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让病患不那么疼,这位医生研发了一台机器人 | 科技有温度

创业   2024-12-18 17:00   上海  

用一根针,选择合适的角度,

在早已画好点位的皮肤上入针

穿刺、取样……

这样的穿刺动作,

每天肺科医院胸外科

都需要做超过100例。


肺部穿刺基于CT引导定位,患者进行一次穿刺至少需要“吃”两次辐射,而一旦错穿导致取样失败,就需要再经受一次穿刺的疼痛。


想让病人少挨几次CT辐射,想让更多医疗资源匮乏地区的患者也能得到高准确率的穿刺取样,想让病人少些痛苦,赵德平坦言,这正是自己向上海市科委申报“穿刺机器人”的初衷。



在实践中找痛点,

“刺”进科技创新的小切口



在肺部疾病的诊疗中,穿刺活检,从而取病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诊疗手段。

传统的方式里,医生要先在CT里找到病灶,而后在体表做标记,并通过医生的经验,判断如何进针,在进针穿刺至皮肤与胸壁时,还需再进行一次CT,判断针的方向是否准确。

“有时候只是10度和20度的区别,可能就偏离了病灶的位置,这次穿刺就需要校准后重做了。”赵德平谈到,穿刺尽管只是临床中最普遍的环节之一,但却是一个精细活,对医生的技术要求非常高。

在肺科医院,每天都有上百例穿刺,“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因此穿刺成功率能达到90%,但在一些病例数较少的基层单位,成功率可能就会有所下降。

随着微创化、智能化走进医院,医生也越来越多的开始了这样的创新。2014年,赵德平完成了肺科医院第一例经过监督下单孔的手术。

“我们最开始只是想,是不是能有一个辅助医生进行穿刺的机器人,解决医生手抖的问题,还能够帮助医生对准角度。”赵德平谈到,但在与上海交大相关研发团队沟通时,无论是在穿刺设计上,还是在定位智能化上,最初的想法都被大大扩展与丰富,最终诞生了如今的基于光学跟踪技术的肺部穿刺智能机器人。

医工交叉,对于医生和科学家来说,常常存在一个共同的视野盲区:医生有基于临床的痛点需求,但对于技术的发展不了解,不知道这一痛点其实可以通过技术去解决,而科学家往往有许多“钗于奁内”的技术,但却缺少真正的临床需求。



赵德平用“超出想象”来形容这次与科学家团队的碰撞,“我们只是提出了一个初步的观点,也没有想到能这么智能化,但他们提出的想法比我们大胆很多。”

立足于肺癌诊疗中经皮穿刺的技术困境,整合人工智能算法、光学跟踪技术和工程机械臂,研发而成的肺部穿刺智能机器人,可以“一站式”实现图像分割、路径规划、模型空间配准及自动化穿刺。


用业余时间做科研

准确率从50%到90%的飞跃


如今,赵德平所带领开发的穿刺机器人已拿到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他透露,这一穿刺机器人在准确率上已经不弱于肺科医院医生,并提升5%的准确率,而肺科医院的穿刺准确率基本在90%以上。

“最开始,机器研发的时候不可能直接在人身上试,我们用动物来进行试验与矫正,做了上百次的动物实验。”赵德平谈到,作为医生,工作时间非常紧张,很多时候做动物实验都是在晚上、周末这些休息的时候,带领团队的成员们一起加班加点,这才把刚刚研发出来时的50%准确率提升到90%。

创新,对赵德平来说并不是第一次。早在十年前,他就曾完成过“国内首次”,这些首次至今仍然在传承。

2014年,赵德平开展了国内第一例经剑突下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相关手术经验及视频多次在国际国内会议介绍及手术演示。


据赵德平介绍,在此之前,肺部的微创手术都需要经过肋间,但经过肋间存在两个问题:一方面肋间间隙比较小,另一方面肋间神经,一旦手术中损伤肋间神经,病人在术后会比较疼痛,且会出现长期皮肤麻木感。

“经剑突下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不会碰触到肋间神经,对病人来说,术后疼痛相对较轻,如同做了一个腹部切口,从而极大缓解了病人术后的痛苦。”


从医疗智能化革命的体验者,

成为改造者与创造者


如果说10年前的尝试,是赵德平在手术微创化时代的一个创举,那么从使用智能机器人、改造智能机器人,再到研发创造智能机器人,作为一名医学科学家,赵德平想在医学智能化的时代躬身入局。

2021年,赵德平在肺科医院最早开始尝试用多孔机器人做单孔手术,同时这也是国内首次。三年过去,赵德平团队已接近做了1000例机器人单孔手术,在国际范围内也已成为最大宗的单孔机器人手术。

为什么要让多孔手术机器人做单孔手术?
赵德平的答案依然是这一句:
想让病患再少些疼痛。

改造机器人,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多孔系统的机械臂很硬,是有刚性的,让不同机械臂互不干扰、互不打架,需要医生的经验和摸索。”


“做一个临床医生,

要有科学家的思维。”


什么叫做科学家的思维?在赵德平看来,这是一种问题意识:“我觉得我们每个医生,不管工作再忙、再累,都应该经常停下来,思考有什么是我们可以改变的,无论是创新的手术,还是诊疗的模式,这是临床医生应该一直要去做的。”

这些思考未必都能落地,赵德平觉得在职业生涯中,“一辈子如果能有两三个创新的、领先的东西,可能就已经算完美了。”

幸运的是,上海这片科创沃土,能够给予像赵德平这样的科研型医生更多创新的资源与平台。

2021年,赵德平作为负责人,申报的“基于光学跟踪技术的肺部穿刺智能机器人研发”项目,在上海市科委“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生物医药科技支撑专项项目中,予以支持。

“在上海,在科技的各个领域,都有非常顶尖的团队、学者,很多时候只要有想法,就还是能实现的。我们科室的其他医生,很多都在与上海很好的科研团队合作,实现医工交叉的创新想法。”赵德平谈到。

转载来源:上海科技

本文系网络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处仅作为分享使用

往期推荐:





关于上海市2024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医学创新研究领域项目立项的通知


关于上海市2024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计算生物学领域项目立项的通知


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波兰国家科学中心合作研究项目指南

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上海科技人才
在市科技系统人才办的领导和指导下,致力打造上海科技人才特色工作的展示平台,搭建面向科技人才开展信息交流、政策学习、人才服务等内容的网络宣传和功能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