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路过武宁宾馆脚下通往电视台的那条路,看见几个人在那里画墙体画,便停下来欣赏。雪白的墙壁上画的是武宁名人、武宁民俗和武宁风光。武宁名人有李烈钧、李屏仁等;民俗有磨豆腐、打铁、车水、唱采茶戏、唱打鼓歌等;风光有武宁大桥、文峰塔、柳山、太平山、武陵岩漂流等。这些画,从造型和线条以及色彩来看,差强人意,在墙体画里面,算是低水平的。我都不想用壁画个词。毕竟是墙体上的画,不能以艺术品去要求它们。一些画面上还配了文字。忽然,我看到一行文字,顿时心头有股气,一句话冲出了喉咙:“是谁叫你们来画的?”
那几个面对墙壁画画的人被我惊到,停了下来,转身看我。其中一个为头的人,问我:“你是谁啊?”
我想了几秒钟,回答道:“我是武宁县历史文化研究会的。”那人楞一下,估计没听清楚。我又重复了一遍:“我是武宁县历史文化研究会的”。他点点头,认真地回答道:“是县委宣传部叫我们画的,有什么问题吗?”
我说道,画倒是没有什么,只是这题字不对啊,不能这样写。
他便问是哪一句。我走近前,指了指武陵岩漂流画面配的诗句,说道,就是这句不行。
原来,他们配的诗句是这样的:“四朝出处朋侪尽,半世漂流骨相寒。”
这诗句,倒不是出自无名之辈之手,是大诗人陆游的句子。出自《雨夜》七言律诗,写的是他归隐镜湖时候,在一个雨夜里,一人独居陋室里,布褐萧然,心情孤闷,对着青灯,夜不能寐,回顾半生,流落江湖,一事无成,功名不就,朋友疏远,无依无靠的惨状。
因为诗句里有漂流二字,他们便信手拈来,拿来配图,以为妥帖。他们却感受不到这诗句里的飕飕寒意。然而,我感受到了,很是不适。这样的诗句,拿来配武宁旅游景点画面,实在是大煞风景,怎么可以啊?我作为武宁县的一介文人,路过看到,岂能袖手旁观?若是此题词以后被来武宁旅游的客人看到,定然会笑武宁无人,居然让这样的诗句留在白壁上。若如此,真是武宁文化人的耻辱。
虽然,我是个内向的人,一般不敢在人前多嘴多舌,但这次,我胆粗气豪了,慨然发声,因为我想到自己是武宁历史文化研究会的一员,略懂武宁历史,微微有点文化,此时此地,此情此景,有责任站出来,为武宁的文化说一句话。
也许是被我满脸的正气感染了,那个画画的人,立即将这两句诗涂抹掉了,留下一片白。
这样就很好了,没有合适的题词,不如留白。
已经很好了,作为一个小文人,我勇敢了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