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在上海】谭家华:大国重器应该掌握在自己手里

创业   2025-01-06 17:00   上海  



大国重器应该掌握在自己手里

——谭家华

2024年12月30日上午,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在京召开。大会对150个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450位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谭家华院士荣获“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表彰。
谭家华是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教授。1969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船舶制造系,随后一直从事船舶与海洋工程方面的教学、科研与设计工作。他主攻新船型研究与开发、海上施工技术和设备研究与开发等,承担和参加的科研任务80余项,发表论文130多篇,是以“天鲸号”为代表的一系列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的总设计师。2019年,谭家华以第一完成人的身份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二十年如一日


“二十年前,既没有设计也没有建造,还没有配套,跟世界先进水平比较我们差不多落后人家一百年。”2002年之前,我国尚不具备设计和制造的经验和能力,谭家华教授回忆,当时国际招标大型疏浚与填筑工程被世界上五六家拥有大型疏浚设备的公司夺得。

面对国际压力,谭家华教授带领上海交大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研究所经过大量的实践调研和分析,在借鉴和吸收世界最先进的特种作业船舶设计的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逐步建立了集特种作业船舶环境载荷分析和作业载荷计算于一体的系统的理论分析计算方法和设计理论,完全掌握了绞吸挖泥船挖掘、定位和输送三大核心设备系统设计的核心技术和特种船舶设计开发的核心内涵,打破“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困境。

“我们设计的船,在世界各地施工,它们到过的地方至少会留下一个港口、一个码头,甚至是一个岛礁、一大片围海造地。”谭家华说。
其中,“天鲸号”装备当时亚洲最强大的绞吸挖泥船,具有很强的海上自存能力和作业能力,技术先进性和结构复杂程度在世界同类船舶中位居前列。在执行吹填作业时,“天鲸号”能以每小时4500立方米的速度将泥沙排放到6000米外,每天吹填的海沙达十多万立方米。它每小时可挖掘的泥沙,可以填满一个标准足球场大、半米深的坑。
这些大型绞吸疏浚装备承担的远海岛礁建设、一带一路国内外港口建设等重大工程200多项,在维护国家安全和推进国家战略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疏浚行业的技术发展,实现了大型绞吸挖泥船从“被封锁”到“限制出口”的历史性跨越发展,也为我国领土、领海权益维护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大国重器。


只为大国重器


大国重器,用来为谭家华一辈子的研究来作注解再合适不过。在谭家华办公室里,一个架子上放满了大大小小各不相同的船舶模型,从2004年自主设计建造的国内首艘大型绞吸挖泥船“航绞2001”到最新的世界最大的“新海旭号”。“一共59艘,完全是我们国家自主设计制造。其中有不少正在‘一带一路’沿线港口作业。”他自豪地说。

这59艘绞吸挖泥船占了国内同类船舶数量的80%。但是20年前,我国大型绞吸挖泥船全部来自进口,疏浚技术被少数发达国家垄断,而且对中国采取严格的技术封锁,只高价向中国出口整船,而且作业能力和船只数量都受到严格限制。

2000年左右,我国的疏浚能力每年大约只有3亿立方米,连疏浚长江和黄河的河道都不够。2000年,上海交通大学联合中交上海航道局开始自主设计建造大型绞吸疏浚设备。

谭家华组织团队成员一边设计、一边学习、一边改进,逐步掌握了绞吸挖泥船定位、挖掘、输送和控制等核心技术,解决了集成性和系统性的总体设计难题。他在船厂和工人同吃同住,连续待两三个月是常事。
2004年自主设计建造的国内首艘大型绞吸挖泥船“航绞2001”终于诞生。这为中国自主设计建造大型绞吸船积累了宝贵经验,打破了我国绞吸挖泥船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也揭开了自主设计建造的序幕。
经过长时间努力,国内大型绞吸挖泥船的平均造价与国外相比降低了44%,研制周期缩短35%。同时,还带动了配套的上下游产业发展。“有些配套设备当我们能够自主设计生产时,海外公司的报价迅速降低到原来的几分之一。”谭家华说:“这就是我们能实现自主设计以及生产国产化的好处”。


言传身教育国之栋梁


1964年,谭家华在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毕业后留校任教,51年的教学工作,他讲授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复变函数》《数学物理方程》《管理运筹学基础》《船舶设计原理》《船舶线型》《船舶制图》《船舶与海洋工程概论》多门课程。

他的授课,理论联系实际,将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结合,深入浅出,受到学生欢迎。培养了硕士生24名、博士生32名、博士后2名,上过他课的本科生更是数不胜数,出版了《管理运筹学基础》教材,在教学和研究生培养等方面作出的突出成绩,让他获得了“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和“上海市育才奖”。

他始终坚持在工作中鼓励年轻人勇挑重担、敢为人先,在设计实践中磨炼成长,让青年人才实现从“兴趣牵引”到“学术创新”,再到“事业坚持”的成长。

不仅如此,他坚持每年面向社会公众、中小学生开展科普讲座10余场,主持开设《从“造岛神器”到未来海上城市的五个奥秘》系列科普课程,并为全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首期科技人才班、中国造船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专题授课,激励青年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科技强国建设。
五十余年的教学工作,桃李满天下。在他的影响下,学生们的奉献意识和家国情怀愈发浓厚,绝大部分毕业生结合国家需求前往国家重点行业,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如今,他的学生们也站上三尺讲台,活跃在科研攻关一线,奋斗在重大工程建设的岗位上,为国奉献的理想信念和科学精神正一代代地传承下去。

转载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微信公众号、新民晚报、极目新闻等

本文系网络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处仅作为分享使用

往期推荐:





星友小传 | 2014级星友诸颖研究员&2021级星友宋青峰


3226人!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博士生专项计划结果出炉!


世界华人数学家联盟永久落户上海!成立一年,这家研究院为何如此抢手?

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上海科技人才
在市科技系统人才办的领导和指导下,致力打造上海科技人才特色工作的展示平台,搭建面向科技人才开展信息交流、政策学习、人才服务等内容的网络宣传和功能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