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寺花开春复春

2024-11-30 14:36   江西  


   春天里,武宁县弥陀寺有牡丹花可赏了。这些牡丹,是2017年起陆续从山东菏泽移居到山寺的。三百多株,三十多个品种的牡丹,领了春风里的旨意,皈依了佛门。姚黄、魏紫、黑牡丹、白牡丹、绿牡丹、黄牡丹……最早开的是白牡丹,遇见了三月春风便绽放,然后,各色牡丹次第开放在春的枝头,直到五月中旬才谢幕。牡丹花轮番登台,几个月都有得看。

这些牡丹树是山东商会捐给武宁弥陀寺的。这几年,山东商会的人,每年都来探望牡丹。看到牡丹们长势良好,他们便与弥陀寺的住持寂光法师相视而笑。

我们武宁的文友,于20213月初,第一次去弥陀寺看牡丹。就是那一次,听到了寂光法师说:“牡丹洗脚,芍药梳头。”牡丹为什么要洗脚呢?原来,春天里,牡丹的根部爆了很多芽,这些芽都要去掉,以保证花蕾长得很大。同理,为了芍药花开得好,要把它枝头上多余的去掉。

20243月中旬,我们又去看牡丹,咏牡丹。寂光法师早在山门等候我们。弥陀寺的山门,一边卧着一巨大的石头,石槽载着羽叶松,如巨型盆景。山门左侧,是潺潺流水,仿佛在弹奏无弦之琴。一入山门,恍如到了蓬莱境界,处处洋溢着灵气仙味。弥陀寺以前山门的对联是“净土何须扫,空门不用关。”出自福州涌泉寺的联,是借用来的。后来,寂光法师就自己撰了一联。上联云:青鸾长啸,恒愿婆娑归净土;下联曰:圣凡交参,同祈世界永安宁。横批:凤鸣禅林。

进了山门,是桂花隧道。若是秋日,桂花香气会落在人身上。寂光法师安排甚好。春来,早樱开,晚樱绽,牡丹盛放;秋天,红枫又红了。

我们在寂光法师的带领下,去牡丹园里赏花。当我们再次提起“牡丹洗脚,芍药梳头”。寂光法师微笑点头,说了一句:“牡丹是舍命不舍花的。”我们又没听懂。寂光法师说,牡丹是拼命开花的,把全部的营养,都用来开花,所以开得如此辉煌,甚至是热烈。白牡丹开了,是牡丹园里最香的。有文友凑近去闻,一个劲地赞叹道:“好香啊,好香。”园里有一种名贵的牡丹,叫二乔牡丹。它是有红色粉色两种间色的,饶有风致。黑牡丹也很名贵,它其实不是墨黑的,是暗红的。它的花瓣形状有如木雕刻而成,有点厚实,花瓣还有蜡的光泽,显得与众不同。在菏泽,黑牡丹的颜色可能更重一点。到了江西武宁,由于气候和土壤的不同,黑牡丹的颜色就浅了一点。

除了牡丹,弥陀寺还有樱花值得观赏。那一团团,一簇簇的,是松月樱。蓝天下,春风里,摇曳着,甚是夺人眼球。

弥陀寺为何种了这么多花?寂光法师是个爱种花的人。花儿可爱,大众都喜欢。法师是以花接引众生啊。20166月的一天,弥陀寺后山山体滑坡。本来是一件不如法的事情,寂光法师却当成了一个机会。他叫人把山下垮出来的土,都堆积到寺庙的左边,再推平,造出了一个园子来,用来栽樱花树。树下种西瓜。三亩樱花园里种西瓜,寂光法师自号西瓜洞主。他写了一首诗:

   “孙钟瓜圃今犹在,岂无十亩种瓜田。

    茅屋数间樱花里,荷锄疑是洞中仙。”

因为给西瓜施肥,樱花树长得很快。地里有肥,树根都跑过去自己去找肥。三年后,樱花树长大了,树遮住了阳光,地下不能种西瓜了。后来寂光法师有了新想法,想在樱花园这片土地上,开办一个日新讲堂。也即是一个小书院。日新,是弥陀寺原来的住持传开和尚的字号,“日日新”出自儒家经典《大学》。可见,寂光法师对儒家是尊崇的。2012年之前,寂光法师在吉安净居寺清修。那里有阳明书院,想来,他也许受到当地儒风的熏染。

后来,寂光法师来到弥陀寺。那时的弥陀寺,坐落在山中,两边是山沟,有点荒凉。进山门的一条小路,直接对着寺庙,仿佛利箭直冲咽喉。寂光法师看了不免暗暗摇头。他知道,此乃劫财之像。难怪弥陀寺在建寺时,出来破财的事情。

寂光法师还发现,寺庙后面的山中有股水流,直接冲向方丈室这个地方。“哪有这样做的啊。”寂光法师于是把水引了出来,做了一个圆门。用旧砖旧瓦,外面做了一个亭子,一个园林就形成了。这样,就把风水锁住了。

