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器官衰竭的最后手段,而限制器官移植的“天堑”是供、受体的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不匹配产生的移植排斥反应。
近日,医学院、附属东方医院与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的章小清/刘玲研究团队研究成果发表于《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该研究开发了一种全新的同种异体移植免疫耐受策略——供体MHC特异性胸腺疫苗接种(DMTV)。研究表明,DMTV策略能使受体获得对供体的免疫兼容性,减少对MHC配型的依赖和匹配器官的等待时间,促进活体器官捐献以及更有效地利用已故捐献者的器官。研究人员同时预期DMTV策略能够减低器官和细胞移植后的免疫排斥,从而改善移植器官的功能和生存时间。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关节炎症的一种主要发病形式,是一种自免疫紊乱引起氧化应激和慢性炎症的关节疾病。目前,临床主流药物存在严重的毒副作用,且缺乏直接对关节骨修复的治疗,设计和开发适用于RA综合治疗的新型安全药物和治疗策略迫在眉睫。
近日,医学院霍敏锋、施剑林、吴鹏研究团队研究成果发表于《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提出“二维纳米片原位水解治疗RA炎症和骨修复”新策略。针对RA病理微环境的氧化应激与骨侵蚀特征,创新性地构建一种可原位产氢的硅化钙纳米片,可以同时实现高效的抗氧化抗炎和骨稳态的调控,遏制RA的疾病进程。
社交功能下降是麻醉手术后常被忽视的并发症。异氟烷作为一种常用的吸入麻醉药,近年来被发现对神经发育具有潜在损害作用,但关于其对成年和老年患者或动物社交功能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的相关研究依然匮乏。
近日,医学院、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熊利泽团队研究成果发表于《英国麻醉学杂志》(British Journal of Anaesthesia )。该研究揭示了异氟烷对成年和老年动物社交功能的影响,证实了胱硫醚-β-合成酶(CBS)对社会行为的重要调控作用,并首次解析了异氟烷与CBS的结合位点,为理解麻醉药物作用的结构基础提供了新的见解。这些结果不仅能够为设计新型调控CBS活性的药物提供理论依据,还提示CBS可能是防治麻醉相关并发症的有前景的干预靶点。
近日,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张鹏团队与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王晨飞团队、医学院孙毅团队、中国科学院生化细胞所曾安团队联合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该研究利用空间转录组,单细胞转录组及bulk转录组测序以及多色荧光染色系统刻画非小细胞肺癌的肿瘤微环境在新辅助免疫治疗中的动态变化,鉴定出新的生物标志物以及潜在的耐药新机制。该研究系统地揭示了非小细胞肺癌免疫联合化疗耐药的因素,为后续肺癌免疫治疗研究提供了珍贵的数据支持。
随着表观遗传学和表观转录组学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涌现出大量RNA修饰和DNA修饰的检测方法。其中碱基转换方法由于能达到单碱基分辨率,对下游靶标发现和机制探索最为有利,但目前尚无生物信息学工具能够全面处理多样化的碱基转换数据。
近日,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史偈君课题组与北京大学刘君课题组合作研究成果发表于《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 Research)。该研究基于核酸序列的位掩码设计和位数运算,开发了BASAL(BAse-conversion Sequencing ALigner)这一新型比对工具,能够准确处理转换碱基的比对罚分,并支持目前所有碱基转换数据的分析。BASAL是首个RNA和DNA修饰数据的通用比对算法,能够支持所有碱基转化测序数据的准确分析,将有助于推动表观基因组学/表观转录组学的突破性发现。
光催化有机物转化耦合制氢技术将绿色燃料制备和高附加值化学品合成有机结合,对建设清洁能源经济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化学工业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徐晓翔课题组相关成果发表于《先进功能材料》(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研究团队发展了助催化剂工程策略,实现了苯甲醇转化选择性的调控,通过原位锚定两种助催化剂Cd和Pt在Zn2In2S5纳米片表面,实现苯甲醇高选择性转化为特定产物。这一研究为操控光催化有机物转化的选择性提供了新思路。
近日,课题组另一项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该研究发展了氟促进氮化策略改性层状钙钛矿材料Sr2TiO4,成功实现了可见光驱动全分解水反应,且优于目前报道的同类材料。
从绿色和可持续的角度来看,多相光催化驱动的有机合成具有节能、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等优点,已成为替代传统高温高压合成的理想策略。
近日,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张弛和费泓涵团队研究成果发表于《德国应用化学》(Angew.Chem.Int.Edit.)。该研究通过晶体工程方法构建了一类具有电子供体-受体(D-A)效应和原子级(O, S, Se)精准修饰的卤化铅框架,该系列卤化铅材料不仅有效促进了电荷分离,还增强了本征结构稳定性。将其应用于光氧化反应,性能超过了此前报道的绝大部分材料,且能够由自然光和空气环境驱动,无需任何添加剂,即可获得定量产物。
随着柔性电子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柔性产品的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弯曲、扭曲和大幅度拉伸,而且需要大量无损任意真折叠(即超折叠),目前世界上的所有柔性电子产品都无法做到。
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吴彤带领团队成员,在用一级仿生技术首次制备出超折叠基底材料的基础上,研究出二级、三级乃至多级仿生技术,制备出世界第一例能够经受50万次超折叠而无明显结构与性能变化的锂离子电池和钠离子电池,继而又在超折叠锂硫电池、水系电池和超折叠电容电池等一系列超折叠储能器件方面实现了突破。近期,相关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Angew.Chem.Int.Edit.)、《ACS中心科学》(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Central Science)、《先进功能材料》(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绿色能源与环境》(Green Energy & Environment)、《今日纳米》(Nano Today)等期刊上。
基于多重弱相互作用协同驱动的化学自组装体系,能够实现超分子手性的动态调控乃至手性翻转,为圆偏振发光材料的手性方向和发光颜色的精准控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研究平台。
