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那么普通,又那么自信。”
这是杨笠在2020年《脱口秀大会》第三季里面的一句话。让人没想到的是,这句看似轻描淡写的调侃,能如此长久不衰地引发争论。
作为主流脱口秀名人的杨笠,可谓妥妥的知名女性话题“大V”,“普信男”段子正是她扬名出圈的惊天之作。
如果我们仅仅将这场风波归咎于杨笠的“口无遮拦”或京东的“不幸躺枪”,那未免过于片面了。事实上,这场风波所反映出的社会撕裂和观念冲突,是长期以来社会发展和变迁的必然结果。
在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中,因为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认知模式的不同,让不同的人和群体之间不断产生分歧和冲突。这种分歧和冲突,不仅体现在性别观念上,也体现在文化、经济、政治等各个领域。
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这起风波背后,反映了几个重要的问题。
这场风波,首先暴露出了社会在性别观念上的碰撞与分歧。杨笠的言论,触及了社会对男性形象的刻板印象和偏见,引发了男性用户的不满和抵制。同时,也有大量支持者认为杨笠的言论反映了社会中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为女性发声,推动了性别平等的进程。这种分歧不仅存在于普通消费者之间,也体现在企业对于代言人选择的考量上。京东作为电商巨头,在选择代言人时未能充分预估到性别话题可能引发的社会争议,导致了后续的品牌危机。
其次,引发企业商业行为与社会责任承担的思考。从商业行为的角度看,京东邀请杨笠作为双十一活动的代言人,本是为了提升品牌关注度和年轻化形象。然而,这一行为却意外地触发了社会对于商业责任的审视。在消费者看来,企业的商业行为不仅关乎经济效益,更应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包括尊重不同群体的声音和感受。京东在处理这场风波时,不得不权衡商业利益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最终选择了公开致歉并停止与杨笠的合作,以维护品牌形象和用户基础。
再有,社交媒体的发展,容易让个体声音得以迅速传播和放大。在这场风波中,杨笠的言论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迅速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同时,消费者也通过社交媒体表达了对京东的不满和抵制情绪,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压力。这种个体声音的放大不仅影响了企业的商业决策,也推动了社会对于性别平等、商业责任等话题的深入思考和讨论。
另外,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风波还反映了群体心理与共鸣效应的作用。当杨笠的言论触及到某些群体的敏感神经时,这些群体便会产生强烈的共鸣与认同感,进而形成集体行动和抵制情绪。同时,社交媒体上的“共鸣效应”也加剧了这种情绪的扩散和升级。在这种背景下,京东作为企业,就不得不面对来自不同群体的声音和压力,寻求平衡点以维护品牌形象和用户关系。
企业在做营销策划时,忽视了社会情绪的重要性。京东本想通过幽默营销吸引眼球,却未能预见到潜在的风险。这种疏忽不仅体现在对市场调研的不足,也反映了企业在处理社会热点话题时的不成熟和不专业。
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的“失范理论”,有助于我们理解这种现象。他认为,当社会出现快速变化或转型时,原有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可能失去效用,导致社会成员的行为缺乏明确的指导,从而产生“失范”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们容易变得焦虑、不安,对社会变化产生抵触情绪。
当前社会,正处于快速变迁之中,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波动以及文化的多元交织,使得传统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受到冲击。个体在这巨变的环境中,难以找到明确的行为准则,从而导致各种社会问题的频发。性别对立、阶层分化、文化冲突等都是这种“失范”状态的具体表现。
京东与杨笠的代言风波,正是这种“失范”状态的一个缩影。性别对立的背后,是传统性别角色定位的解构与新的平衡尚未建立;舆论失控的背后,是自媒体的失控与传统新闻媒体影响力日益式微的现实;企业营销失败的背后,是对市场变化的误判和对社会责任的轻视。
活生生的案例,血淋淋的教训,这是所有公关策划界人士值得反思的“反面典型”。
推荐阅读
教科书级舆情处置:人民大学24小时处理被举报博士生导师|舆情
连续百日原创,带来七大收获……——基于《瑨君的自留地》公众号的实践与总结
扫描二维码
加作者好友
与瑨君一起
探讨人生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