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州区绘就基层依法治理 “新图景”

政务   2024-10-22 10:45   江苏  

近年来,镇江市润州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法治融合基层社会治理为抓手,强化“三融三增”举措,加强组织领导,积极探索创新,为基层治理注入法治力量、赋能增效,打造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绘就基层依法治理的“新图景”。




基层治理,队伍先行





镇江润州区以党建为引领,将法治力量不断向基层倾斜、渗透、充实,形成了网格服务队+先锋服务队+法律服务队的三支工作力量,为基层治理提供法治力量“加油站”。

组织395名“三官一律”下沉网格,培养611名“法律明白人”进驻 52个村(社区)、配备1村(社区)1名法律顾问、新建4个社会公益普法组织、建立数支普法志愿者等队伍。通过深入基层、走进群众,调查调研、情况分析等方式,织密网格“连心网”,画好网格“干事图”。

“废旧物品堆放楼梯间,堵塞疏散通道,该如何处理?”
“炎炎夏季,吃剩下的水果、西瓜皮等垃圾,从高层住宅屋中随意抛出,伤及群众该怎么办?”
……
带着在日常走访中发现的问题,村(社区)内的“三官一律”网格员及时向小区党支部上报。由小区党支部召集物业及党员楼栋长,会同司法专业队伍,多次实地问询居民后,摸清这些潜在法律风险及原因:小区建造年代久远,基础配套设施陈旧,警示提示标语不足,居民法律素养有待提高。
工作组找准矛盾焦点,列出问题清单,反馈给社区党委。经过会议研究,组织开展社区“畅通消防通道、保障生命安全”、“高空抛物、你的生命安全谁负责”等活动,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坚强的“法力”支撑。




基层治理,阵地为要





润州区坚持“从群众中求合法合情合理、到群众中去聚心聚力聚贤”的工作基调,搭平台、建阵地、争示范、创先进,强化阵地融合,用好民智民力。
在52个村(社区)建成了“援法议事”平台,设立了5个法治小区示范点、建成了3个省级法治文化示范点,运用法治思维方式协商、决定、办理、管理、监督基层群众自治事项。
把“问题洒在阳光下”“心结摊在桌面上”。“5011,我来议议”、“睦邻议事廊”、“幸福小院”、“遇四说事” 等议事会平台,都建立在党群活动中心等公共场所,在丰富居民生活文化的同时,引导居民畅所欲言,在“拉家常”中及时了解群众心声和所盼所想。

收集群众诉求,畅通民声渠道,收集群众微心愿,梳理居民“急难愁盼”问题,问计于民,征求群众的“金点子”,将问题变成议题,对征集到的问题、制定解决措施和推进计划。

援法议事活动开展以来,共处理邻里矛盾、遗产纠纷、污水分流、毁绿种菜、外墙脱落、宠物散养等各类法律风险问题600余件,基层治理能力不断提升。
润州区目前21个村(社区)被评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极大的增强了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和幸福感。



基层治理,资源为先




近年来,润州区以居民需求为“风向标”, 找准发力方向,加强品牌资源、非遗资源、社会普法资源融合,多维度参与社会基层治理,确保靶向施策、化“淤堵”为“点赞”。

充分发挥品牌资源效能,荣获全国一等奖全省唯一的润州“护渔队”在社区治理中,积极开展禁渔退补政策宣讲、防护巡防、法律宣传、矛盾调解等活动。藏蓝芳华普法服务队深入基层,针对治理难点出谋划策,运用《民法典》“以案说法”,从“情理法”的角度见招拆招,向社区民众宣传防范养老诈骗相关的知识;法治文化小分队将法治故事、法治人物搬入街巷剧场,通过群众自编自演、民众说唱等形式,以“邻里情”为突破口,提升自下而上的主动性和参与度,让居民做社区治理的参与者。
同时,润州区将剪纸、瓷刻、泥塑、燕子窝山歌等非遗法治文化作品创作与居民自治相结合,在创作法治文化作品的过程中,感受法治的影响力、感召力。不断发挥各类资源整合,以“总揽核心、协调四方”的新格局亮相,多向赋能,为社区治理立标打样,扩大社会治理影响力,绘就依法治理“工笔画”。

辑:张   宁校对:谭   琳

来源:润州政法

镇江政法
为平安护航、为法治筑基、为忠诚代言、为人民服务
 最新文章