春天,寺庙的山上有野杜鹃燃了起来,照亮了山野。寂光法师一看,杜鹃花是好的,便把次生林砍掉,留出野杜鹃,展示出山寺特色,体现山的自然美。祖师爷当年为什么要选这山建寺庙是有缘故的。弥陀寺选址是很好的。前面左山如卧佛,右山似笔架。后面整个山势,宛若一把太师椅。弥陀寺就被太师椅稳稳地抱在怀中。

2005年后,弥陀寺就停止了基建。到了2015年,寂光法师开始整顿寺院。先建起山门,扩展了明堂,案山也有了。

一路上,我紧随着法师走,生怕漏掉一句。我曾有幸在弥陀寺禅修过几天,亲聆过寂光法师的开示。我觉得他是一位学识渊博富有口才而有和蔼可亲的老师。他身材高大,静立时如青松挺拔,言说间令人如沐春风。

2017年,山东商会的人来看老乡寂光法师,送来牡丹苗木,还带来了一些菏泽的热土,请来了技术员。寂光法师继续介绍种植牡丹的要点。牡丹,怕涝,还特别需要肥。牡丹舍命不舍花。这是牡丹的性格。它仿佛知道自己的使命就是要开出最好的牡丹花来。它把全部的营养,都输送给了花。为的是让花开得硕大美好。种植牡丹,要用有机肥,如菜籽枯。如果施化肥,牡丹就容易生虫。有机肥要先发酵,拌水,盖起来,发热,杀菌后,才好用。去年冬天施肥一次,养根;今春一次,养花;花开后,再施肥一次,养杆。十月后,牡丹就进入休眠期,就不要去惊扰它们了。耐心等到春天吧,春风一唤,牡丹就睁开了。

牡丹开了,要早晨去看。中午,花就蔫了。我们看牡丹花的时候,已经接近午时,牡丹花有点蔫了。有文友说,那朵蔫了牡丹,有贵妃醉酒的风韵。刚开的花,半开的花,带露水的花,各有各的好。种花要先养土,把土养好了,花就好了。

有了经验后,牡丹才种的更好。今年花这样,明年就会更好一点。牡丹,韶关以北可以成长。不能水太多,在高地才能活。需要有花芽分化期,零度以下,才有花蕾,牡丹不怕冷,耐寒。

一开始,牡丹花全种在弥陀寺后面山地里。后来,寂光法师让人把牡丹树全移栽在寺庙前面两侧,方便人们观赏。牡丹全栽在塑料做的空心器里。里面是土,放菜籽枯,以便改善土质。空心器像一个大花盆,透水透气,适宜牡丹的生长。

弥陀寺从三月到五月,都有牡丹可赏。牡丹跟谁有缘分,谁就能来看到。

到了秋天,弥陀寺的放生池里,有红荷摇曳。红色的鲤鱼,金色的乌龟,白色的鸟,在荷池里,构成一幅画。到了冬季,弥陀寺还有花可赏呢。

看完牡丹,我们跟着寂光法师进了寺庙。法师又说道,你们看,这路上的石壁柱板上两个圆形图案,是两个卦象呢,一个是离中虚,一个是坎中满。离为火,坎为水。水在上,火在下,心火下降,肾水上升。水火既济,进来的人,都能心想事成。这就是弥陀寺给众生的祝福呢。原来,这也是寂光法师的匠心设计。

在诗歌朗诵会上,文友张雷说:“我逢人就说,武宁弥陀寺有个寂光法师,很重视传统文化的推广,要在杨洲乡兴建书院,立邢凯像。”

寂光法师微笑道:“是的,我有这个发心,要在建书院,为邢凯塑像,弘扬传统文化”。

邢凯,宋朝吏部侍郎,号坦斋,长乐乡人,即今杨洲乡人。他是宋朝嘉定年间的进士,以文名于世,所著的《坦斋通编》收入了《四库全书》。晚年,他在本乡营建一座黉冈书院,里面藏书万卷。他还亲自在黉冈书院讲学,远近的文人都来学习。邢凯门下的弟子不少,跟随其左右,耳濡目染,深受教益。邢凯也许想不到,八百年后的今天,会有一位佛门弟子来传他的名。

弥陀寺座落在杨洲乡境内,所以寂光法师对邢凯和他的书院有些研究。对于弥陀寺的未来发展,寂光法师是有想法的。除了建一个日新书院,用来传授传统文化,他还想在山门旁边建起一栋三层的楼房,一层作素食,二楼住宿,三楼会议室。如果有这样书院和接待的楼房拔地而起,弥陀寺将迎来更多的人来赏花、禅修。

寂光法师为了弥陀寺的发展,操了不少心,为了传播传统文化,尽了不少力。如今,弥陀寺山门旁建好了停车场,一共规划了108个停车位,就等待远方的车来呢。

   


                                                              


三友灸堂
钟新强的原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