队。在团队成员组成中,三分之二以上是40岁以下的青年科技工作者。他们通过在特定领域的联合攻关,形成一股有组织的科研力量。两年来,6支创新团队承担的100万以上企业委托项目超过10项,一区文章高达180多篇,另有16人次入选上海市各类人才计划。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创新团队,上应大不仅提出了“赛马制”的人才选拔机制,同时也推出了校级层面的创新团队杰出青年奖,2023年共评选出11位“杰出青年”。在评选过程中,上应大贯彻人才评价改革的理念,将“评价权”进一步下移。一方面,设立专业评价小组,评估青年教师的学术贡献与产业方面的价值;另一方面,特别组织了青年教师的“互评”,以评价促进交流。“评价的同时,也是青年教师之间的交流。”田怀香谈到,“青年教师能通过互评增进对彼此研究方向与内容的了解,从而促进更多学科交叉的可能。”




转载来源:上海科技

本文系网络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处仅作为分享使用

往期推荐:





上海:改革“解绑”转化,科技成果“落地生金”  | 科创这一年


“医学界”发布2024十大临床突破,中国成果4项入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迎新调整

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上海科技人才
在市科技系统人才办的领导和指导下,致力打造上海科技人才特色工作的展示平台,搭建面向科技人才开展信息交流、政策学习、人才服务等内容的网络宣传和功能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