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推进全民阅读,乡村不能缺位,农民不能缺席。近年来,随着全民阅读工作深入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愈加完善,农家书屋的建设有效向农村延伸,让阅读逐渐成为了乡村群众的日常。由银川市委宣传部指导,《希望的田野》栏目特别策划了2024年“书香银川 银川书香”全民阅读系列活动之新时代乡村阅读实践活动专题报道——《乡村阅读榜样》,今天让我们来听听乡村阅读榜样王国玺的故事。
年过七旬的王国玺是一名退休教师,他热爱文学,创作了诗歌《品读贺兰山》、《走进六盘山》等作品。因为喜欢看书、擅长诗歌写作和朗诵,所以从2021年起王国玺就成为了西夏区镇北堡镇团结村的乡村阅读推广人。每周四的上午,他都会如约到团结村的农家书屋给村民上课。
农村的阅读推广有难度,于是王国玺就从村民的兴趣抓起,只要村民们愿意读什么,他就讲什么。同时,对于村民在阅读方面提出的各种问题,他也会及时耐心地为大家进行讲解。
现在,很多人更喜欢通过手机来获取信息,渐渐地远离了书籍,这也是王国玺推广阅读时遇到的最大障碍。为了与时俱进,他就每隔一段时间,从村民们感兴趣的内容入手,编辑成文字或者视频发送在团结村的手机网格群和村民微信群里,带动村民去“读”书。
王国玺
我觉得阅读推广从形式到内容也必须要有一个转化 ,就是用农村人所喜闻乐见的这种方式,比如年轻的、有文化的村民,我主要以诗歌和散文的形式,但这种形式对一些中老年人就不是太适用 ,我就通过“板凳文化”他们交流,要学会跟村民做朋友,和他们打交道,让他们来认可你,然后他们才能够接受你,才能听你的。
渐渐地,一些不喜欢阅读的村民也带着好奇,去看他的文字和朗读作品,有时也愿意和他聊聊书中的话题和读书的方法。就这样,王国玺一直坚持用这种独特的“阅读方式”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村民:田春梅
从书中我得到了很大自信,我感觉非常好,这就是阅读给我带来的快乐感。
村民:董海霞
王老师给我们上了课之后,我学了怎么有效的阅读,并且把我学会的教给孩子。每天晚上都和孩子一起读一本绘本,我特别享受跟孩子一起读书的时光,这是我以前所没有的。
田间地头更是王国玺文化输出的窗口,村里枸杞红了、小麦成熟了、玉米长穗了......这些乡村的特色产业和乡村的变化,也是他宣传的内容。地骨皮是团结村的特色产业,因为没有销售渠道,销量一直不理想,去年一度出现滞销,王国玺知道后,就用手机将地骨皮的加工过程记录下来,制作成彩视来宣传,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地骨皮加工企业
负责人:马小武
王老师这个方式特别好,既宣传了我们农村农民的生产生活,又让更多人了解了我们乡村的产业。
阅读不仅让村民在繁忙劳作之余找到了心灵栖息之所,更重要的是它播下了知识的种子。多年来,王国玺致力于乡村阅读的推广工作,用朴素的情怀和踏实的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我希望今后有更多的文化人能够成为乡村阅读的引领者,把更多的知识,更高的精神食粮输送给更多的人。当整个乡村一片祥和、经济繁荣、文化振兴的时候,对我们文化工作者来说,那正是一种成就感, 也是最大的荣耀。
王国玺
如今,团结村的农家书屋、电子阅览室等文化阵地,已经成为点亮乡村阅读的明灯,促进了乡村文化振兴发展,在山水田地间编织出令人向往的诗与远方。
编导:余 萍
摄像:王 晨
编辑:谢小莲 蒋 楠
初审:宋小彦
审核:赵亮鹏 杜 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