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李春景第一眼,就被她插在头上的那朵红花吸引。
杯口大小,花瓣一层层细腻地叠放,宛如晨曦中缓缓展开的朝霞,边缘微微卷曲,仿佛每一片都散发着淡淡的芬芳。看到别人盯着红花看,李春景展颜一笑:“这是我自己用冷瓷捏出来的,像真花吧?”
用冷瓷制作各种花卉是李春景的拿手好戏,除了花,她还捏叶子、枝干、果实,最爱捏的果子有柿子、樱桃、金华佛手等。尤其是佛手,有捏成盆景的,一个个挂在枝头玲珑可爱;也有捏成首饰的,无论是项链、耳环、胸针还是佩饰,都让人爱不释手。
▲非遗项目面塑(冷瓷)代表性传承人,浙江省亚运文化传播大使、中青年工艺美术专业人才,桥西社区两新第一联合党支部书记 李春景
小时候在庙会或街头看到的捏面人,一个面团经过巧手揉、捏、压、搓、滚、碾、拨、剪、切,便成为各种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形象,这就是非遗面塑技艺。面塑是用面粉或米粉做的,时间一长就会发霉变质或干裂变形,无法长久保存。而冷瓷,以“冷瓷土”为原料(又名“面粉黏土”,主要成分是玉米淀粉和白胶),无需高温烧制,只需自然风干硬化后便能呈现出像瓷玉般的半透明质感,并可长久保存。
与冷瓷结缘是一见倾心,但热爱在李春景心里开出了一朵永不凋零的花。为了能够学习这门技艺,她寻到了专门的老师,跟着老师东奔西跑学完了全部课程。技法很快就学完了,但技艺的提升却要靠自己一直不断地练习,且要到自然中去观察学习。
▲冷瓷的制作
学成之后的李春景在西溪湿地开了个小小的工作室,一边让自己的冷瓷面塑接触消费者,一边练习技艺。她在那里春访杜鹃夏观荷,秋来赏菊冬瞻梅,在创作中观察各种花草树木,模仿其不同的形态。
三年下来,李春景的一手冷瓷花卉面塑技艺成了绝活,制作出的花卉植物作品相较传统面塑,展现出更为逼真的形态、更加细腻的触感和更为通透的质感。同时,她在面塑传统的手工塑形工具,如手、刀具、剪刀、镊子等,以及各种基础技法如捻、搓、揉等的基础上,增选改进型工具,并掌握了独特手法与精湛技艺,精准地呈现了花卉植物的每一个细节,形成了独特的工艺流派。
▲冷瓷技艺所要使用到的工具
在手工艺活态馆里,喜欢穿汉服的李春景和她的瓷景是一抹亮丽的风景,吸引着喜欢传统文化的年轻人、孩子们到来。
李春景簪花,一开始是为了搭配自己身上的汉服。对汉服的爱,起源于幼时每次乡里唱大戏的时候,她就会在台下痴痴地看着台上演员的戏装。长大后才知道,戏服在设计上借鉴了汉服的元素,她所着迷的,正是中国古代的传统服饰文化。
身穿汉服,头上就少不了搭配相应的首饰。古人会簪花,李春景就选择用她自己亲手制作的冷瓷首饰。她还记得自己第一次在逛展览时看到的冷瓷首饰,一支钗上只镶嵌了小小的一朵花,显得非常灵动。等到她自己能动手做冷瓷面塑,头上的首饰就越来越丰富多彩。用红花或者红色石榴花来搭配石榴红袄子;烟灰色的汉服就用小巧的粉色樱花进行搭配。
▲李春景无论在工作室还是在家,都身穿一袭汉服
如何让冷瓷这项非遗技艺融入日常生活?李春景把冷瓷做成汉服配饰、生活饰品,并将传统文化元素、运河特色等融入其中。她独树一帜地将该技艺与瓦当、枯木、梅兰竹菊等传统文化符号相结合,通过简单的“捏、搓、揉、掀”,用指尖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温度和生命力。
▲佛手花开
▲枯木逢春
▲清荷凝香
如何让更多的人都可以感受到冷瓷的魅力?
李春景在手工艺活态馆内开设了独家冷瓷美学课程。以手作花艺为主体,集冷瓷手作、瓷茶品鉴、粘土手工、空鼓欣赏等艺术形式,为现代人提供古韵生活美学体验,让孩子可以通过不同色彩、形状的手作组合塑造,捏出心中的美丽——可爱动物、有趣多肉、缤纷花卉……享受冷瓷手作带来的幸福感与成就感。
▲李春景在手工艺活态馆开设冷瓷手作课程
在杭州亚运会期间,李春景将冷瓷这份技艺也“传”到了“亚运村”。在亚运村的非遗集市上,冷瓷是颇受欢迎的体验项目,李春景正是摊位上的手工艺人。她还准备了一个爱心签名框,里面满满当当都是了各运动员、志愿者们的爱心祝福。印度体育代表团女子桥牌项目参赛运动员KARMARKAR Marianne(玛丽安娜.卡马卡尔)惊叹于手工的精巧和作品的逼真,要拿徽章交换冷瓷作品。击剑选手黄芊芊像个邻家妹妹,坐在她身边好奇地观看。两人闲聊间格外投缘。得知她之后还有比赛,李春景一股脑地送她冷瓷作品、丝巾,希望她获得多多的好运。第二天,传来了黄芊芊与队友获得女子团体花剑冠军的消息,“果然是来自‘冠军’的祝福!”
▲李春景与印度女子桥牌项目参赛运动员KARMARKAR Marianne合影
▲李春景与击剑运动员黄芊芊合影
“非遗,不仅是传承,更要创新,你不创新,它就不能走进人的生活。”而冷瓷这朵永不凋零的指尖之花,在李春景的手上焕发出了无限生机,一路芳菲,一直盛放。
部分图片来源:金华日报记者 楼翼阳
文字来源:金华日报记者 金璐
运河·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