近日,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刘国锋课题组研究成果发表于《美国化学会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该研究设计了一种创新的光响应分子——吡啶噻唑丙烯腈-胆固醇衍生物,通过引入银离子的配位作用,成功驱动了手性组装,构建出一种能够在光照条件下调控圆偏振信号进行可逆反转和发射颜色切换的超分子结构。这一系统不仅在半固态环境中展示了复杂的信息加密/解密功能,还为高级信息加密技术开辟了新的可能性。
三级胺在医药及催化领域有着广泛应用。众多阿片类镇静剂药物都含三级胺的主体结构,如芬太尼、吗啡与尼古丁等药物。对该类药物的N-甲基位直接修饰获得更具活性及抗耐药性的单一手性构型新药,有着更强的目标性及经济性。
近日,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郑生财和赵晓明研究团队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美国化学会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该研究利用其团队开发出的原创轴手性卟啉作为配体,辅助金属铱催化剂对含甲基三级胺类化合物实现了特异性的选择不对称催化,构建出众多含β-手性的三级胺。该策略为带N-Me基团的手性天然生物碱的发散性衍生打通了一条捷径。
全球变暖问题在气候变化日渐极端化的今天受到了广泛关注。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技术能够使用清洁能源太阳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其它高值产物,其还原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科学问题是如何活化二氧化碳。
近日,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凌岚教授研究团队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团队以氮化钛为研究模板,深入探讨了氢溢流在氮化钛表面构建的一种胺类表面受阻Lewis酸碱对(MNH2•••M),以及其在二氧化碳还原中的作用。该研究还构建了含表面受阻Lewis酸碱对的氮化钛模型,揭示了表面氨基和配位不饱和钛原子的协同系统如何高效活化和转化二氧化碳为一氧化碳,为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技术提供新视角。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迅速发展,对高效安全的储能技术需求日益增长。锌离子电池因其安全性高、成本低、环境友好等优点,成为下一代储能技术的有力竞争者。然而,在低温环境下,锌离子电池的性能严重受限于正极-电解液界面处缓慢的脱溶剂化动力学,导致电池容量和效率大幅下降。
近日,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国华、吴广明团队研究成果发表于《先进功能材料》(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在钒酸盐正极表面引入锌亲和疏水双功能修饰层的新策略,有效加速了锌离子的脱溶剂化动力学,大幅提升了锌离子电池在低温环境下的性能。
近日,团队另一联合研究成果发表于《德国应用化学》(Angew.Chem.Int.Edit.)。该研究成功合成了长程有序的(PtIr)(FeMoBi)HEI催化剂,有效抑制了结构异质性,从而提高了催化效率和选择性,不仅为高熵金属间化合物在电催化塑料升级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策略,也为探索催化剂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平台。
近日,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周仕明、时钟、丘学鹏和樊维佳团队在铁磁性哈斯勒合金的自旋流产生机制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发表于《先进科学》(Advanced Science)。
该研究系统揭示了铁磁性哈斯勒合金中自旋流增强的物理机制,为开发基于此类材料的高效自旋电子学器件提供了新思路。成果不仅拓展了哈斯勒合金在自旋电子学领域的潜在应用,还通过整合自旋霍尔效应与反常自旋霍尔效应的协同效应,为实现电致翻转的高性能自旋电子学器件开辟了全新路径。这一成果将进一步推动基于新型拓扑铁磁材料的低功耗、高密度自旋电子学材料与器件的发展。
傅里叶定律表明当样品尺寸超过声子平均自由程时,热导率与样品的大小和几何形状无关。然而,在过去的三十年中,有理论和实验研究表明,在准一维纳米结构、聚合物和二维材料中存在长度依赖的热导率。
近日,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徐象繁团队研究成果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该研究发现了有机物热导率随长度的标度行为,证实了伸展聚合物链中存在超扩散声子传输的概念。
手性在许多学科中都很普遍。在生物医学领域,生物分子具有丰富的手性特征。在化学中,具有不同手性的分子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性质,可能充当药物或毒素。手性光力是一种通用的、非侵入性手性颗粒操控和探测方法。
近日,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施宇智的研究成果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该研究揭示了自旋旋度场中各种光性质的力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并通过实验证明了一系列参数对手性光力的重要影响。实验验证了复杂的手性光力定理,并为研究手性或自旋相关的光力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范例,在力探测、对映选择性分选和手性传感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传统上,波的局域化是通过在连续谱之外创建束缚模式或在其中引入共振模式来实现的。连续谱中的束缚态(BICs)是嵌入在连续谱中却不与扩展态耦合的局域态,具有理论上无限大的品质因数。
近日,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祝捷团队研究成果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该研究通过镜像堆叠的空间配置和引入合成维度的调控手段,构建了一个双层声学晶体,成功实现了连续谱中合并的拓扑角态(MTCICs),并观测到MTCIC相比于孤立TBIC在能量局域化和高Q品质因子等方面的显著优势。这一发现为开发低损耗、高灵敏度的高品质声学器件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建设科技强国,使命在肩
坚持“四个面向”的战略导向
深耕基础研究
推进有组织科研
持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
转载来源:同济大学
本文系网络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处仅作为分享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